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 1
  • 唐君毅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2713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人文学术与历史文化1

中国哲学对于中国文学之一般的影响1

治中国学术应改变之几种态度14

诗人与词人——杜甫与李白20

杂论哲学24

国人对文化应改变之态度29

中国文化中之艺术精神43

写在哲学专号之前46

中国原始民族哲学心灵状态之形成49

中国原始民族哲学思想之特征61

论墨学与西方宗教精神72

中国科学与宗教不发达之古代历史的原因83

中国古代民族之凝合意识116

论中国原始宗教信仰与儒家天道观之关系兼释中国哲学之起源140

至圣先师孔子二千五百年纪念170

自然与人文179

孔孟精神186

人文主义之名义188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204

说“仁”209

中国人文世界之礼让精神——在复礼兴仁学会第十六期学术演讲会讲词212

论孔学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引义216

说言的世界与默的世界224

略释孔门言恕229

事实之意义之主观性与客观性——新亚研究所第七次学术演讲讨论会上的讲词(简录)237

艺术的独特性能——在新亚书院艺术系师生联欢会上的讲话(摘要)241

人文学的性质与目标——在新亚研究所第二十五次学术演讲讨论会上的讲词243

对《人文双周刊》的几个期望252

研究中国学术的态度——在新亚研究所所会主办学术演讲会上的讲词257

孔子诛少正卯问题重辩——兼答四近楼主附答仲简274

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283

附录:《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附录部前言316

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之地位如何形成——在孔圣堂中小学、孔圣会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词318

重申“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之原始地位”323

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的形成——在台湾师范大学演讲词328

说中国人文中之报恩精神334

民国初年的学风与我学哲学的经过344

上下与天地同流——关于中国哲学研究与治学态度答问362

人文教育373

中国教育应有之根本改造373

私立学校登记与社会人士心理381

中美文化教育之比较——游欧美讲学返港在新亚书院哲教系欢迎会上的讲词384

香港之大学教育392

对香港学生的期望400

忆南京中央大学——答台湾“中央”大学《中大青年》404

我所了解之新亚精神407

希望、警觉与心愿410

敬告新同学417

再说希望、警觉与心愿421

新亚书院之原始精神与同学们应自勉之一事426

对未来教育方针的展望——在新亚第十六次月会上的讲词430

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新亚书院一九五九年度开学典礼致词436

办学的三大义与教学的三大事——新亚书院一九五九年春季开学典礼会上讲词441

告第九届毕业同学444

新亚书院一九六○年度开学典礼讲词449

告第十届新亚毕业同学453

孔诞暨新亚十二周年校庆讲词458

《新亚文化讲座录》序461

告新亚第十一届毕业同学463

告第十四届新亚毕业同学书466

孔诞、教师节暨新亚十六周年校庆典礼讲词469

吴士选先生《农圃讲录》序472

略释“诚”“明”475

在新亚董事会欢宴吴校长、沈校长会上的讲词484

新亚二十周年校庆典礼讲词491

欢送张丕介先生498

在新亚研究所第一百一十三次月会上的发言500

新亚中学校歌503

新亚研究所之存在意义505

谈新亚与中大的教育理想——答《中大学生报》512

敬告新亚廿二届大学部及研究所毕业同学书515

新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七日新亚道别会演讲词520

校庆、孔子诞、教师节讲词536

关于“中大发展史”541

东西文化与时代问题545

中国今后所需要介绍之西洋思想545

赴《西南评论》社欢迎夷族代表宴会后之感想551

抗战之意义560

宣传民众者应有之认识——再论抗战之意义566

《理想与文化》发刊辞571

述本刊之精神兼论人类文化之前途——《理想与文化》代续刊辞573

人类罪恶之根源590

斥拉丁化中国文字运动——论中国文字拉丁化之不必要与不可能601

从纪念孔子诞辰论中国自由精神611

家庭、国家、天下之观念再建立序论616

中国民主思想之建立626

中国文化精神与其潜在力量——《中国之乱与中国文化精神之潜力》下篇631

宗教精神之伟大653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答徐复观先生书656

纪念意大利名哲克罗齐逝世660

亚洲国际社会主义者大会感言664

学术思想与民主自由——答徐复观先生667

答劳思光先生681

说西方学术著作之翻译工作686

复牟宗三先生书694

与劳思光先生论宗教书697

致谢扶雅先生论宗教书702

耶稣圣诞正名704

人与人之共同处之发现与建立708

东洋文化的优点——在日本亚洲问题研究会讲演辞713

东洋的智慧——在“丸之内”财政界集会上的讲演要旨719

人类的进步和自觉——在日本亚细亚大学讲演辞722

国人的信仰问题——从“圣诞”一词说起727

谈西方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之认识——在友联出版社学术演讲会讲辞732

关于东方人文学会741

论越南僧人之陆续自杀与人类之良心748

游韩旅思——一九六五年七月七日至十六日,在韩国汉城一旅舍中写752

致陆达诚神甫书778

在中华哲学学人联谊会上的发言781

在北大同学会“五四”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答“五四运动究竟是成功的、半成功的或失败了的运动?”783

现在这样,将来怎样?786

翻译与西方学术殖民主义796

赴意大利参加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学术会议后答问798

儒教之能立与当立801

王阳明之良知学之时代意义803

一千八百年来的中国学生运动之历史发展812

东西文化之相互“感应”之历史阶段及其特性818

在中华哲学协会第四届年会上的发言831

书生事业与中国文化834

人的存在问题与中国文化——在台北实践堂讲演辞840

在台讲学之感想854

附录:唐君毅先生谈人之尊严及民族文化861

附录:风气败坏上下争利,学者理应坚守原则865

人物纪念与书评序跋873

评许思园著《人性与人之使命》873

梁漱溟先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介绍897

《中国历代家书选》编辑旨趣(代序)902

介绍《科学思想概论》905

李源澄《诸子论文集》序909

王道《人类自救之路》再版序言912

宋著《人生的艺术》序915

钱宾四先生还历纪念916

敬悼亡友韩裕文先生920

吴在炎先生画展之感想927

张君劢先生《自唐宋迄明清新儒家思想史》书后930

悼陈伯庄先生937

《伍宪子先生政论集》序942

《伍宪子先生传记》叙944

赵蔚文先生二三事948

纪念张君劢先生八十岁辰之儒学论文专集计划缘起953

陈荣捷《中国哲学论文集》序955

《新亚国乐社演出特刊》发刊词958

熊十力先生追悼会发起词960

张君劢先生追悼会发起词961

麦著《宋元理学家著述生卒年表》序962

书萧立声先生罗汉画964

晓云法师《印度艺术》序966

敬悼张丕介先生968

悼王贯之兄971

沈燕谋董事的生平975

潘君璞先生周年祭979

《丁衍庸画集》序981

麦著《王门诸子致良知学之发展》序982

从科学与玄学论战谈君劢先生的思想987

有关方东美先生之著述二三事994

附录:论文审查及讲评997

《论孟庄老荀四家思想之言有为无为》997

《论儒家之道德哲学》999

《老子学史》1001

《朱子之理气系统》1003

十七八世纪中国礼仪问题对欧洲学人之影响10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