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作品分析与创作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贞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6615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246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音乐评论-高等学校-教材;音乐创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乐作品分析与创作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音乐语言的基本表现要素1
引言1
第一节 旋律线2
一、旋律线的定义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二、旋律线的音程关系4
三、旋律线的进行方向8
四、旋律线的类型9
五、隐伏声部14
六、旋律线的高潮14
习题一16
第二节 节奏、节拍16
一、节奏的定义16
二、节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6
三、节奏的一般表情作用18
四、节奏型21
五、节奏分析原则26
六、高潮形成中的节奏形态26
七、声乐作品中的节奏特点27
八、节拍的定义及一般作用27
九、散板与变节拍27
习题二32
第三节 调性32
一、调性的定义和一般作用32
二、调式的功能与色彩33
三、调高的功能与色彩40
四、调性的变换43
五、调式外变化音的表情作用55
习题三57
第四节 速度58
一、速度的定义58
二、速度的一般表情作用58
三、速度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速度设计60
四、速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2
第五节 力度62
一、力度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62
二、力度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63
第六节 音区64
一、音区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64
二、音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4
三、音区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65
第七节 音色67
一、音色的构成因素67
二、音色的分类67
三、音色的一般表情作用68
第八节 演奏(唱)法71
一、演奏(唱)法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71
二、演奏(唱)法分类71
三、演奏(唱)法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73
习题四75
第九节 和声75
一、和声的表现因素76
1.和声的功能76
2.和声的色彩78
3.和声的紧张度81
4.和声的节奏83
5.和声的组合(和声语汇)86
二、和声的陈述类型95
1.呈示型和声陈述96
2.展开型和声陈述97
3.再现型和声陈述99
4.结束型和声陈述100
5.连接型和声陈述102
6.导引型和声陈述103
三、和声布局与曲式结构原则的关系105
1.呼应原则的和声布局105
2.三部性原则的和声布局107
3.起承转合原则的和声布局107
4.回旋原则的和声布局110
5.变奏原则的和声布局116
习题五125
第十节 织体126
一、织体的定义、作用与分类126
二、单声织体126
1.单声部独奏126
2.八度齐奏131
3.八度分解式齐奏131
4.加花齐奏132
三、多声织体之一——主调织体132
1.主调织体的纵向结构层次137
2.主调织体的音型149
3.主调织体的音层与声部的增减175
4.主调织体的横向结构183
四、多声织体之二——复调织体189
1.对比复调织体189
2.模仿复调织体199
3.对比复调加模仿复调的综合织体210
五、多声织体之三——支声织体212
1.装饰变化式213
2.长音分枝式214
3.同步进行式215
六、多声织体之四——综合织体215
1.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的综合216
2.复调织体与支声织体的综合220
3.主调织体与支声织体的综合221
4.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的横向综合222
七、织体的整体布局223
1.织体整体布局的艺术原则223
2.织体整体布局的依据231
3.高潮中的织体设计252
习题六252
第二章 音乐的主题254
第一节 音乐主题的作用、特征与形成254
一、主题的作用254
二、主题的特征254
三、主题的形成255
第二节 音乐主题的构造259
一、主题的数量259
二、主题的规模与内部结构262
三、主题因素与主题核心266
第三节 音乐主题的类型267
一、情绪性主题267
二、描写性主题270
三、情绪性与描写性之间的中介性主题273
第四节 音乐主题实例分析273
习题七278
第三章 主题进程及其发展手法279
第一节 主题发展的过程279
第二节 点题阶段的手法285
一、开门见山法285
二、背景引导法285
三、主题核心材料导入法285
第三节 承题阶段的音乐发展手法287
一、主题材料保持较多、变化较少的发展法287
1.重复法287
2.迭奏法290
3.变奏法293
4.模进法318
5.紧收法323
6.宽放法325
二、主题材料保持较少、变化较多的发展法330
1.扩充法330
2.补充法333
3.减缩法334
4.改头换尾及合头合尾法337
5.承递法344
6.溯型法346
7.倒影法349
8.逆行法350
9.剪裁法354
10.引伸法362
11.贯穿法364
第四节 对题阶段的发展手法368
一、更新对比法368
二、并置对比法371
第五节 结题阶段的手法375
一、有再现结题法376
1.原形再现376
2.变化再现378
3.材料综合再现394
二、无再现结题法402
习题八406
第四章 音乐作品的整体构思407
第一节 音乐的结构407
一、乐逗408
习题九411
二、音乐的基础结构411
1.基础结构的类型及其区分原则411
2.乐句的基本类型413
3.乐段的基本类型415
习题十418
三、音乐的曲式结构419
1.曲式各部分的基本特点和作用419
2.曲式各部分在功能分工和相互关系上的艺术原则420
3.曲式的定型化及分类、曲式图式标记法422
4.各种常见定型化曲式的基本特点及其曲式图式423
习题十一429
第二节 音乐的陈述与写法类型431
一、呈示型陈述与写法431
二、展开型陈述与写法432
三、再现型陈述与写法439
四、连接型陈述与写法457
五、导引型陈述与写法458
六、结束型陈述与写法464
习题十二471
第三节 主题材料发展的布局471
一、核心音调或核心音型的贯穿发展472
二、主题的呈示与展开477
三、主导主题的贯穿发展487
四、各主题间在音调材料上的有机联系496
习题十三502
第四节 调性布局503
一、调变换的作用503
二、调性布局的主要因素和手段523
1.调变换的方式523
2.新调使用的时间和长度536
3.调关系的远近539
4.调变换的功能方向540
5.新调使用的多少541
6.新调所处的曲式部位542
7.各调间密度的安排548
8.调变换时各调出现的顺序549
三、调性布局实例分析556
第五节 起伏与高低潮布局560
一、起伏与高低潮布局的重要意义和形成因素560
二、起伏高低潮的整体布局与局部布局在形成手法方面的区别560
三、设计起伏与高低潮布局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561
四、乐曲起伏与高低潮布局的实例分析561
习题十四571
结语572
附录 分析作品索引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