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材加工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材加工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783006.jpg)
- 李向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582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中药加工-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材加工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药材加工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第二节 中药材加工的起源与沿革1
目录1
前言1
绪论1
第三节 中药材加工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3
第一节 中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6
第一章 中药材的采集与收获6
上篇 总论6
一、选择有效成分含量积累的高峰期7
第二节 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的选择与确定7
二、依药用部位有效成分总量最大值8
一、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和副作用10
第一节 中药材加工炮制的目的与意义10
第二章 中药材加工炮制学的理论基础10
二、有利于贮藏、保持有效成分、保证疗效12
四、改变药物的性能,适应中医的临床应用13
三、便于有效成分煎出,增强药物疗效、有利制剂13
一、对含苷类药材的影响15
第二节 中药材加工炮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15
五、纯净药材,去掉非药用部位与杂质15
三、对含挥发油类药材的影响16
二、对含生物碱类药材的影响16
六、对含无机盐类药材的影响17
五、对含鞣质类药材的影响17
四、对含有机酸类药材的影响17
九、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材的影响18
八、对含树脂类药材的影响18
七、对含油脂类药材的影响18
第三节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药材质量的影响19
十、对含糖类药材的影响19
第四节 中药加工炮制对制剂的影响21
第五节 中药材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22
第六节 中药传统制药的原则与方法23
一、生熟理论24
第七节 中药加工炮制的理论基础24
二、药性理论26
二、净制的基本方法与工艺设备28
一、净制的目的28
第三章 中药材净制的基本方法及工艺设备28
第一节 净制的基本方法与工艺设备28
一、喷淋法33
第二节 药材的清洗方法33
一、滚筒式清洗机34
第三节 常用的洗药机械及其应用34
二、刷洗法34
三、涮洗法34
四、淘洗法34
二、旋转式清洗机35
四、传动式高压水清洗机36
三、摇摆式清洗机36
一、新鲜药材的切制38
第二节 新鲜药材的切制方法与工艺设备38
第四章 中药材切制的方法与工艺设备38
第一节 药材切制的目的38
一、切制前的处理与工艺设备39
第三节 干燥药材的切制方法与工艺设备39
二、切制方法与工艺设备39
四、切制方法与工艺设备41
三、药材软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工艺设备41
二、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41
第四节 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45
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46
二、影响药材干燥的因素47
一、干燥原理47
第五章 中药材、饮片干燥的方法与工艺设备47
第一节 中药材、饮片干燥的机理47
一、自然干燥48
第二节 中药材、饮片干燥的方法与工艺设备48
二、人工干燥与工艺设备49
四、沸腾干燥54
三、真空干燥54
五、喷雾干燥56
一、冷冻干燥57
第三节 现代干燥技术与设备57
二、红外干燥与远红外干燥59
三、微波干燥60
四、高频电流干燥61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62
第一节 中药材加工炮制方法的分类62
第六章 中药材加工炮制的分类、基本方法及辅料6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分类法63
二、三类和五类分类法63
一、炒法与工艺设备64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方法及辅料简介64
四、以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64
五、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64
二、炙法与工艺设备70
三、煅法与工艺设备75
四、蒸、煮、燀法与工艺设备77
五、复制法与工艺设备78
六、发酵、发芽法与工艺设备79
七、制霜法80
八、其他制法81
二、人参标准提取物的研究84
一、人参有效成分的研究84
中篇 各论84
第七章 人参的加工技术84
第一节 人参化学成分与质量84
第二节 人参加工的原理85
一、鲜人参、生晒参和红参中成分的比较86
二、人参加工对有效成分的影响87
三、人参加工对药理作用的影响91
一、不同采收期对成品人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93
第三节 影响人参加工的产量与质量的因素93
三、全须加工和下须加工对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97
二、鲜人参加工前的贮藏条件对成品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97
一、人参加工厂的设备与工具98
第四节 人参的加工技术98
四、不同栽培方式对加工红参质量与产量的影响98
二、红参的加工技术99
二、成品红参产生酸味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103
一、蒸参时根裂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103
第五节 红参加工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103
三、红参绵软不坚实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104
第六节 红参的精加工技术105
四、干浆参和白皮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105
第八节 糖参的加工技术107
第七节 生晒参的加工技术107
二、白干参的加工技术109
一、大力参的加工技术109
第九节 其他几种成品参的加工技术109
四、掐皮参的加工技术110
三、皮尾参的加工技术110
六、罐藏鲜人参的加工技术111
五、冻干参的加工技术111
第十节 人参的包装与贮藏113
第十一节 人参的现代研究114
一、化学成分119
第一节 西洋参的加工技术119
第八章 根与根茎类药材的加工技术119
二、采收与加工120
一、化学成分123
第二节 三七的加工技术123
三、商品规格与等级123
四、包装与贮藏123
四、商品规格124
三、加工方法124
二、采收124
一、化学成分125
第三节 地黄的加工技术125
五、包装与贮藏125
二、采收与加工126
一、化学成分130
第四节 麦冬的加工技术130
三、商品规格与等级130
四、包装与贮藏130
三、加工方法131
二、采收131
第五节 白术的加工技术132
五、包装与贮藏132
四、商品规格与等级132
三、加工方法133
二、采收133
一、化学成分133
四、商品规格与等级135
一、化学成分136
第六节 白芍的加工技术136
五、包装与贮藏136
三、加工方法137
二、采收137
一、化学成分139
第七节 当归的加工技术139
四、商品规格139
五、包装与贮藏139
二、采收与加工141
三、商品规格142
二、采收与加工143
一、化学成分143
四、包装与贮藏143
第八节 山药的加工技术143
三、商品规格144
一、化学成分145
第九节 浙贝母的加工技术145
四、包装与贮藏145
二、采收与加工146
第十节 川贝母的加工技术147
四、包装与贮藏147
三、商品规格147
二、采收与加工148
一、化学成分148
三、商品规格149
一、化学成分150
第十一节 白芷的加工技术150
四、包装与贮藏150
二、采收与加工151
第十二节 温郁金的加工技术152
四、包装与贮藏152
三、商品规格152
二、采收与加工153
一、化学成分153
一、化学成分154
第十三节 附子的加工技术154
三、商品规格154
四、包装与贮藏154
二、采收与加工155
三、商品规格159
一、化学成分160
第十四节 天麻的加工技术160
四、包装与贮藏160
二、采收与加工161
第十五节 百合的加工技术163
四、包装与贮藏163
三、商品规格163
三、商品规格164
二、采收与加工164
一、化学成分164
一、苍术165
第十六节 根与根茎类其他药材的加工165
四、包装与贮藏165
二、党参166
三、黄芪169
四、百部171
五、前胡173
六、柴胡175
七、高良姜176
八、地榆177
九、大黄178
十、黄连181
十一、知母183
十二、甘遂184
十三、延胡索185
十四、甘草187
十五、何首乌188
十六、黄芩189
十七、远志191
十八、半夏192
十九、天南星193
二十、木香194
一、化学成分196
第一节 金银花的加工技术196
第九章 花类药材的加工技术196
二、采收与加工197
四、包装与贮藏198
三、商品规格198
二、采收与加工199
一、化学成分199
第二节 菊花的加工技术199
四、包装与贮藏201
三、商品规格201
四、包装与贮藏202
三、商品规格202
第三节 除虫菊的加工技术202
一、化学成分202
二、采收与加工202
三、商品规格203
二、采收与加工203
第四节 红花的加工技术203
一、化学成分203
二、采收与加工204
一、化学成分204
四、包装与贮藏204
第五节 款冬花的加工技术204
一、槐花205
第六节 花类其他药材的加工技术205
三、商品规格205
四、包装与贮藏205
二、旋覆花206
四、玫瑰花207
三、鸡冠花207
五、辛夷花208
二、采收与加工209
一、化学成分209
第十章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加工技术209
第一节 枸杞的加工技术209
第二节 瓜蒌的加工技术210
四、包装与贮藏210
三、商品规格210
二、采收与加工211
一、化学成分211
一、化学成分212
第三节 山茱萸的加工技术212
三、商品规格212
四、包装与贮藏212
第四节 五味子的加工技术213
四、包装与贮藏213
二、采收与加工213
三、商品规格213
一、化学成分214
二、采收与加工215
一、化学成分216
第五节 酸枣仁的加工技术216
三、商品规格216
四、包装与贮藏216
三、商品规格217
二、采收与加工217
一、苦杏仁218
第六节 果实、种子类其他药材的加工218
四、包装与贮藏218
二、薏苡仁220
三、使君子221
四、陈皮222
五、槟榔223
六、山楂224
八、银杏226
七、乌梅226
九、八角茴香227
十、木瓜228
十一、栀子229
十二、枳实与枳壳231
十三、桃仁233
十五、苍耳子234
十四、王不留行234
十六、芥子235
十七、莱菔子236
十八、柏子仁237
二十、马钱子238
十九、牵牛子238
二十一、淡豆豉240
二十二、麦芽241
二十三、巴豆242
二十四、西瓜霜243
二十五、肉豆蔻244
二十六、黑豆馏油245
二、采收与加工246
一、化学成分246
第十一章 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技术246
第一节 石斛的加工技术246
四、包装与贮藏247
三、商品规格247
二、采收与加工248
一、化学成分248
第二节 薄荷的加工技术248
一、化学成分249
第三节 麻黄的加工技术249
三、商品规格249
四、包装与贮藏249
三、商品规格251
二、采收与加工251
二、采收与加工252
一、化学成分252
四、包装与贮藏252
第四节 肉苁蓉的加工技术252
一、茵陈253
第五节 全草、叶类其他药材的采收与加工253
三、商品规格253
四、包装与贮藏253
二、细辛254
三、艾叶255
四、枇杷叶256
五、淡竹叶257
七、紫苏叶258
六、桑叶258
八、侧柏259
九、银杏叶260
十、淫羊藿261
十二、棕榈262
十一、荷叶262
十三、竹沥263
一、化学成分265
第一节 厚朴的加工技术265
第十二章 皮类药材的加工技术265
三、加工方法266
二、采收方法266
四、商品规格267
二、采收与加工269
一、化学成分269
五、包装与贮藏269
第二节 杜仲的加工技术269
一、化学成分271
第三节 桂皮的加工技术271
三、商品规格271
四、包装与贮藏271
二、采收与加工272
一、化学成分273
第四节 牡丹皮的加工技术273
三、商品规格273
四、包装与贮藏273
三、商品规格274
二、采收与加工274
二、黄柏皮275
一、五加皮275
四、包装与贮藏275
第五节 皮类其他药材的加工技术275
三、白藓皮277
五、香椿皮(椿白皮)278
四、地骨皮278
二、采收方法280
一、化学成分280
第十三章 菌类药材的加工技术280
第一节 茯苓的加工技术280
三、加工方法281
一、化学成分282
第二节 猪苓的加工技术282
四、商品规格282
五、包装与贮藏282
四、商品规格283
三、采收与加工283
二、人工繁殖与栽种283
二、采收与加工284
一、化学成分284
五、包装与贮藏284
第三节 冬虫夏草的加工284
三、商品规格285
二、采收与加工285
三、商品规格285
四、包装与贮藏285
第四节 银耳的采收与加工285
一、化学成分285
二、采收与加工286
一、化学成分286
四、包装与贮藏286
第五节 麦角的采收与加工286
四、包装与贮藏287
三、商品规格287
一、配制方法288
第一节 神曲的加工方法288
第十四章 曲类药材的加工技术288
一、配制方法289
第二节 半夏曲的加工方法289
二、商品规格289
三、包装与贮藏289
二、商品规格290
一、配制方法290
二、商品规格290
三、包装与贮藏290
第三节 建神曲的加工方法290
三、包装与贮藏291
二、商品规格291
三、包装与贮藏291
第四节 红曲的加工技术291
一、加工方法291
一、化学成分292
第一节 鹿茸的加工技术292
第十五章 动物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292
二、采收与加工293
三、商品规格297
四、包装与贮藏299
四、鹿胎300
三、鹿尾300
第二节 鹿副产品的加工技术300
一、鹿筋300
二、鹿鞭300
第三节 麝香的加工技术301
七、鹿肉301
五、茸血301
六、鹿心、鹿肝、鹿肾301
一、化学成分302
二、采收与加工303
三、商品规格305
一、化学成分306
第四节 熊胆的加工技术306
四、包装与贮藏306
二、采收与加工307
四、包装与贮藏308
三、商品规格308
一、化学成分309
第五节 蟾酥的加工技术309
第六节 牛黄的加工技术310
三、包装与贮藏310
二、采收与加工310
三、商品规格311
二、采收与加工311
一、化学成分311
第七节 阿胶的加工技术312
四、包装与贮藏312
一、无脊椎动物类药材314
第八节 其他动物类药材的加工技术314
二、脊椎动物类药材316
一、白矾319
第一节 矿物类药材的加工技术319
第十六章 矿物类和树脂类药材的加工技术319
三、炉甘石320
二、自然铜320
四、砒石321
五、芒硝322
七、朱砂323
六、硇砂323
八、雄黄324
二、乳香325
一、藤黄325
第二节 树脂类药材的加工技术325
一、原料的采集327
第一节 挥发油提取对原料的要求327
第十七章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327
第二节 挥发油的一般提取方法328
三、原料的破碎328
二、原料的保管与贮藏328
一、蒸馏法329
二、浸提法334
一、天然樟脑与樟油的加工技术337
第三节 几种主要挥发油的提取337
二、桂油的加工技术340
三、桉叶油的加工技术341
四、茴油的加工技术342
五、香茅油的加工技术344
六、薄荷油的加工技术347
二、白虫蜡的放养和蜡花的采收349
一、白虫蜡的化学成分349
第十八章 白虫蜡的加工349
三、白蜡的加工方法351
四、白蜡的商品规格353
二、五倍子的采收354
一、化学成分354
第十九章 从五倍子中提取鞣酸354
四、商品规格355
三、鞣酸的提取355
二、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发展现状357
一、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基本概念357
第二十章 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研究与开发357
第一节 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357
一、制备工艺研究359
第二节 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研制思路359
第三节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效用研究360
二、质量控制研究360
一、等量性对比研究361
二、药理学对比实验研究362
三、临床疗效等效性研究363
第四节 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颗粒饮片的前景364
第一节 霉变366
第二十一章 中药及其炮制品品质变异现象366
下篇 贮藏与养护366
第二节 虫蛀367
第三节 变色369
第四节 泛油370
第五节 散气变味372
第六节 其他变异373
第一节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变质的内在因素374
第二十二章 影响中药及其炮制品品质变异的因素374
第二节 中药材及其炮制品变质的环境因素377
第一节 中药仓库383
第二十三章 中药的贮藏保管与包装383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储存386
第四节 中药货垛间距要求与色标管理388
第三节 中药仓存检查388
第五节 中药材加工炮制品的包装389
第一节 干燥养护技术391
第二十四章 中药养护技术391
第二节 冷藏养护技术392
第四节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393
第三节 埋藏养护技术393
第五节 对抗同贮养护技术395
第六节 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397
第七节 其他养护技术400
法规与质量管理404
附录404
主要参考文献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