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光光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光光度分析
  • 罗庆尧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2543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分光光度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光光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电子吸收光谱1

§1.1 概述1

§1.1.1 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1

§1.1.2电磁辐射和分子的相互作用8

§1.1.3分子的转动、振动和电子吸收光谱10

§1.2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14

§1.2.1电子跃迁的类型14

§1.2.2生色团17

§1.2.3 助色团28

§1.2.4 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31

§1.3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35

§1.3.1配位体微扰的金属离子d-d电子跃迁和f-f电子36

跃迁产生的光谱36

§1.3.2电荷转移吸收光谱40

§1.3.3金属离子微扰的配位体内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42

§1.4.1 x射线衍射法48

§1.4 研究有机试剂及其金属配合物结构的常用方法48

§1.4.2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法50

§1.4.3核磁共振波谱法51

§1.4.4量子化学方法53

参考文献55

第二章吸收定律57

§2.1 吸收定律57

§2.2.1辐射与物质的非吸收作用引起的误差60

§2.2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60

§2.2.2仪器的非理想性引起的误差61

§2.2.3吸收物的圆二向色性和化学状态的变化导致偏离比耳定律71

§2.2.4不适当的实验技术引起的误差77

§2.3仪器噪声对分光光度分析精密度的影响80

参考文献86

第三章分光光度计87

§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件87

§3.1.1光源87

§3.1.2滤光片92

§3.1.3单色器94

§3.1.4样品室101

§3.1.5检测器103

§3.1.6信号放大和测量107

§3.1.7结果显示112

§3.2近代分光光度计112

§3.2.1分光光度计的分类112

§3.2.2单光束可见分光光度计114

§3.2.3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15

§3.2.4双光束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117

§3.2.5双波长分光光度计122

§3.2.6动力学分光光度计126

§3.3微型电子计算机和分光光度计131

§3.3.1 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32

§3.3.2计算机与分光光度计联用139

§3.3.3用计算数学和电子计算机作多组分混合物的分光光度分析143

§3.4分光光度计的安装和性能测试147

§3.4.1 装置分光光度计实验室的基本要求147

§3.4.2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148

§3.5分光光度计的保养和维护155

§3.6分光光度计的进展158

参考文献160

第四章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62

§4.1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测定限162

§4.1.1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表示162

§4.1.2影响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163

§4.1.3摩尔吸光系数的测定165

§4.1.4分光光度法的测定限166

§4.2提高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有效途径167

§4.2.1合成新的高灵敏有机显色剂167

§4.2.2多元配合物高灵敏显色体系176

§4.2.3改变反应条件以改变反应产物的组成和产率182

§4.2.4用分离富集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184

§4.2.5放大反应的应用186

§4.3有机试剂和显色反应的选择性187

§4.3.1 有机试剂分子的整体结构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188

§4.3.2配位原子性质及其空间配置对试剂选择性的影响189

§4.3.3取代基对试剂选择性的影响191

§4.4 多元配合物选择性显色反应196

§4.5反应条件对显色反应选择性的影响197

§4.5.1反应酸度197

§4.5.2掩蔽剂203

参考文献205

§5.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211

§5.1.1基本原理211

第五章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211

§5.1.2 λt-λr的组合方法212

§5.1.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218

§5.2双波长法的灵敏度219

§5.3双波长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221

§5.3.1 化学干扰物产生的误差221

§5.3.2物理干扰物产生的误差222

§5.3.3仪器的非理想性产生的误差223

§5.3.4双波长法的精密度224

§5.4.1双波长-斜率法226

§5.4双波长法测定有色配合物的组成226

§5.4.2双峰双波长法227

§5.5双波长法作多组分混合物分析227

§5.5.1双组分同时测定227

§5.5.2多组分(三组分或四组分)分析229

§5.5.3单一组分测定中干扰组分影响的消除231

§5.6双波长法作背景吸收和浑浊干扰的消除231

§5.7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233

§5.7.1 基本原理233

§5.7.2三个波长的选择235

§5.7.3三波长法的分析应用236

参考文献237

第六章导数分光光度法240

§6.1 导数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40

§6.2获得导数光谱的方法243

§6.2.1双波长扫描法243

§6.2.2波长调制法244

§6.2.4位移记忆法246

§6.2.3固定狭缝法246

§6.2.5模拟微分法247

§6.2.6用计算机的数字微分法248

§6.3导数分光光度法对重叠吸收带的分辨249

§6.3.1等高等宽的两个重叠吸收带的分辨249

§6.3.2不等高不等宽的两个重叠吸收带的分辨252

§6.3.3微弱吸收带的放大256

§6.4导数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257

§6.4.1灵敏度与求导阶次及半峰宽的关系257

§6.3.4背景的消除257

§6.4.2灵敏度与求导方法258

§6.5 导数光谱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259

§6.5.1导数光谱的测量259

§6.5.2影响导数光谱的因素260

§6.6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噪声261

§6.7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分析应用263

§6.7.1多组分同时测定263

§6.7.2痕量分析266

§6.7.4有机化合物异构体的分析267

§6.7.3浑浊试样分析267

§6.7.5药物及临床分析269

§6.7.6气体分析270

参考文献270

第七章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274

§7.1动力学分析法概述274

§7.1.1动力学分析法的特点275

§7.1.2动力学分析法的分类276

§7.1.3动力学分析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77

§7.1.4动力学分析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282

§7.2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285

§7.2.1直接法和间接法286

§7.2.2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289

§7.2.3测量方法292

§7.2.4分析应用294

§7.3酶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297

§7.3.1基本原理298

§7.3.2测量装置299

§7.3.3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301

§7.4 分光光度法在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312

§7.4.1快速检测和动力学参数的测定312

§7.4.2研究反应机理314

参考文献317

第八章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322

§8.1 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322

§8.1.1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322

§8.1.2反应速度的测量和动力学分析装置331

§8.1.3可应用的平行反应类型335

§8.1.4速差动力学分析法的应用342

§8.2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342

§8.2.1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343

§8.2.2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的应用346

参考文献351

第九章差示分光光度法355

§9.1差示分光光度法原理355

§9.1.1高吸光度差示法356

§9.1.2低吸光度差示法358

§9.1.3最精密差示测量法360

§9.1.4全差示光度测量法361

§9.2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条件361

§9.2.1光源361

§9.2.2吸收池361

§9.2.3温度控制362

§9.3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应用363

参考文献371

第十章染料激光内腔吸收增强分析法373

§10.1概述373

§10.2染料激光器374

§10.2.1染料激光器的增益介质374

§10.2.2染料激光的波长调谐376

§10.2.3染料激光器的泵浦源378

§10.3内腔吸收增强效应380

§10.3.1 内腔吸收分析的灵敏度380

§10.3.2吸收增强的理论解释381

§10.4染料激光内腔吸收实验方法384

§10.4.1 染料激光内腔吸收分析的分类384

§10.4.2染料激光内腔增强吸收的测定385

§10.5光学多道分析器390

§10.5.1多通道光谱分析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91

§10.5.2硅靶摄象管392

§10.5.3 自扫描线性光电二极管阵列396

§10.6.1痕量物质的分析398

§10.6染料激光内腔增强吸收分析法的应用398

§10.6.2微弱光谱跃迁的测定400

§10.6.3瞬变物质的测定和瞬态过程的研究403

参考文献405

第十一章热透镜光谱分析法408

§11.1热透镜效应的基本概念409

§11.1.1热透镜现象的观察409

§11.1.2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410

§11.1.3热透镜效应的成因411

§11.1.5热透镜强度的表示412

§11.1.4热透镜焦距412

§11.2 热透镜实验中的光学构型413

§11.2.1单束构型413

§11.2.2双束共轴构型418

§11.2.3探测束非聚焦双束构型421

§11.2.4交叉束构型423

§11.3热透镜理论模型424

§11.3.1 抛物线模型424

§11.3.2象差模型426

§11.3.3 束腰失配时的理论模型427

§11.4热透镜效应的物理特性428

§11.4.1 热透镜的非线性效应429

§11.4.2溶剂效应430

§11.4.3灵敏度增强431

§11.4.4基体效应432

§11.5热透镜信号的检测433

§11.5.1 热透镜信号的测量和处理433

§11.5.2热透镜测量中的噪声438

§11.6 热透镜光度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440

§11.6.1无机元素的痕量分析440

§11.6.2有机化合物和气体分析445

§11.6.3在色谱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应用448

参考文献452

第十二章光声光谱分析法457

§12.1气体光声效应457

§12.1.1气体光声信号的产生和检测457

§12.1.2影响气体光声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460

§12.2 CW调制的固体光声效应——R-G理论462

§12.2.1 固体样品中光声信号的产生——气体微音器法462

§12.2.2凝聚态样品的光学和热学特性464

§12.2.3样品吸收调制辐射产生的初始热及其分布465

§12.2.4热波在样品内的传播465

§12.2.5 PA信号强度的近似表达式467

§12.2.6光声信号的饱和效应468

§12.3.2气体脉冲光声效应469

§12.3.1 脉冲光声效应的机理469

§12.3脉冲光声效应469

§12.3.3凝聚态脉冲光声效应471

§12.3.4电致伸缩产生的脉冲光声信号474

§12.3.5脉冲PA信号与调制CW信号的比较475

§12.4光声光谱测量仪器和实验方法477

§12.4.1测量装置和方法477

§12.4.2激发源479

§12.4.3光声池480

§12.4.4传感器482

§12.5固体材料的光声光谱研究486

§12.5.1粉末样品的光声光谱研究487

§12.5.2深色和不透明材料的光声光谱491

§12.5.3低温固体的光声光谱491

§12.5.4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491

§12.6弱吸收的光声检测494

§12.6.1痕量物质的光声测定494

§12.6.2弱光谱跃迁的研究497

§12.7色谱光声光谱500

参考文献508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512

§13.1定性分析512

§13.2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519

§13.2.1 共轭作用519

§13.2.2位阻效应521

§13.2.3互变异构现象523

§13.2.4氢键强度测定524

§13.3.1 直接法526

§13.2.5离子和游离基的检测526

§13.3在药物和生物物质分析中的应用526

§13.3.2间接法536

参考文献551

第十四章分光光度测定与其它方法联用554

§14.1显微分光光度法554

§14.1.1原理和测量方法554

§14.1.2显微分光光度计556

§14.1.3显微分光光度法的应用558

§14.2反射光谱法559

§14.2.1基本原理559

§14.2.2 测量装置559

§14.2.3反射光谱法的应用562

§14.3吸收光谱电化学方法563

§14.3.1基本原理563

§14.3.2测量装置564

§14.4.1 光导纤维传感器的特点566

§14.4光导纤维传感器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566

§14.4.2光导纤维光度传感器567

§14.4.3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569

§14.5分光光度测定与色谱分离联用573

§14.5.1 紫外吸收检测器与色谱分离的联用574

§14.5.2分光光度计式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576

§14.5.3双波长分光光度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579

§14.5.4快速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580

参考文献581

主题索引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