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风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佩印,施桂英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105·39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风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和集会1
苗族1
年节1
姊妹节2
吃新节2
闹鱼节3
“射印牌”会4
“百狮会”4
侗族5
年节5
土王节6
播种节7
花炮节7
赶歌会7
壮族8
年节8
陇端会9
牛节9
瑶族10
年节10
木柄瑶铜鼓节10
傣族11
年节11
“巡田坝”节11
年节12
彝族12
插花节13
哈尼族13
年节13
苦扎扎节14
白族15
年节15
“拜日望”会16
藏族17
年节17
沐浴节18
跑马会19
仫佬族20
年节20
仡佬族20
吃虫节20
牛王节21
拜“树节”21
满族23
年节23
傈僳族24
年节24
刀杆节25
年节26
景颇族26
年节26
东乡族26
年节26
黎族26
朝鲜族27
年节27
蒙古族27
年节27
年节28
羌族28
年节28
畲族28
回族29
年节29
维吾尔族29
年节29
哈萨克族29
年节29
年节30
雅美族30
年节30
高山族30
年节30
鄂伦春族30
基诺族31
年节31
达斡尔族31
年节31
年节32
普米族32
年节32
独龙族32
拉祜族33
年节33
怒族34
吉佳姆节34
塔吉克族34
奇地前笛尔节34
吃新米节35
比利克节35
纳西族35
“女神”节36
水族36
端节36
曹族37
少年节37
柯尔克孜族38
诺劳孜节38
穆斯林圣节40
塔尔寺灯节41
京族42
“唱哈”会42
毛难族43
“放鸟飞”会43
壮族45
“入赘”45
二、妙趣横生的求婚、嫁娶风习45
碰红蛋46
结婚送红蛋46
抛绣球47
对歌47
“水手”背新娘过河48
由陪客代言的相亲49
隔街相望50
苗族51
“友方”到“偷婚”51
响篾、树叶传深情54
新郎抢牛尾巴55
串年坡55
“边边场”上结深情56
“坐妹”57
“戏姐夫”57
联姻射背牌58
谈情妙用“土电话”58
草标作记会情人59
苗家的爱情信物60
“揉耳朵”表情意60
腰带传情61
唱山歌 定终身61
瑶族62
婚礼高诵“娶亲词”62
简朴的花篮瑶婚礼64
婚礼跪拜十二次64
布努瑶恋人的怀念品65
女大独居“谈婚房”65
新婚的“教戒”66
瑶寨领新郎66
拒婚刺葫芦67
“定亲鞋”67
“爬楼”择侣68
出嫁前夕“坐歌堂”69
酒鸡血表吉祥70
求爱当面索信物70
傣族71
“泥巴架”71
裹毛毯谈恋爱71
丢包觅偶72
捏甘蔗定婚期73
红线系鸳鸯73
串通好的“抢亲”74
走寨·坐妹及赖糖·拉人75
侗族75
新娘需跨“扁担桥”76
侗族后生“吃粑”76
“赶坳”与“花歌”77
定情讨葱蒜78
“踩脚后跟”结良缘79
哈尼族79
“踩路”订婚79
碧约姑娘的帽子80
婚礼80
恋爱宴会--“阿巴多”81
投松毛、觅佳偶82
哈尼叶车人的婚仪83
婚前领新娘84
巴乌声声85
向新郎抛击橄榄85
卡多人?新郎86
彝族87
接亲仪上的重重关卡87
花腰带 赠情人88
节俭的婚事88
婚礼上的“爬油杆”89
泼水背新娘89
嫁前“绝食”91
景颇族92
送亲路上闯“六关”92
过“棒棒呵”93
“干脱总”94
树叶情书94
布依族95
“赶表”95
“浪俏”结佳偶96
布依人“跳月”96
婚后戴“假壳”98
结婚不设宴 离婚要请客99
提亲过“三关”99
拉祜族99
唱调子,串小伙100
白族101
喜饭辣味浓101
特殊的嫁妆--白羊皮102
仡佬族103
“盘郎”和“丢布礼”103
接亲“打”新郎104
“偷女婿”和“偷新娘”106
布朗族106
考验106
高山族107
考察未婚夫107
以球探心108
鄂伦春族108
夫妻同端桦皮碗108
抢寡妇109
仫佬族110
闹堂110
过门要穿三双鞋110
阿昌族111
“串姑娘”111
新郎扛“筷子”112
特殊的游戏--“腊撒”113
独龙族114
“说婚”114
新人共喝同心酒115
怒族116
互赠黑发定终身116
?明子接新娘116
纳西族117
摩梭人的“走婚”117
同浴选“阿注”118
普米族119
婚前“逮”姑娘119
锁媒人119
苦聪族120
妹妹出嫁胞兄驮120
标鼠为媒介120
京族121
“踢沙”折枝试情思121
婚仪“关卡”多122
幽会124
傈僳族124
简朴的婚仪125
蒙古族125
婚仪125
传统的接亲仪式127
土族129
戏“纳信”129
维吾尔族130
接亲的“通行证”130
缔婚约送“订婚茶”130
撒拉族130
婚礼前喝同心水131
塔塔尔族133
洞房设在岳父家133
裕固族134
“账房戴头”134
赠羊小腿和射无镞箭134
新人双双绑门前135
柯尔克孜族135
乌孜别克族135
搬新娘135
塔吉克族136
往新人身上洒面粉136
离婚后的“待候期”136
哈萨克族137
姑娘追137
珞巴族138
同氏族不通婚138
婚礼139
朝鲜族139
鄂温克族140
野外婚礼140
改梳发辫即成夫妻141
达斡尔族142
婚仪142
锡伯族143
抢羊骨143
“米达别”144
阿美族144
身背新娘长跑145
黎族145
牙印寄深情145
鲁凯族145
崩龙族146
聘礼只有六元钱146
?伲族146
花束传情146
以歌代言接新人147
畲族147
土家族148
哭嫁148
佤族149
梳头点烟“串姑娘”149
基诺族150
彩包传递爱慕情150
鸡宴152
交谈不自称“我”152
三、文明有趣的礼节、风尚和文体活动152
壮族152
迎客153
尊老154
交臂酒154
留客礼155
壮族舞龙155
壮乡舂米舞156
苗族156
迎客156
苗寨的爬竿活动157
苗寨芦笙157
吹木叶158
龙舟比赛158
穿衣裙159
搓麻线159
穿针引线159
斗马160
斗牛160
傣族161
敬老爱幼161
好客161
傣家的歌舞162
“抢天灯”163
请客163
瑶族163
踩独木水上运动164
舞春牛164
长鼓舞165
高山族166
竞赛166
侗族167
称谓和芦笛167
饮“柱酒”169
傈僳族169
踩堂169
爬山比赛169
喜爱歌舞的民族170
跳“寡替”171
野外物品上压石头171
佤族171
中指蘸酒171
一家盖房 百家贺172
野味、家禽送产妇172
摔跤赛173
景颇族174
待人接物174
“酒种”174
“目瑙纵”舞会175
彝族176
“打羊”“打牛”迎宾客176
“打陀螺”176
摔跤177
“跳左脚”178
黎族178
村寨射箭比赛178
鼻箫178
跳竹杆179
白族180
桥180
霸王鞭181
“绕山林”181
白族礼俗的“六”181
赛马182
耍海会182
水族183
用牛角尖劝酒183
打毽183
布依族184
杀鸡待客184
篾片串猪肉185
门不上锁185
独龙族185
笑迎远客185
苦聪族186
新娘敬老186
“三跺脚”舞187
甩糠包187
哈尼族188
待客188
敬重长者188
卡多人“祭母”189
土家族190
摆手舞190
土族191
“花儿”会191
仡佬族192
打“竹球”192
“乍螂抛”193
怒族193
畲族193
“比肚才”193
雅美族194
擦鼻尖194
藏族195
献哈达195
藏族礼仪195
唱酒歌劝酒196
射箭赛197
蒙古族198
敬鼻烟壶198
养狗198
“接柴”199
“那达慕”199
哈萨克族200
待客200
掼牛200
回族200
叼羊201
柯尔克孜族203
羊头肉待贵客203
塔吉克族203
吻203
打到猎物 见者有份204
礼节204
鄂伦春族204
满族205
“包笊篱姑姑”205
跳马、跳骆驼205
赫哲族206
叉草球206
朝鲜族206
头顶瓦瓮竞走赛206
地老鼠肉待贵宾207
玩跷跷板207
珞巴族207
鄂温克族208
家里有客是喜事208
套马208
阿昌族209
耍白象209
门巴族209
舞蹈209
欢乐的牛皮鼓舞210
基诺族210
纳西族211
“麒麟舞”211
锡伯族211
歘嘎拉哈211
东乡族212
殷勤待客212
瑶族213
瑶胞头饰213
四、风格奇特的生活、生产习俗213
瑶族妇女的细眉214
瑶族绣花衣215
荷包烟215
特制的澡桶216
“打山”216
白族217
“登机”217
大理白族喜饮“烤茶”218
白族的“生皮”218
白族的住宅和门楼219
牧鹰捕雀220
闹春牛221
侗族222
侗家少女喜绣眉222
“牛便汁菜”222
侗族的饮食习惯222
喜食糯制品223
侗家油茶224
洗水井225
侗家的木楼226
苗族227
苗家的刺绣227
苗族挑花227
苗族的酸菜228
“锁噜”229
“沙米蜂糖茶”229
乌米饭230
高山放230
装束230
雅美人的装束231
饮食习惯231
鲸面文身232
彝族232
遮包花232
彝家喜饮酒233
妇女的腰环233
彝族的土掌房234
傈僳族235
“言褂子”235
傈僳人的弩弓和砍刀236
合饮杯酒236
“腊加索”237
表示礼貌的饰物--“批甲”238
哈尼青年的头饰238
哈尼族238
“阿倒”的变化239
叶车女子的安角习俗240
叶车姑娘的装束241
“帕阿”242
龙笆243
“栽秧号”243
傣族244
傣族香竹饭244
傣家竹楼245
“卜少”进城245
景颇族246
景颇族的水酒246
景颇族的刀246
佤族247
宽手镯247
筒帕247
煮“苦茶”247
鸡肉烂饭248
阿佤稀饭249
阿佤毯249
壮族250
“五色饭”与“五色蛋”250
“麻栏”250
蒙古族251
蒙古佳肴251
崇尚白色的习俗252
会走的房子--蒙古包253
服饰254
“撒拉”254
怒族254
石板粑粑255
藏族255
藏族食俗255
纳西族256
纳西妇女服饰256
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257
基诺族258
基诺男女的装束258
猎获野兽敲“七柯”259
“孔明帽”式建筑260
哈萨克族261
衣饰261
衣饰262
“酥里玛”262
普米族262
维吾尔族263
于田小帽263
塔吉克族264
衣饰264
赫哲族265
鱼皮衣著265
鄂温克族266
猎获“犴达罕”后266
土家人的血豆腐267
土家族267
苦聪族268
鸡肉稀饭268
包谷饭269
门巴族270
衣食住习俗270
珞巴族270
珞巴人的装饰品270
雪屋271
珞巴饮食271
鄂伦春族271
独龙族272
石板烙蛋和土窑酿酒272
独龙族的“约多”273
拉祜族273
已婚女子剃光头273
拉祜族的掌楼274
阿昌族装饰275
阿昌族275
畲族276
彩带276
仫佬族277
青蓝色衣装277
崩龙族277
装饰277
锡伯族278
服饰278
禁忌种种279
五、其他279
台湾山村的婚忌280
满月“逛街”281
壮家“产翁”281
嚼烟282
拉祜族怎样给孩子命名282
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283
“女儿国”284
给婴儿的嘴唇上涂蜂蜜或糖285
黎族的“合亩制”285
高山族的家族制度286
少数民族的成丁礼286
寿米缸288
仡佬族欢舞祝寿289
怒族“恰盖”289
牛亲家290
哈尼族、彝族的“私方地”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