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水稻产业经济研究 2015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万忠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21348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东水稻产业经济研究 2015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水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
一、国外水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
(一)全球水稻产量保持缓慢增长1
(二)全球大米贸易额略有提升2
(三)未来全球大米贸易将急剧增长3
二、我国水稻产业情况4
(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保持稳定4
(二)我国稻谷总产量持续高位增产4
(三)我国稻谷整体供需趋向宽松6
(四)我国大米进口数量增加7
第二章 广东水稻生产格局与潜力8
一、广东水稻生产总体情况分析8
(一)稻谷播种面积小幅下降8
(二)稻谷总产与单产恢复性回升9
(三)水稻种植品种比重升降互现11
(四)气候灾害与土地资源约束更加明显14
二、广东水稻分区域情况分析15
(一)全省——区域布局变化较小,单产提升显著15
(二)珠三角——多地区总产回升,东莞产量继续降低17
(三)东西两翼——粤东生产增幅显著,粤西总产占比较大18
(四)粤北——总产与单产上升平缓,清远市播种面积增加19
三、广东水稻产业空间格局演变专题研究20
(一)模型与方法21
(二)数据与描述23
(三)重心变化与特征28
(四)结果与讨论35
四、广东水稻生产适宜性及潜力专题研究36
(一)广东省水稻生产适宜性评价36
(二)水稻生产潜力预测40
第三章 广东水稻种植规模效益分析42
一、广东水稻种植规模总体情况42
(一)广东水稻种植规模概况42
(二)广东水稻种植不同规模分类与特征43
二、广东水稻种植规模的影响因素46
(一)环境资源限制条件47
(二)其他作物种植效益威胁48
(三)水稻销售与补贴效益48
(四)水稻农资供应成本49
(五)现有稻农产量、技术与管理等水平50
三、广东水稻不同种植规模效益比较50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50
(二)不同规模的亩产效益存在差异52
(三)不同种植区最优规模不同57
(四)不同种植规模比较61
四、结论64
第四章 广东水稻新型经营主体分析69
一、水稻经营主体分类与特征69
(一)水稻经营主体的含义70
(二)水稻经营主体的分类71
(三)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特征85
二、广东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92
(一)龙头企业92
(二)水稻专业合作社95
(三)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97
三、广东新型水稻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与路径探讨99
(一)新型水稻经营主体发展需求99
(二)新型水稻经营主体发展的路径104
四、广东新型水稻经营主体案例106
(一)台山市广海镇水稻种植家庭农场106
(二)江门市万丰园种植业有限公司108
(三)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新村合作社109
(四)肇庆市穗丰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110
第五章 广东稻米供需情况分析113
一、广东稻米消费市场的种类划分113
(一)按照用途分类113
(二)按照稻米种类分类116
二、广东稻米消费变化情况调查117
(一)全省稻米消费需求量保持稳定并略有降低117
(二)高品质、安全稻米消费市场需求增加118
(三)全省稻米缺口大,自给率低118
三、广东稻米供需预测120
(一)稻米产量预测120
(二)稻米消费需求预测123
(三)广东未来稻米消费缺口将持续扩大129
四、广东稻米价格监测预警130
(一)预警方法——黑色预警131
(二)预警实证133
(三)预警结果137
第六章 广东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分析142
一、广东水稻生产成本收益现状142
(一)2014年广东省水稻生产成本收益情况142
(二)2004—2014年广东省水稻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分析143
(三)广东省水稻产业成本收益低的原因分析145
二、广东水稻与其他产业的效益比较150
(一)水稻与其他种植业成本收益情况比较分析150
(二)水稻与其他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分析155
三、小结158
第七章 广东水稻产业的科技进步调查160
一、广东水稻品种和技术发展状况160
(一)实行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制度160
(二)建设水稻产业技术支撑体系161
(三)育种水平高,但水稻生产水平未能与育种水平相符合161
(四)杂交水稻种子行业集中度较高,生产过剩163
二、广东各区域对水稻产业的科技需求164
(一)粤西南亚热带农业生态区164
(二)粤北农业生态区164
(三)粤东平原生态区165
(四)珠江三角洲农业生态区165
三、广东水稻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166
(一)科技进步对水稻产量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66
(二)物质投入对水稻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最大167
(三)劳动投入与播种面积对水稻产量增长的影响下降,甚至为负值167
四、广东水稻产业技术经济效率监测评估168
(一)早籼稻生产率总体平稳168
(二)晚籼稻生产率有所下滑171
五、杂交稻与常规稻品种的技术经济测评174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177
(二)实证分析与讨论186
(三)测评结论190
六、广东水稻生产专题调研192
(一)高州市——水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192
(二)澄海区——精耕细作194
(三)台山市——优质粮主产区196
第八章 国外粮食政策分析198
一、美欧日粮食政策概况198
(一)美国198
(二)欧盟200
(三)日本201
二、美欧日粮食政策简析202
(一)关于粮食生产202
(二)关于粮食补贴203
(三)关于耕地保护205
(四)关于粮食储备206
(五)关于国际贸易207
(六)政策方式208
三、对广东粮食政策的借鉴及启示209
(一)采用更有效的补贴方式,提升政策效果209
(二)立足确保产能,实施耕地保护政策210
(三)建立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粮食调控进入新常态211
(四)合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11
第九章 广东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13
一、广东水稻种植面临问题213
(一)生产主体多元,老龄化和低学历情况普遍213
(二)种粮补贴作用有限,补贴标准低于国内种粮大省214
(三)受规模限制,稻农收入提高难度较大214
(四)种粮补贴与土地挂钩,对稻农生产激励不足215
(五)稻谷收购价格低于预期,稻农种植信心不足215
(六)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推进缓慢216
(七)农村劳动力缺失,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17
(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218
(九)农村金融和保险发展滞后218
(十)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补贴不到位219
二、对策建议220
(一)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明确地方粮食安全责任220
(二)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21
(三)严格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22
(四)培育新型主体,实现水稻生产服务社会化223
(五)完善水稻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基础性研究224
(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225
(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建管机制227
(八)扩大财政补贴规模,完善奖补政策228
(九)深化水稻等大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系229
(十)加强水稻市场宏观调控,保障省内粮食安全230
(十一)继续推进水稻保险体系建设231
附录1 GM(1,1)预测的具体计算过程232
附录2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233
参考文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