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松榆斋百记 人类文明交往散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树智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1976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松榆斋百记 人类文明交往散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弁言:秋华春实——一本关于文明交往问题笔记的诞生1
松榆斋百记1
一、松榆斋初记1
二、读书和写作6
三、写作的动机8
四、羊年善美谈12
五、老年和青年的哲理17
六、生活有度19
七、有感于中国篮球最欠缺的是“篮球哲学”22
八、人死观问题补议24
九、癸未秋居京华松榆斋(六行诗三首)30
十、计算机之父和《国富论》的颠覆者31
十一、文明冲突中的两个极端倾向33
十二、文明交往追求“交而通”,反对“交而恶”34
十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36
十四、“文”字为最早的汉字39
十五、交往互动性的核心是开放的自觉性40
十六、文化的本质46
十七、文明交往的时代特征47
十八、理性思维49
十九、审美思维51
二十、理论视角53
二十一、民族主义与宗教的极端性55
二十二、波斯诗圣菲尔多西的文本光环60
二十三、对话交往哲理63
二十四、阿拉伯智星爱德华·赛义德的陨落64
二十五、伊朗希林·伊巴迪的对话观与女权观72
二十六、著书和读书73
二十七、交流使科学增加活力74
二十八、伊本·赫勒敦的经济思想77
二十九、《无赖国家》与“变形帝国”78
三十、杂论全球化82
三十一、全球政府与民族国家84
三十二、全球化的忧思87
三十三、不同文明之间交往中的福山型人物89
三十四、对外交往中不要忘了自身的文化92
三十五、罗素的公民教育观95
三十六、文化自觉96
三十七、经济利益与对外交往99
三十八、交往催化智慧的有趣个案100
三十九、战争深层的不同文明交往观104
四十、极端主义的危害105
四十一、全球治理与实力108
四十二、横观历史111
四十三、《十字架与新月》的误解112
四十四、美国文明的恐惧病113
四十五、两个世界的两种危机116
四十六、伊朗官方的政治宗教观119
四十七、什叶派与伊朗布维希王朝119
四十八、北周和隋代袄教文化交往二例121
四十九、七圣刀与袄教关系一解124
五十、茅盾译文后记的开放品格126
五十一、文史学人之梦128
五十二、商界的警语、寓言和口号132
五十三、人死观补议的补议133
五十四、印第安文明的衰落136
五十五、漫想陕西大荔神奇的沙苑子139
五十六、博士学位论文三层次说141
五十七、学派源于科学思想143
五十八、徐霞客与自然环境的交往要旨145
五十九、文史学人坚持学术个性之难145
六十、西方文明与欧洲文明147
六十一、世界文明八百年周期说149
六十二、文史之旅151
六十三、地区史的学术传统151
六十四、《书路鸿踪录》漏掉的代题词152
六十五、大众读物序论补153
六十六、人论与史学、文学153
六十七、文明的传承与传播155
六十八、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156
六十九、《地中海史》的启示159
七十、语言的交往价值161
七十一、拜占廷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特征163
七十二、布罗代尔的历史教材观164
七十三、罗伯特·拜伦的塞浦路斯游记167
七十四、巴米扬的大佛像——多文明融合的主题170
七十五、拜占庭与塞浦路斯岛172
七十六、时间的历史学174
七十七、地理位置是文明的坐标175
七十八、文明交往是历史深层上的运动177
七十九、16~19世纪塞浦路斯的外部交往178
八十、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180
八十一、“发生”的世界182
八十二、生态文明交往的自觉182
八十三、从伊斯兰生态文明看文明交往的整体性184
八十四、伊朗——两个体系的矛盾者188
八十五、环境与历史190
八十六、汉语的四重奏191
八十七、21世纪文明交往的关键词192
八十八、《Tea of Two》:死亡问题的无奈194
八十九、文明交往中的输出和输入195
九十、“东方问题”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持续冲突196
九十一、中东权力更迭的不同政治文明交往形式197
九十二、战争与文明交往199
九十三、斯特拉奇的传记风格201
九十四、论制度文明202
九十五、“永恒利益”新解207
九十六、罗丹的雕塑《神之手》及其影响209
九十七、梅尼禅诗联想212
九十八、文明交往话寒山216
九十九、小议学术界三事218
一○○、面向太阳的审美自觉222
附录一:松榆斋文选226
一、飞鸿情韵226
二、树影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230
三、奈保尔和茱帕·拉依丽——文化寻根的不同类型232
四、从“三之”活动看文史研究馆工作的特点234
五、论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交往问题240
六、论中东民族与宗教交往问题250
附录二:《悠得斋笔记》选录271
一、序言和后记271
二、坚持自我272
三、个体自由272
四、五不足恃273
五、蒙田和爱默生的读书观274
六、全球性文明交往话题:移民作家群275
七、美的历史276
八、当代和思想:历史的主体性278
九、爱默生的“自立”主张279
十、科技文化的新视角280
十一、语言不只是符号281
十二、胡适笔记补282
十三、全球化与国家的作用284
十四、川端康成论个性285
十五、庞德的诗285
十六、伽利略临终遗言286
十七、语言文字的交往与理解286
十八、巴赫金的“大对话”哲学288
十九、大雁情289
二十、宗教与文化290
二十一、无根人和心灵冲突291
二十二、文学三大母题反映交往文明化程度292
二十三、想起《责任原则——论技术文明的伦理》293
二十四、历史的意义294
二十五、历史学家的人格和良知295
二十六、狐狸后面跟的是什么?295
二十七、什么是制度296
二十八、问题意识的“度”297
二十九、真298
三十、唐诗咏雁诗句选录299
三十一、雁趣302
三十二、论传统304
三十三、论正义305
三十四、文明交往的追踪和比较306
三十五、中西近代初次文化交往的宗教形式307
三十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309
三十七、两个隔离墙310
三十八、现代性311
三十九、影响与关联312
四十、思想的三种变形314
四十一、吴大猷的科学观315
四十二、欧洲文明的源头317
四十三、善意和宽容318
四十四、精神财富319
四十五、杜威的“交往生活”理论320
附录三:彭树智自传&彭树智327
跋:文明交往散论补记331
一、文明交往研究的范围332
二、新老帝国之间的交往333
三、交往铸造城市335
四、文明交往中的国族问题337
五、步入历史深处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