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比)P.梅尔基奥尔(P.Melchior)著;杜品仁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527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中译本序言1
绪言1
序言3
第一章 起潮力位8
§1.1 绪言8
§1.2 起潮力的分量10
§1.3 单位12
§1.4 大地水准面潮12
§1.5 潮汐效应的数值估计14
§1.6 天文参数的基本展开15
§1.7 潮汐频谱19
§1.8 潮汐波的系统分类25
第二章 潮汐理论和岁差-章动理论之间的关系27
§2.1 绪言27
§2.2 根据起潮力位计算岁差-章动力矩28
§2.3 限于二阶项的岁差-章动力矩的详细计算31
§2.4 岁差-章动方程(一级近似)33
§2.5 旋转轴在地球内部的日章动的一级近似36
§2.6 结论40
第三章 勒甫数和潮汐形变的描述45
§3.1 引言45
§3.2 潮汐隆起产生的位,勒甫数h和k的关系45
§3.3 地球固体潮效应的一些直接观测48
§3.4 极的钱德勒运动59
§3.5 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变化61
§3.6 潮汐形变的真正相位滞后63
第四章 开尔文和黑格洛茨潮汐理论65
§4.1 绪言65
§4.2 球弹性体65
§4.3 流变定律68
§4.4 齐次方程的特解69
§4.5 均匀不可压缩地球的开尔文理论70
§4.6 非均匀可压缩地球73
§4.7 竹内均的积分方法76
第五章 将球体的弹性形变问题归化为包含六个一阶常微分方程的方程组80
§5.1 外势位移和体膨胀80
§5.2 三个基本平衡方程式的变换81
§5.3 应力分量82
§5.4 将泊松方程变换为两个一阶方程83
§5.5 方程组的解84
§5.6 与表面条件有关的一些附加考虑87
§5.7 结果方程的数值积分步骤89
§5.8 由Adams Williamson条件在液体地核内提出的问题94
§5.9 粘滞性对地球潮汐形变的效应的莫洛琴斯基估算99
第六章 液核的动力学理论101
§6.1 历史背景101
§6.2 莫洛琴斯基理论107
§6.3 杰弗里斯-维森特理论129
§7.1 引言134
第七章 潮汐分析134
§7.2 历史的方法135
§7.3 目前用于计算机的方法145
§7.4 分析程序中所用的公式154
§7.5 潮汐变化的二维图解表示法159
第八章 地倾斜:相对地壳的垂线偏斜,仪器,结果(因子r=1+k-h)161
§8.1 长周期海潮的振幅161
§8.2 湖潮162
§8.3 用长水管水平仪进行的观测163
§8.4 Hengler约在1830年发明的“水平摆”和第一个Z?llner摆165
§8.5 水平摆的基本理论168
§8.6 水平摆的各种安装方法170
§8.7 维尔班德-梅尔基奥尔水平摆结构原理172
§8.8 胀盒标定法176
§8.9 在地下台站中安装水平摆的方法183
§8.10 摆杆的方位角186
§8.11 仪器的稳定性189
§8.12 各种类型的仪器193
§8.13 倾斜记录的分析结果200
第九章 重力固体潮、仪器、结果205
§9.1 重力测量的一般原理205
§9.2 静力弹簧重力仪:阿斯卡尼亚重力仪207
§9.3 零高弹簧助动式重力仪:拉科斯特-隆贝格重力仪208
§9.4 重力仪的调平210
§9.5 记录装置212
§9.6 重力仪的标定215
§9.7 布鲁塞尔基本潮汐点的确定218
§9.8 助动式重力仪流变模式的选择219
§9.9 超导重力仪221
§9.10 重力潮汐记录分析的结果225
§9.11 惯性校正227
第十章 地应变、仪器、结果229
§10.1 应变张量的水平分量229
§10.2 应变张量的垂直分量233
§10.3 应变仪组合观测的结果235
§10.5 局部效应238
§10.4 比值l/n的确定238
§10.6 作为体应变仪的承压水241
第十一章 径向对称地球的表面负荷引起的间接效应及形变248
§11.1 历史背景248
§11.2 同潮图248
§11.3 水的引力的计算255
§11.4 由于水的负荷平面地壳弯曲的计算256
§11.6 在球形地球上负荷效应的Longman和Farrell解262
§11.5 负荷数262
§11.7 海洋负荷效应的实际计算271
§11.8 对于芬迪海湾潮汐的应用272
§11.9 沿西欧海岸的负荷效应274
§11.10 美国的重力潮汐剖面276
§11.11 另外的一些研究280
§11.12 在北冰洋斯匹次卑尔根观测的应用280
§11.14 连接负荷数和勒甫数的Saito方程284
§11.13 在南极的观测284
第十二章 固体潮观测中的局部扰动286
§12.1 地形-地质特征286
§12.2 气压变化的影响294
§12.3 热影响297
§12.4 水文干扰297
§12.5 固体潮台站位置的选择297
第十三章 实验和理论结果的一般比较305
§13.1 球田日潮——液核的动力学效应305
§13.2 世界重力固体潮剖面315
§13.3 水平分量中的半日波321
§13.4 球扇?日波M3323
§13.5 球带长周期潮325
§13.6 比值A,B和C325
§13.7 西欧海洋间接效应的计算326
§13.8 潮汐参数的时间变化327
§14.1 垂线偏斜在基础天文观测中的作用329
第十四章 天文学中的潮汐效应329
§14.2 地球转速的周期性变化332
§14.3 粘性潮汐形变在地球自转长期减速中的作用334
§14.4 先进的基础天文学研究340
第十五章 固体潮,卫星轨道和宇宙航行342
第十六章 月球表面的固体潮349
§17.3 间歇泉活动的涨落现象356
§17.2 潮汐触发火山356
§17.1 潮汐触发地震356
第十七章 与固体潮有关的其它问题356
§17.4 利用潮汐仪器预报自然灾害357
§17.5 固体潮对海潮的作用357
§17.6 在洋底进行的观测358
§17.7 海潮和固体潮对月亮半日大气潮的作用358
§17.8 磁场359
§17.9 引力吸收359
§17.10 国际固体潮中心(ICET)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