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财政与金融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财政与金融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4864930.jpg)
- 杨艳琳,陈银娥主编;王仁志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204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财政与金融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论1
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
二、财政职能弱化3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6
四、社会主义财政的范围9
五、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财政选择主体12
六、公共财政15
第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18
一、财政收入的新增长点18
二、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国际比较20
三、财政收入的原则和意义23
四、财政收入的质量26
五、我国现阶段财政的困境28
六、振兴国家财政31
第三章 税收35
一、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5
二、赋税的转嫁与归宿38
三、分税制及其缺陷41
四、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45
五、国际税收48
六、税收中性论50
第四章 财政的其他收入54
一、治理“三乱”54
二、国有资产的流失及管理57
三、公债制度60
四、美国和日本的公债制度63
五、公债管理66
六、公债与通货膨胀70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述73
一、从“拨改贷”到“贷改投”73
二、效益财政、综合财政与经营财政76
三、财政支出的控制80
四、财政支出分析83
五、财政赤字86
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89
第六章 财政支出的途径92
一、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与“创收”92
二、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95
三、生产性财政支出98
四、财政补贴102
五、国家债务支出105
六、社会保障财政107
第七章 财政管理111
一、“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与经济监督111
二、清理“小金库”,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115
三、财政宏观调控123
四、美国和日本的预算管理体制129
五、我国税收政策的选择133
六、我国涉外财政管理139
第八章 金融概论143
一、从“现金”到“电子货币”143
二、金融支持着“负债消费”146
三、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变化148
四、现代金融的作用151
五、现代信用的形式和职能154
六、人民币可自由兑换158
七、金融制度的比较163
第九章 金融组织体系170
一、农行能否疏远“三农”170
二、金融“二哥大”在东部地区的大发展172
三、改革与发展中的华夏银行175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重新定位177
五、“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180
六、德国和日本的银行制度183
七、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87
八、我国人寿保险业发展概况189
一、贰角的残币与壹万元的存款191
第十章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191
二“银行揽储”与“商场储蓄所”194
三、商业银行基本业务概论197
四、信用卡业务201
附:“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203
五、货币数量论203
“领用牡丹卡协议”205
五、金融租赁业务207
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212
第十一章 现代金融市场218
一、银行降息、股市暴跌218
二、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220
三、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223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229
五、建立和开放我国黄金市场势在必行232
六、美国的金融市场管理233
七、建立和健全我国的金融市场237
第十二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241
一、通货膨胀有益还是有害241
二、低通货膨胀好还是零通货膨胀好245
三、货币流通规律247
四、货币供给模型250
六、通货膨胀与失业256
七、改革与发展时期的通货膨胀260
第十三章 金融管理265
一、公款私存与现金管理265
二、“三角债”与转帐结算管理269
三、货币政策工具279
四、利率市场化管理282
五、美国银行业的合并287
六、金融领域的政企分离290
第十四章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296
一、“软着陆”还是“硬着陆”296
二、“税前还贷”还是“税后还贷”300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303
四、信贷收支平衡309
五、金融管制自由化与金融宏观调控313
六、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317
主要参考书目328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