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 政府、公众与行动过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 政府、公众与行动过程
  • 贾哲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33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政治传播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联网时代的政治传播 政府、公众与行动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11

三、研究问题、方法与框架32

第一章 网络政治传播的界定38

第一节 理解政治传播的两种视角38

一、政治传播的定义38

二、相关定义的辨析44

第二节 网络政治传播的界定47

一、网络政治传播的定义47

二、网络政治传播的要素变化与特征49

第二章 网络政治传播的理论路径与中国语境54

第一节 网络政治传播的理论视角54

一、技术与政治54

二、公共领域理论63

三、政治过程与政治参与71

四、制度变迁75

第二节 中国政治语境中的因素考量77

一、国家—社会关系78

二、抗争性政治80

三、政治合法性82

第三章 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发展历程与架构85

第一节 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发展历程85

第二节 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基本架构96

一、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四种层次96

二、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主要形式100

三、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主要类型108

四、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双重场域110

五、我国网络政治传播的两种路径115

第四章 网络政治传播中的议题建构与互动117

第一节 内容分析研究设计117

一、案例选择118

二、分析框架124

三、样本选择127

四、类目建构130

五、编码过程与信度检测131

第二节 议题的框架建构及差异133

一、通用框架分析133

二、框架间相关性138

三、政治主题中的框架呈现140

四、议题框架建构的特征分析141

第三节 议题框架的互动关系146

一、历时过程中的框架呈现146

二、框架互动过程149

三、议题框架互动特征分析152

第四节 多层差异与有限互动153

第五章 网络政治传播的行动过程156

第一节“过程—事件”分析视角156

一、“过程—事件”与“结构—制度”156

二、网络政治传播事件分析的适用性159

第二节 案例介绍160

一、宜黄拆迁事件160

二、乌坎事件161

三、什邡事件162

四、表叔杨达才事件162

第三节 网络政治传播的主体行为163

一、网络政治传播主体行动的动因164

二、网络政治传播主体的策略选择169

第四节 结构性因素分析174

第五节 网络政治传播的行动路径178

第六章 网络政治传播“表达输入—决策输出”模式180

第一节 输入与输出180

第二节 表达输入—决策输出模式分析187

第三节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中的不均衡现象191

一、互动不足及断层现象191

二、输入—输出模式的不均衡193

第四节 网络传播模式改善优化策略194

一、政府改善政治传播策略建议194

二、提高公众的网络政治传播能力与素养203

第七章 政府网络政治传播的制度调适与发展207

第一节 制度调适的必然性207

一、互联网与制度变迁207

二、政府的调适行动209

第二节 政务新媒体的制度化过程213

一、政务“双微”的整体发展213

二、推进政务新媒体制度形成的五种因素214

第三节 网络问政平台的全面布局223

一、网络问政平台的三重布局224

二、三重布局的关系与协作227

三、网络问政平台的桥梁作用229

第四节 官方政治传播场域的建设233

一、主流媒体“双微”的全面推进233

二、多项建设官方网络传播场域的行动236

第五节 由外围向中心的制度调适239

第八章 网络政治传播的治理241

第一节 互联网社会的治理241

一、从政府管理到治理241

二、互联网治理的议题243

第二节 网络政治传播治理的导向246

一、信息与数据的共享环境247

二、参与治理与公共服务250

三、政府回应与政治效能253

第三节 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协同治理255

一、多元治理主体与工具256

二、五个层面的治理263

三、传播协同治理机构265

结论与展望267

附 录 编码表272

参考文献275

后记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