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银行功能重构与银行业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尹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11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银行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银行功能重构与银行业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功能视角研究银行业发展1
第一节 金融体系演化的功能视角1
一、功能视角的基本含义1
目录1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4
第二节 金融功能稳定性的历史考察7
一、提供支付服务的金融制度的变迁7
二、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制度的变迁13
第三节 传统银行的本质特征——金融功能一体化18
一、企业和市场的合约本质19
二、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合约特征21
三、银行的基本特征——金融功能一体化24
第四节 功能视角下的银行业发展25
一、戈德史密斯和Rybczynski的预测25
二、从功能视角对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初步认识28
第一节 传统银行的委托监控功能30
第二章 传统银行的融资功能分析30
一、信息不对称下的缔约成本31
二、银行投资分散化与委托成本的性质35
三、融资成本的比较静态分析37
四、银行委托监控功能是必须的吗?38
第二节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担功能41
一、最优流动性风险分担41
二、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担及多态均衡46
三、基本模型的讨论及修正48
四、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担功能不可替代吗?52
第三节 传统银行的信息生产功能53
一、经济环境54
二、核心均衡的定义56
三、核心均衡配置的性质58
四、实现核心均衡配置的银行制度61
五、市场为什么不能实现核心均衡配置63
六、银行总是最优的吗66
第三章 传统银行的支付功能分析69
第一节 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69
一、经济环境70
二、均衡71
三、银行作为债务的清算所73
四、非得要银行吗76
第二节 电子货币与及其挑战77
一、电子货币的界定77
二、电子货币极大地改善了支付体系的效率79
三、电子货币对现行支付体系的挑战80
第三节 现代自由货币理论84
一、自由货币理论的复兴85
二、单一基础货币的自由银行业理论86
三、竞争性基础货币理论89
四、新货币经济学——无基础货币的竞争性支付体系92
第四节 支付制度的发展方向98
一、电子货币的初级形态与自由银行业理论98
二、电子货币与金融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证券化可能实现新货币经济学的世界99
第四章 传统银行业的特殊性103
第一节 传统银行的金融功能一体化及其起源103
一、传统银行业的功能一体化103
二、传统银行功能一体化的起源106
第二节 Calomiris和Kahn对银行功能一体化的解释110
一、单存款人模型111
二、合约结构113
三、多存款人模型116
第三节 Flannery对银行功能一体化的解释119
一、债务与企业的投资扭曲119
二、对传统银行的含义123
第四节 Diamond和Rajan对银行功能一体化的解释127
一、基本框架129
二、资源配置失效及其原因132
三、传统银行可以克服资源配置失率136
第五节 Kashyap、Rajan和Stein对银行功能一体化的解释137
一、模型设定138
二、模型求解139
三、活期存款变化的动态特征142
第五章 分离传统银行的金融功能147
第一节 对功能分离的早期探讨147
第二节 20世纪对支付功能与融资功能分离继续探讨150
一、西蒙斯对功能分离的论述150
二、弗里德曼的100%储备银行建议151
三、当代对支付功能与融资功能分离兴趣的复兴153
第三节 功能分离的理论条件:信息对称与完全合约155
第四节 功能分离的现实条件:金融市场的发展159
第五节 分离的支付机构——货币市场基金161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合约结构及支付安排162
二、货币市场基金对挤兑的免疫性165
三、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在支付功能方面的比较166
第六节 分离传统银行业功能的金融创新168
第六章 全球范围内传统银行业的收缩173
第一节 美国传统银行业务的收缩173
一、美国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的资产份额收缩173
二、美国传统银行业融通的资金比例下降175
三、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179
四、传统银行业务盈利性的下降181
五、美国传统银行业务衰落的直接原因182
第二节 欧洲国家传统银行业的收缩185
一、传统银行业融通的资金份额不断收缩185
二、传统银行业务盈利性的不断下降187
第三节 日本逐步放弃传统主银行体系190
一、日本主银行体系的渊源193
二、日本传统银行业——主银行体系成功的原因194
三、主银行体系发挥作用的条件198
四、经济环境变化使得日本最终放弃主银行体系200
第四节 传统银行业与东南亚金融危机204
一、传统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205
二、国际银行贷款的高度波动性207
第七章 传统银行业的转型212
第一节 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212
第二节 表外业务的发展及功能重组实质218
一、表外业务的界定218
二、表外业务的发展220
三、表外业务对金融功能的重组228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232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233
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240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与效率242
一、资产证券化是融资过程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243
二、资产证券化是传统银行金融功能的分解与重新组合245
三、资产证券化是传统银行转型的方向之一250
四、资产证券化经济效率252
第八章 银行业的未来259
第一节 银行业是否存在未来259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新型金融中介263
第三节 引导传统银行业转型的金融管制战略——功能性管制268
一、金融中介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的动态关系268
二、功能性管制270
第四节 混业经营:国际性趋势272
一、美国混业经营格局的形成274
二、金融业购并——走向混业经营的路径279
三、混业经营趋势的实质:给予传统银行业平等发展的空间282
第五节 传统银行业转型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286
一、突破分业经营格局,引导商业银行的转型287
二、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发展表外业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