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 shape better character of urban public spac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 shape better character of urban public space
  • 周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7530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市政工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 shape better character of urban public spac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的意义1

1.1.1 城市发展的需要1

1.1.2 城市规划实践的需要4

1.1.3 学科发展的需要5

1.2 核心概念7

1.2.1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the character of urban public space)7

1.2.2 规划控制与引导(planning control guide)8

1.3 研究基础9

1.3.1 理论基础9

1.3.2 现实基础10

1.4 研究框架11

1.4.1 研究态度11

1.4.2 研究目标12

1.4.3 研究方法12

1.4.4 研究思路13

第二章 理论基础15

2.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理论15

2.1.1 古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思想15

2.1.2 不同研究取向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理论21

2.1.3 不同理想追求的城市设计理论28

2.1.4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观点30

2.2.1 环境认知理论32

2.2 环境行为相关理论32

2.2.2 行为动机理论34

2.3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36

2.3.1 经济学理论37

2.3.2 法学理论43

2.3.3 公共行政理论50

2.4 本章小结54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认识55

3.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55

3.1.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概念56

3.1.2 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的概念62

3.1.3 城市空间概念体系63

3.2.1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子系统64

3.2 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与属性64

3.2.2 城市公共空间是具备承载使用活动功能的物质空间66

3.2.3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体验城市的主要领域66

3.2.4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资源67

3.2.5 城市公共空间是拥挤性公共物品67

3.3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68

3.3.1 不同存在方式的城市公共空间68

3.3.2 不同使用方式的公共空间69

3.3.3 不同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69

3.3.4 不同功能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70

3.4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模式71

3.3.5 其他分类71

3.5 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72

3.5.1 人的视觉机能72

3.5.2 公共空间要素的色彩74

3.5.3 空间界面与视觉界面75

3.5.4 环境认知模式76

3.5.5 不同主体的认知差异77

3.6 本章小结80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和需求82

4.1 需要与需求的区分82

4.2 市民(使用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83

4.2.1 基本需要84

4.2.2 不同群体的需要87

4.3 城市开发决策主体(提供者)的需要92

4.3.1 政府的需要92

4.3.2 开发商的需要93

4.3.3 规划师的需要94

4.4 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95

4.4.1 城市活动对公共空间的需求95

4.4.2 城市发展对公共空间的需求97

4.4.3 城市生态对公共空间的需求97

4.5 本章小结98

5.1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概念与内涵99

第五章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及其评价99

5.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基础101

5.2.1 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及其分类101

5.2.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103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价方法105

5.3 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水平评价107

5.3.1 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07

5.3.2 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水平评价标准109

5.3.3 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水平现状评价与分析113

5.4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21

5.4.1 支持使用活动123

5.4.2 形象认知134

5.4.3 运行保障147

5.5 典型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与分析(以上海为例)150

5.5.1 上海市人民广场支持使用活动方面品质评价与分析150

5.5.2 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支持使用活动方面品质评价与分析152

5.5.3 浦江两岸滨水公共空间形象认知方面品质评价与分析155

5.6 本章小结159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中城市规划的作用分析161

6.1 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161

6.1.1 城市开发162

6.1.2 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171

6.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与维护173

6.1.4 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模式173

6.2.1 已有的关于城市规划作用的论述179

6.2 城市规划的本质属性179

6.2.2 城市规划的本质属性180

6.3 我国城市规划干预城市开发的法理分析183

6.3.1 城市规划干预的主体及其权力183

6.3.2 城市规划干预的公共价值领域184

6.4 城市规划在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作用分析187

6.4.1 城市规划体系188

6.4.2 城市规划发挥作用的法定程序与过程192

6.4.3 城市规划的制定:获得规范功能193

6.4.4 城市规划的实施:规范作用的发挥195

6.5 本章小结196

7.1.1 控制的概念197

第七章 规划控制的解析197

7.1 控制的基本认识197

7.1.2 实施控制的条件198

7.1.3 实施控制的主要环节198

7.1.4 控制系统198

7.2 规划控制系统199

7.2.1 规划控制的定义199

7.2.2 规划控制系统200

7.2.3 规划控制的目标202

7.2.4 规划控制内容的表现形态203

7.2.5 规划控制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205

7.3.1 规划控制主要环节与城市开发主要环节的对应问题206

7.3 我国规划控制的现实困惑206

7.3.2 规划控制的法律对象问题207

7.3.3 实施规划控制中的公众参与问题208

7.3.4 规划控制内容的可操作性问题209

7.4 规划控制的法律对象210

7.4.1 规划控制涉及的物权问题210

7.4.2 规划控制的法律对象及其层次213

7.5 本章小结214

第八章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技术与方法216

8.1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216

8.1.1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216

8.1.2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控制目标与策略217

8.1.3 总体阶段城市公共空间控制内容及其表达218

8.2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220

8.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与内容220

8.2.2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控制目标222

8.2.3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控制的内容222

8.2.4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控制内容的表达231

8.3 城市设计研究237

8.3.1 认识城市设计237

8.3.2 城市设计的专业内涵244

8.3.3 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的作用248

8.3.4 城市设计目标的专业理解:设计评价标准249

8.3.5 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253

8.4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256

8.4.1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的概念与分类257

8.4.2 需要引导的公共空间要素257

8.4.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元素258

8.4.4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的逻辑框架260

8.4.5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的制定260

8.5 本章小结261

第九章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相关法规制度263

9.1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资金保障的法规与制度263

9.1.1 公共空间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政策与相关制度263

9.1.2 规范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空间建设的法规制度264

9.2.1 空间权利制度的意义267

9.2 空间权利制度设想267

9.2.2 美国区划(Zoning)的原理268

9.2.3 空间权利制度的内涵270

9.2.4 我国《城市规划法》相关条文的修正建议273

9.3 实施规划控制的法规制度275

9.3.1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的法规制度275

9.3.2 城市规划实施的法规制度279

9.4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288

9.4.1 公众参与的作用288

9.4.2 公众参与的“梯子”理论289

9.4.3 我国公众参与规划的现状分析289

9.4.4 我国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序分析290

9.5 本章小结292

第十章 实施规划控制的行政机制294

10.1 城市规划是政府职能的理解294

10.1.1 政府职能的含义294

10.1.2 城市规划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295

10.2 国家行政体制与城市规划的权力296

10.2.1 城市规划的权力296

10.2.2 国家行政体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权力298

10.2.3 城市政府行政体制的制约299

10.2.4 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体制(条)的制约301

10.3 城市规划局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机制302

10.3.1 城市规划局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类型302

10.3.2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303

10.4 城市规划局的内部行政体制305

10.4.1 市、区两级规划行政体制305

10.4.2 与规划行政权相对应的机构设置306

10.4.3 城市规划行政权下放的思考307

10.5 城市规划管理队伍的管理效能307

10.5.1 规划管理人员的行政心理308

10.5.2 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308

10.5.3 规划管理技术309

10.5.4 高效的规划管理队伍310

10.6 本章小结310

第十一章 结语:建设有效的规划控制系统312

参考文献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