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民族 第2卷 种族与语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民族 第2卷 种族与语言
  • 郝时远,朱伦主编;葛公尚,周庆生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029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民族-概况-世界;种族-介绍-世界;语言-介绍-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界民族 第2卷 种族与语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种族与民族3

第一章 人类的种族3

第一节 人类的发祥及有关理论3

一 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4

二“一源说”与“多源说”7

第二节 种族的分野10

一 种族的分类法11

二 各大人种的成因、命名及分化过程13

三 有待探索的问题17

第三节 种族的共性与特征18

一 欧罗巴人种的特征19

二 蒙古人种的特征21

三 赤道人种的特征22

四 各混合人种的特征24

五 各种族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25

第四节 人种的混合与趋势26

一 人种的流动与混合26

二 地理大发现前后的变化27

三 当代移民与人种的融合33

第二章 欧罗巴人种各民族35

第一节 欧罗巴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35

第二节 欧罗巴人种各民族的地区特点35

一 高加索地区35

二 欧洲地区38

三 西亚地区43

四 北非地区45

五 中亚地区47

六 南亚北部地区49

七 美洲大陆、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非地区51

第三章 蒙古利亚人种各民族54

第一节 蒙古利亚人种的形成54

第二节 蒙古人种的扩散55

第三节 蒙古人种各民族的分布及族源57

一 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各民族57

二 东亚类型各民族59

三 南亚类型各民族63

四 马来类型各民族65

五 北极类型各民族66

六 美洲印第安类型各民族67

第四节 蒙古人种的各种类型及其典型特征69

第四章 赤道人种各民族74

第一节 赤道人种在地球上的分布74

第二节 赤道人种各民族的地区特征75

一 非洲地区75

二 大洋洲地区83

三 南亚南部及东南亚部分地区90

四 美洲的尼格罗人种分布区92

第五章 种族与民族的关系94

第一节 种族与民族的区别和联系94

一 种族与民族的概念94

二 种族与民族的关联95

三 种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97

第二节 各类种族主义思潮对民族关系的影响101

一 种族主义101

二 种族歧视103

三 种族隔离105

四 种族灭绝107

第三节 种族与民族矛盾108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种族与民族矛盾108

二 种族与民族关系的现状113

三 种族理论的最新发展118

四 种族与民族问题展望121

下篇 语言与民族129

第六章 世界民族的语言129

第一节 世界语言知多少129

一 语言的数量129

二 划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129

三 语言名称不确定130

四 语言的谱系分类131

五 世界诸语系、语言使用概况134

第二节 语言的起源135

一 古代埃及国王的“实验”135

二 猩猩和狼孩学说人话136

三 语言如何产生137

四 语言何时产生138

第三节 文字的产生138

一 原始文字138

二 古代文字139

第七章 亚洲各族语言143

第一节 亚洲西部、中部各族语言143

一 突厥语族143

二 蒙古语族144

三 通古斯语族145

四 朝鲜—日本—冲绳语族146

五 阿依努语146

六 古西伯利亚诸语147

七 汉藏语147

八 苗瑶语151

九 台—卡岱语152

第二节亚洲南部、西南部各族语言152

一 南岛语系153

二 南亚语系154

三 达罗毗茶语156

四 布鲁沙斯基语156

五 亚非语系156

第三节 亚洲北部、西北部各族语言156

一 印欧语系156

二 乌拉尔语系156

三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157

第八章 非洲各族语言158

第一节 亚非语系158

一 埃及语族158

二 闪语族159

三 库斯特语族160

四 柏柏尔语族161

五 乍得语族161

第二节 尼罗—撒哈拉语系162

一 沙里—尼罗语族162

二 富尔语族163

三 科马语族163

四 马巴语族163

五 撒哈拉语族163

六 桑海语族163

第三节 尼日尔—刚果语系164

一 科尔多凡语族164

二 曼迪语族164

三 大西洋—刚果语族164

第四节 科伊桑语系166

一 南部非洲语族167

二 桑达韦语族167

三 哈扎语族167

第五节 澳大利亚语系167

第六节 印欧语系168

第九章 欧洲各族语言169

第一节 印欧语系169

一 凯尔特语族169

二 日耳曼语族170

三 意大利语族(罗曼语族)171

四 希腊语族172

五 阿尔巴尼亚语族172

六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173

七 亚美尼亚语族174

八 印度—伊朗语族174

九 安纳托尼亚语族175

十 吐火罗语族175

第二节 乌拉尔语系176

一 萨莫耶德语族176

二 芬兰—乌戈尔语族176

第三节 高加索诸语177

一 西北高加索(阿布哈兹—阿迪格)诸语言178

二 中北部诸语言(纳赫诸语言)178

三 东北部诸语言178

四 南高加索或卡特维尔诸语言179

第四节 巴斯克语179

第五节 突厥语179

第十章 大洋洲各族语言180

第一节 南岛语系180

一 邹语族180

二 泰雅语族180

三 排湾语族181

四 马来—玻利尼西亚语族181

第二节 巴布亚诸语言183

一 跨新几内亚语族183

二 西巴布亚语族185

三 东鸟头语族186

四 海尔芬克湾语族186

五 斯科语族186

六 孔塔里—拜拜语族186

七 阿赖(左梅河)语族186

八 安托—穆萨语族187

九 托里切利语族187

十 塞皮克—拉穆语族187

十一 东巴布亚语族187

十二 阿维拉语族188

第三节 澳大利亚语系188

第十一章 美洲本土语言189

第一节 北美洲语言189

一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190

二 纳—德内语系(上)191

三 独立海达语(下)192

四 阿尔冈基亚—里特万语系192

五 穆斯科格语系193

六 大苏语语系193

七 易洛魁语系194

八 卡多语系195

九 独立尤奇语195

十 尤曼语系195

十一 独立塞里语195

十二 波莫语系196

十三 帕莱尼罕语196

十四 沙什塔语系196

十五 独立瓦肖语196

十六 独立卡罗克语(卡鲁克语)196

十七 希卡克语系196

十八 苏布蒂亚瓦—特拉帕内克语系196

十九 特基斯特拉特克语系196

二十 约库特语系197

二十一 迈杜语系197

二十二 温图语系197

二十三 米沃尔克语系197

二十四 独立克拉马斯—莫多克语197

二十五 萨哈普廷语系197

二十六 奇努克语系197

二十七 独立钦西安语198

二十八 独立祖尼语198

二十九 基奥瓦—塔诺语系198

三十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198

三十一 凯雷斯语系200

三十二 独立库特奈语200

三十三 奇马库亚语系200

三十四 萨利什语系200

三十五 瓦卡希语系201

第二节 中美洲语言201

一 奥托—曼克亚语系202

二 托托纳克语系204

三 米克斯—佐基语系204

四 玛雅语系205

五 独立塔拉斯科语207

六 独立特基斯特拉特克语207

七 独立瓦维语207

八 独立辛卡语207

第三节 南美洲语言208

一 西北地区208

二 西部亚马孙河流域(上)209

三 西部亚马孙流域(下)211

四 北部丘陵地区211

五 安第斯山区213

六 南部丘陵地区213

七 锥状地区215

八 查科地区215

九 巴西东部216

十 亚马孙河流域中部217

十一 北部亚马孙河流域219

第十二章 民族与语言的关系222

第一节 种族与语言222

一 种族和语言222

二 民族和语言224

第二节 语言接触227

一 多语现象227

二 世界的语言接触229

三 混杂语和混合语231

四 语言消亡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