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种子生理的研究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种子生理的研究进展
  • 徐是雄,唐锡华,傅家瑞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13339·20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种子生理的研究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种子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唐锡华1

一、受精前后胚珠与胚囊的生理变化1

二、受精过程的生理4

1.花粉与雌蕊的识别4

2.受精的过程9

3.受精前后雄配子的结构及其与雌配子的融合10

三、受精的不亲和性及其克服的可能途径14

1.受精不亲和性的种类及发生的时期、位置和生理原因14

2.关于受精不亲和的几种主要假设19

3.克服不亲和障碍的可能途径21

四、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26

1.种胚分化发育的进程27

2.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及一些生理变化规律33

参考文献61

第二章 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研究现状 傅家瑞64

一、种子活力及其重要性64

二、影响种子活力变化的几个问题69

1.种子发育条件与种子活力的形成69

2.种子的干燥77

3.“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s)的特性81

1.种子萌发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86

三、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86

2.劣变种子大分子合成的变化97

3.在萌发初期DNA修复之发生109

四、种子活力与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116

1.正常种子中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16

2.劣变种子中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18

五、种子活力与萌发初期的代谢变化122

1.代谢与ATP的变化122

2.内源激素(乙烯)的变化127

3.多胺等物质与种子衰老的关系131

1.播前预处理的效果和依据132

六、提高种子活力的实践及其理论基础132

2.种子的鉴别148

参考文献150

第三章 种子发芽抑制物和促进物及其作用机理 黄学林 傅家瑞166

一、发芽抑制物质166

1.氢氰酸167

2.氨167

3.芥子油168

4.有机酸168

5.醛类169

6.香豆素类170

7.ABA(脱落酸)172

8.一些短链的脂肪酸176

二、发芽促进物质180

1.植物激素的发芽促进作用及发芽的三因子学说183

2.壳梭孢素(Fusicoccin)和Cotylenins201

3.氰化物和呼吸抑制剂的发芽促进作用及种子萌发的戊糖磷酸途径(PP途径)假说203

4.含氮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脲等211

5.含硫氢基的化合物214

6.其它:一些气体如CO2,N2,O2,H2O 2和有机溶剂等的发芽促进作用214

参考文献219

第四章 树木种子休眠生理及其破除途径 史忠礼226

一、树木种子休眠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226

二、树木种子休眠的原因227

1.种(果)皮的限制228

2.胚休眠232

3.萌发抑制物质的影响237

4.诱导休眠(次生休眠)239

三、破除种子休眠的途径241

1.打破种(果)皮的限制241

2.促进种子的后熟246

3.去除妨碍萌发的抑制物质249

4.照光250

5.热震荡251

四、种子休眠的机理251

1.代谢活性252

2.氧化途径255

3.激素调节学说255

4.光敏素258

5.操纵子学说259

参考文献260

第五章 禾谷类种子萌发时胚乳、糊粉层和盾片细胞的变化 徐是雄 陈庆让266

一、燕麦种子细胞的形态变化266

1.糊粉层细胞266

2.盾片细胞269

3.胚乳细胞271

二、燕麦蛋白体内蛋白质的变化272

三、燕麦种子内酶的形成和分泌274

1.组织化学定位方面的研究275

2.酶分泌或渗出细胞的机制276

3.糊粉层和盾片细胞同工酶的变化279

四、α-淀粉酶在大麦种子内的形成和变化279

1.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280

2.细胞水平的研究进展280

3.组织水平的研究进展281

五、过氧化物酶在小麦种子内的分布和变化283

参考文献284

图版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