图书介绍

实用针灸自学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针灸自学指南
  • 刘家瑛,杨德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 ISBN:780013565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针灸自学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络腧穴1

一、经络概述1

1.经络系统的组成1

十二经脉1

奇经八脉2

十二经别3

十二经筋3

十二皮部4

十五络脉4

浮络4

孙络4

2.经络的作用4

二、腧穴概述6

1.腧穴的分类6

十四经穴6

经外奇穴6

阿是穴6

2.特定穴6

五腧穴7

原、络穴8

俞、募穴8

郄穴9

八会穴10

交经八穴10

3.腧穴定位法10

体表标志取穴法11

骨度分寸取穴法11

指寸取穴法15

简易取穴法17

指压取穴法18

三、十四经穴18

1.手太阴肺经18

2.手阳明大肠经22

3.足阳明胃经29

4.足太阳脾经45

5.手少阴心经51

6.手太阳小肠经55

7.足太阳膀胱经62

8.足少阴肾经83

9.手厥阴心包经92

10.手少阳三焦95

11.足少阳胆经102

12.足厥阴肝经117

13.督脉122

14.任脉131

四、冲脉 带脉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脉 阴维脉152

五、经外奇穴156

1.头颈部156

2.胸腹部162

3.背部162

4.上肢部167

5.下肢部171

第二章 耳针、头针、足针、腕踝、针分区与穴位定位178

一、耳穴定位与适应症178

1.耳轮穴178

2.耳舟穴182

3.对耳轮穴183

4.三角窝穴185

5.耳屏穴187

6.对耳屏穴188

7.耳甲腔穴190

8.耳甲艇穴192

9.耳垂穴194

10.耳背穴197

二、头针穴线定位与适应症198

1.额中线198

2.额旁1线199

3.额旁2线199

4.额旁3线199

5.顶中线200

6.顶颞前斜线200

7.顶颞后斜线201

8.顶旁1线201

9.顶旁2线202

10.颞前线202

11.颞后线202

12.枕上正中线202

13.枕上旁线203

14.枕下旁线204

三、足针编号奇穴定位与适应症207

四、腕踝针进针部位定位与适应症210

第三章 针具针法213

一、毫针213

1.毫针结构214

2.毫针规格214

3.持针法215

4.进针法216

5.针刺角度、深度和针刺方向218

6.行针手法220

7.留针与出针226

8.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226

附:针刺练习230

二、三棱针231

1.操作方法231

2.适应范围232

3.注意事项232

4.禁忌症232

三、皮肤针232

1.操作方法233

2.弹刺部位234

3.适应范围234

4.注意事项235

四、皮内针235

1.操作方法235

2.针刺部位236

3.埋针时间236

4.适应范围236

5.注意事项236

五、火针236

1.操作方法237

2.适应范围237

3.注意事项237

六、电针237

1.应用器材238

2.操作方法238

3.适应范围238

4.注意事项238

七、水针239

1.用具及常用药物239

2.穴位选择240

3.操作方法240

4.适应范围240

5.注意事项241

八、耳针242

1.操作方法242

2.适应范围244

3.注意事项244

九、头针244

1.操作方法244

2.适应范围245

3.注意事项246

4.禁忌症246

十、足针246

1.取穴原则246

2.针刺方法247

3.适应范围247

4.注意事若247

十一、腕踝针247

1.病症分区247

2.进针点的选择248

3.针刺方法249

4.注意事项249

第四章 灸法、拔罐法249

一、灸法249

1.施灸的作用与材料250

2.灸法的分类251

3.注意事项254

二、拔罐法255

1.罐子的种类255

2.拔罐方法255

3.拔罐时间256

4.注意事项257

三、灸法、拔罐法的适应证257

第五章 中医辨证概要258

一、八纲辨证258

二、脏腑辨证259

1.心与小肠病辨证259

2.肺与大肠病辨证260

3.脾与胃病辨证261

4.肝与胆病辨证262

5.肾与膀胱病辨证262

6.心包与三焦病辨证263

三、气血津液辨证264

四、针刺辨证265

第六章 针灸治疗265

一、针刺前的准备265

1.选择针具265

2.选择体位266

3.消毒267

二、针灸处方取穴原则268

三、针灸处方配穴方法269

四、治疗各论270

1.内科病证270

2.神经、精神科病证303

3.皮肤、外科病证332

4.妇科病证354

5.儿科病证377

6.五官科病证388

附:主要参考书目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