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845728.jpg)
- 李华兴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184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与思想研究1
第二节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对象与特点6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近代中国思想的复杂性7
二 历史行程的急遽步伐,决定了近代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9
三 救亡图存的迫切使命,决定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思想必然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中心10
四 向西方学习,成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大课题11
五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传统,是一股巨大的历史惰性力14
一 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16
第三节八十年思想史的基本线索16
二 三次思想解放18
三 近代思想史的六个阶段18
第四节研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20
一 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中学习20
二 注意研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21
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22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思潮25
第二节龚自珍的变革思想29
一社会改革思想30
二哲学思想35
三 龚自珍思想的历史影响37
第三节林则徐的抵抗思想38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抵抗思想39
二近代中国注重了解西方的第一人42
三 “青史凭谁定是非”45
第四节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46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47
二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要求发展近代工业50
三 社会改革思想的发展和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朦胧向往51
四 哲学思想的剖析54
第五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前驱58
第三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革命思想第一节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思想62
一 洪秀全与基督教义63
二 洪秀全与儒家思想76
三 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及其转化84
第二节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93
一 洪仁玕的革新思想95
二 《资政新篇》的革新措施96
三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99
一 刽子手与道学家一身而二任103
第三节 曾国藩的封建思想体系103
二 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体系105
三 反动营垒中值得研究的一个人物110
第四章 19世纪60—90年代的社会思潮第一节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112
一洋务运动的出现112
二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114
三 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的历史评价119
第二节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123
一顽固派的构成与特征123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论争的焦点125
三 论争性质及两派异同128
第三节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129
一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发生发展129
二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132
第四节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144
第五章 戊戌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思想第一节甲午战后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维新思潮的特点149
一 甲午战败与戊戌维新149
二 戊戌变法的内在根据151
三 维新思潮的历史特点153
第二节戊戌维新领导者——康有为的思想155
一变法维新思想157
二 “托古改制”——变法的理论根据165
三 “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176
四 改良派的乌托邦——大同思想181
第三节戊戌维新宣传家——梁启超的思想193
一 变法维新的响亮号角195
二 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198
三 由鼓吹“民权革命”到提倡“开明专制”207
四 从梁启超的“自我交战”到学术界的各种争论212
第四节戊戌维新激进分子——谭嗣同的思想215
一 《仁学》与以太说217
二 “冲决网罗”的反封建思想225
三 民主主义思想与改良主义政治实践的矛盾232
第五节顽固思想对维新思想的反扑235
一 《翼教丛编》——封建卫道者的言论汇编236
二 攻击“民权平等”,宣扬“不变”论238
三 张之洞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说242
第六章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第一节 《天演论》——改良派的理论基石252
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253
二 严复怎么对待赫胥黎和斯宾塞的学说258
三 改良派的理论基石与《天演论》的巨大影响263
第二节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65
一 天赋人权与封建君权的对立266
二 两种不同的“体用”观269
三 先进的理论与保守的实践——归结为教育救国272
第三节批判旧学,传播西学274
一 “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274
二 用西方的科学方法论批判旧学277
三 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280
第四节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284
第七章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蓬勃发展第一节民主革命思潮的奔腾289
一知识分子的觉醒:从爱国走向革命291
二 邹容的革命民主思想295
三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297
四 秋瑾——妇女解放的思想前驱300
五 吴樾的个人恐怖主义思想302
第二节 同盟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305
一 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309
二 关于民权问题的论战——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13
三 关于民生问题的论战——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316
第三节朱执信在《民报》时期的思想贡献321
一 捍卫和阐发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322
二 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324
三 《民报》时期朱执信思想的历史评价325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政治思想326
一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326
二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宣传的主要内容331
三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336
第八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家、宣传家——章太炎第一节章太炎的政治思想341
一 排满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341
二 反对代议制的民权学说346
三 “均配土田”的思想351
四 “高蹈太虚”的“五无之制”354
第二节章太炎的哲学思想357
一 《訄书》中的机械唯物论和经验论的认识论358
二 “一切唯识”与“唯心所取”362
三 虚无主义的“俱分进化论”364
第三节章太炎思想的演变及其阶级属性366
第九章 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的思想第一节三民主义学说的形成373
第二节民族主义思想379
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380
二 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及其发展383
第三节民权主义思想384
第四节民生主义思想401
一 民生主义学说的形成401
二 民生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403
第五节孙中山的哲学思想409
一 进化论和生元说412
二 “知难行易”的认识论415
三社会历史观423
一 两次帝制复辟428
第十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穷途末路与思想界的混乱第一节帝制复辟与尊孔逆流428
二尊孔复古思潮430
三 革命派对尊孔思潮的批判433
第二节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输入435
一 回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的介绍436
二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444
三 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447
四 胡适与实用主义448
第三节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软弱无力453
第十一章 初期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一节新经济、新政治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457
二新的阶级和新的政治力量崛起458
一 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458
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460
第二节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462
一 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463
二 “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467
三 新文化运动的保姆与卫兵470
第三节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的思想474
一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478
二 对儒家“三纲说”的猛烈批判483
三 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488
四 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局限性492
第四节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李大钊的思想496
一 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499
二 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揭露506
三 对“打倒孔家店”的理论贡献510
四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516
第十二章 结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一 历史进程和逻辑发展的一致性522
二对于“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考察524
三 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526
四 反封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别艰巨的任务528
五 自由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与历史前进取同一步伐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