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营经济投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森木,程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25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私营经济-投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营经济投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内容提要1
总报告:民营经济投资研究1
一、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民营经济的定义1
二、民营经济的实力究竟有多大?2
(一)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3
(二)狭义民营经济投资实力——一个保守的推算11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并有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13
(一)混合所有制是打破单一所有制而出现的一种所有制类型13
(二)混合所有制使不同所有者的资产融合并社会化占有和使用14
(三)混合所有制的优越性15
(四)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判断并行不悖16
四、继续加快民营经济全面介入一般竞争领域的进程17
(一)分工的逻辑依据——各自现实的不可替代性19
(二)我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分工现状25
(三)民营经济份额变动预测29
五、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和宏观管理模式调整31
(一)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31
(二)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后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36
分报告一:民营经济究竟有多大实力54
一、民营经济的贡献份额54
二、民营经济的资产规模55
三、民营经济广泛参与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领域生产活动57
四、民营经济的年度投资能力58
(一)自有投资资金规模58
(二)债务融资能力判断59
(三)年度投资(总)能力59
五、推算中引发的几点想法与启示60
(一)民营经济投资潜能和潜在实力的扩张来自——资本效率与投资效率60
(二)民营经济投资增速高于国有经济的势头还将持续61
(三)金融资源错配61
分报告二: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特征及趋势分析67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67
(一)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67
(二)民营经济的周期波动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走势70
(三)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活力73
(四)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有所扩展,但行业取向仍显单一74
(五)民营经济投资更多依赖自筹资金76
二、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79
(一)民营经济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创新79
(二)民营经济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波动性81
(三)民营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83
(四)民营经济需要正确的引导与监督85
三、民营经济未来发展趋势86
(一)民营投资的比重还将继续上升86
(二)民营经济将与其他经济相互融合,向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87
(三)民营经济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88
分报告三: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制度调整91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91
(一)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方面取得的进展91
(二)民营企业融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94
(三)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95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原因98
(一)现有间接融资体制的缺陷98
(二)现有直接融资体制的缺陷101
(三)有关结论103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应从制度建设入手105
(一)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金融机构106
(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发展多层次、多品种资本市场108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民营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112
分报告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互补关系的研究116
一、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互补关系形成的内容与原因116
(一)市场与资金的互补117
(二)经营与效率的互补117
(三)功利与公益的互补118
(四)存量与增量的互补118
二、当前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的产业评价119
(一)关于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等级评价标准119
(二)当前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的基本状况120
(一)资产混合管理体制: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的第一种排斥力129
三、民营经济补充(参与)国有经济的体制、政策障碍129
(二)行政垄断封闭体制: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的第二种排斥力130
(三)市场准入机制障碍:民间资金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的第三种排斥力131
(四)民营自身实力不足:民间资金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的第四种排斥力132
(五)投资权益保护缺位:民间资金对国有经济补充关系的第五种排斥力133
四、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关系的设定133
(一)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消费特征来决定补充关系范围(简称产品标准)133
(二)根据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特征来决定补充关系范围(简称项目标准)136
(三)根据资产存量再配置的难度来决定补充关系范围(简称企业 标准)139
五、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关系的实现途径分析141
(一)实现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关系的各种途径综述141
(四)通过合同承包与租赁等途径142
(二)通过政府服务的途径142
(三)通过政府出售的途径142
(五)通过特许经营的途径143
(六)通过政府补助与凭单制的途径143
(七)通过股份制改造的途径为国有与民营经济建立互利关系143
六、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关系的若干重点产业板块分析146
(一)发展基础设施领域民营经济补充国有经济的关系146
(二)发展社会事业领域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补充关系150
(三)在金融保险领域发展民营资本补充国有资本关系153
分报告五:城市基础设施与民间资本156
一、城市基础设施:民间资本的广阔天地157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157
(二)城市化对基础服务的巨大需求159
二、民间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进展161
(一)有限政府的作为:浙江以民间资本为主162
(二)强势政府的作为:上海民间资本后发优势165
(三)中西部地区:以改革开放促基础服务投资167
三、民间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与对策170
(一)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利益集团中梗阻171
(二)亟须从项目审批制度走向特许权经营制度172
(三)价格的确定与调整应走向制度化、透明化176
(四)政府对投资回报率要有清醒的认识181
(五)政府信用风险大大高于市场风险188
(一)国外特许权经营制度一瞥191
四、特许权经营法规借鉴191
(二)北京市特许权经营法规剖析193
分报告六:民间投资的新亮点——民办教育200
一、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200
(一)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200
(二)民办教育的结构205
(三)民办教育的形式208
二、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219
(一)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219
(二)制约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主要因素221
(一)充分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与作用226
三、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教育领域的政策思考226
(二)有效的制度与投资环境231
分报告七:关于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研究238
一、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寻求农业发展的新转机238
二、我国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特征与分析240
(一)民营农业企业产业资本的积累与成长240
(二)民营非农企业产业资本探索性投资农业245
(三)民间资本通过证券市场投资农业247
三、当前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问题和对策248
(一)企业微观层面: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受到约束249
(二)环境中观层面:环境不优制约企业创业和成长250
(三)政策宏观层面:政策不合理与政策落实不到位251
四、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前景预测与对策思路252
(一)改革体制,让农民自己成为农业企业化的主体253
(二)统筹规划,进行农业产业引导和经济信息服务253
(三)金融创新,引导社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的发育254
(四)落实政策,加强对上市公司和各类企业的监管255
分报告八: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管理256
一、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后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256
(一)随着“花自己钱”的投资者成为投资主体,将会内生地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性和效率256
(二)随着市场配置份额加大,国民经济的调整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调整成本显著降低258
(三)随着民营经济份额的扩大,计划经济制度固有的“短缺”特征显著减少258
二、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需要调整259
(一)政府调控对象和调控环境变化——面对有财产权保护的利益独立的企业主体259
(二)一些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效用下降260
三、民营经济发展还需要什么262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已不存在263
(二)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投资体制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63
(三)现阶段,“国民待遇”问题仍然影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264
(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阻碍民营经济的发展265
四、政策建议267
(一)明确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创造更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267
(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施投资宏观调控269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270
(四)不再按所有制设立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进行相应的职能划分270
(五)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271
调查报告: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272
一、广西经济发展明显受到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拖累和制约272
二、广西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275
三、广西一行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281
附录一:民营经济的实力“资本产出法”推算说明286
一、民营经济的规模判断286
(一)民营经济工业产出规模与资产规模287
(二)民营经济建筑业规模289
(三)民营经济第三产业产出规模推算290
(四)民营经济的农业产出规模293
(五)民营经济产出贡献及资产规模推算结果295
(一)自有投资资金的来源与规模297
二、民间资本年度投资能力297
(二)民营经济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能力判断299
(三)年度投资(总)能力299
附录二: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投资方式分析300
一、实行“民有民营”,填补国有经济留下的分工空白300
(一)模式类型300
(二)综合评价302
二、民营经济接受国有产权的整体转让303
(一)模式类型303
(二)综合评价304
(一)模式类型305
三、民营资本控股投资与多种经营机制相结合305
(二)综合评价306
四、民营经济投资参股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307
(一)模式类型308
(二)综合评价309
五、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合资合作办新建企业311
(一)模式类型311
(二)综合评价313
六、委托民营企业经营 提高公共部门投资效率314
(一)模式类型314
(二)综合评价317
七、结论318
参考文献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