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研究
  • 陈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55202111X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5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0

一、国外研究综述10

二、国内研究综述20

第三节 研究特色、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23

一、研究的特色与创新24

二、研究方法26

三、概念界定27

上篇 理论研究33

第二章 加速城市化时期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城市空间问题33

第一节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城市空间的要求33

一、城市化的目的及其二律背反34

二、西方国家加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问题36

三、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城市化的新要求37

第二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呈现的共性问题38

一、城市化深度不足,城市蔓延问题已然出现和发展39

二、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宜居程度亟须提高41

三、都市圈之内的城市空间分工与协作体系尚未形成,城市能级亟待提高43

四、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平与公正性问题不断凸显46

第三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问题的实质与负面影响47

一、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问题的实质47

二、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问题的负面影响50

第三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生产与城市蔓延形成机理53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城市空间生产的资本理论分析54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与错位的资本循环分析55

二、过度金融房地产化与城市化问题成为全球性现象60

三、如何跨越资本循环与城市化的“卡夫丁峡谷”65

第二节 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政治属性与资本逻辑68

一、中国人的群居化偏好与古代城市的政治属性68

二、现阶段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政治属性与资本逻辑71

第三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形成机理73

一、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的经济成因74

二、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制度成因84

三、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的途径与形式94

第四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的空间极化100

第一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100

第二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空间极化的经济成因103

一、首位城市作为世界城市体系的联结节点及其分化效应104

二、我国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收入分化108

三、作为协作生产分工空间的首位城市及其外生服务业化112

第三节 我国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空间极化的形成机理115

第五章 国外经验借鉴——美国城市蔓延问题研究123

第一节 美国城市蔓延的原因与形成机理124

一、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与反城市思想124

二、技术的进步及其大众化运用129

三、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135

四、制度、政策和社会等因素138

第二节 经济信息化和美国城市空间新发展142

一、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和城市空间中心化与分散化143

二、产业信息化与城市产业扩散148

三、产业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多中心化与城市蔓延151

第三节 美国城市蔓延的状况155

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155

二、美国家庭住宅拥有率不断增加158

三、郊区成为人口居住与就业重点159

四、城市空间从“芝加哥模式”向“洛杉矶模式”转变162

第四节 美国城市蔓延的经济与社会后果164

一、城市蔓延导致的经济问题165

二、城市蔓延导致的社会问题168

三、城市蔓延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173

第五节 美国城市蔓延的治理对策173

一、区域主义与新区域主义174

二、新城市主义175

三、精明增长理论与运动176

四、生态城市179

第六章 控制城市蔓延的郊区新城建设——以上海市为例182

第一节 上海城市郊区化与郊区新城的规划历程182

一、现阶段上海郊区化与城市空间扩张分析183

二、上海市对郊区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历程190

第二节 上海建设郊区新城的方式与绩效198

一、上海郊区新城的建设方式及其绩效——以松江新城和嘉定新城为例199

二、上海郊区新城对中心城区的疏解作用分析209

三、改善郊区新城发展方式,提升新城“反磁力”作用215

下篇 实证研究223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蔓延实证分析223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概况224

一、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地理状况224

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产业发展状况227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蔓延的测度231

一、城市蔓延指数的设计分析231

二、城市蔓延指数的设计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测度233

三、长三角都市圈16座城市蔓延的类型分析241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具体成因分析244

一、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张的作用244

二、经济房地产化及其服务业化的影响251

三、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制度因素255

四、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途径与状况257

第八章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实证研究263

第一节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概况263

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地理概况263

二、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概况266

第二节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的测度269

一、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的测度269

二、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的类型分析275

三、解析京津冀都市圈“二元化”的空间结构特征277

第三节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具体原因分析280

一、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空间扩张280

二、经济房地产化及其服务业化的影响287

三、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制度因素289

四、北京城市蔓延的途径与状况291

第九章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蔓延实证分析295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概况295

一、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地理状况295

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概况298

第二节 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测度301

一、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测度301

二、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类型分析306

第三节 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具体原因分析308

一、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空间扩张308

二、经济房地产化及其服务业化的影响313

三、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蔓延的制度因素315

四、广州城市蔓延的途径与状况317

第十章 从空间生产到空间正义321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结论321

一、都市圈的次级城市是我国三大都市圈之中城市蔓延程度最高的城市322

二、构建都市圈统一的治理体制与机制并不能降低城市蔓延程度323

三、城市经济的外生性与城市扩张蔓延具有正相关关系324

四、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与其蔓延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325

五、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蔓延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326

第二节促进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与空间正义的指导原则327

一、国外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实践328

二、有机集中与有机分散——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空间的理想形态331

三、促进我国城市空间合理化的方向——城市空间正义335

第三节 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的建构路径343

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二元化”走向内生化343

二、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45

三、促进我国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48

参考文献352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