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814738.jpg)
- 马杏垣,白瑾,索书田,劳秋元,张家声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绪言1
(二)早元古代板内构造的发育10
(三)中、晚元古代向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转化10
2)大陆内部的裂陷槽和沉降带100
3)重力滑动构造102
4)大陆边缘裂陷103
5)东北地区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106
2.华南构造区107
1)沟—弧—盆系统107
(一)构造解析的原则11
四 构造研究方法11
2)构造变形样式群110
3)大型断裂系117
3)中、南天山火山裂谷121
3.西北构造区121
1)大陆内部及边缘的裂陷121
2)基性岩墙群121
4.西藏构造区123
六 后记124
主要参考文献125
(二)不整合面的鉴别13
图版说明130
(三)变质岩的原岩恢复16
3.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整理17
2.镜下观测17
1.对野外岩石产状和结构、构造的观测17
1.劈理的观察18
(四)小型构造观察18
2.线理的观察21
3.小褶皱的观察22
4.应变分析及其测量标志的选择25
1.叠加褶皱的类型28
(五)叠加褶皱研究28
2.叠加褶皱的主要识别标志31
1)后期褶皱对先期褶皱的改造33
3.叠加褶皱的几何分析33
2)先期褶皱对后期褶皱的控制35
3)叠加褶皱的展开37
4)叠加褶皱地区工作的主要环节39
(六)地层变新方向判别42
(七)韧性剪切带的研究46
二 编制构造图的原则5
(一)构造观5
(二)构造旋迴与构造阶段5
(八)变形与变质作用关系分析57
(九)退变质作用的研究58
(三)构造环境6
五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61
1.中国早期大陆地壳的总体特征62
(一)太古宙构造格架62
2.褶皱干扰格式65
3.花岗—片麻岩穹窿72
4.韧性剪切带74
1.基本的构造作用过程77
(二)早元古代构造格架77
5.小结77
2.巨型剪切带系统78
(四)构造要素、构造形迹和构造样式8
3.盆地和活动带86
(一)太古宙岩石圈演化9
三 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景观9
4.褶皱带的构造样式93
1.华北构造区及东北构造区97
(三)中、晚元古代的构造格架97
1)非造山的岩浆岩套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