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 第2版
  • 杨乐平,李海涛,杨磊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058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软件工具,LabVIEW-程序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LabVIEW概述1

1.1.1 LabVIEW起源1

1.1.2 LabVIEW概念创新2

1.2 G语言与虚拟仪器3

1.3 LabVIEW应用解决方案4

1.4 LabVIEW 7 Express新特性6

第2章 LabVIEW编程环境11

2.1 LabVIEW系统安装11

2.2 LabVIEW启动11

2.3 LabVIEW模板15

2.4 VI库21

2.5 定制LabVIEW环境22

2.5.1 环境参数设置22

2.5.2 模板设置23

第3章 LabVIEW编程入门26

3.1 基本概念26

3.1.1 前面板27

3.1.2 框图程序29

3.1.3 使用数据连线33

3.1.4 图标/连接端口41

3.2 LabVIEW术语42

3.3 创建和编辑Ⅵ43

3.3.1 创建Ⅵ44

5.4 簇49

3.3.2 编辑Ⅵ49

3.4 运行和调试Ⅵ60

3.4.1 运行Ⅵ60

3.4.2 调试Ⅵ61

3.5 创建和调用Sub Ⅵ64

3.5.1 创建Sub Ⅵ64

3.5.2 调用Sub Ⅵ67

3.6.1 Express Ⅵ的特点69

3.6 Express Ⅵ69

3.6.2 Express Ⅵ的使用方法72

3.7 获取帮助74

3.7.1 实时上下文帮助74

3 7.2 VI及功能模块帮助75

3.7.3 LabVIEW例程75

3.7.4 LabVIEW书架76

3.7.5 LabVIEW网络资源77

第4章 数据操作78

4.1 数据类型78

4.1.1 数字型80

4.1.2 布尔型85

4.1.3 字符串型与路径86

4.2 数学运算90

4.2.1 数字常量91

4.2.2 基本数学运算节点91

4.2.3 类型转换节点93

4.2.4 三角函数节点96

4.2.5 对数节点97

4.2.6 复数节点98

4.2.7 附加常数节点99

4.3 布尔运算100

4.4 字符串运算102

4.4.1 字符串常量102

4.4.2 基本字符串运算103

4.4.3 字符串/数字转换107

4.4.4 字符串/数组/路径转换110

4.4.5 附加字符串运算112

4.5 比较运算115

5.1 本地变量118

5.1.1 本地变量的创建118

第5章 变量、数组、簇与波形数据118

5.1.2 本地变量的使用120

5.1.3 本地变量的特点121

5.2 全局变量122

5.2.1 全局变量的创建122

5.2.2 全局变量的使用123

5.2.3 全局变量的特点124

5.3 数组125

5.3.1 数组的组成与创建125

5.3.2 数组的使用127

5.3.3 数组的特点149

5.4.1 簇的组成与创建149

5.4.2 簇的使用151

5.4.3 簇的特点161

5.5 波形数据163

5.5.1 波形数据的组成163

5.5.2 波形数据的使用167

5.5.3 波形数据的特点178

第6章 结构与属性179

6.1 For循环179

6.1.1 For循环的组成180

6.1.2 For循环的使用182

6.1.3 For循环的特点186

6.2 While循环186

6.2.1 While循环的组成186

6.2.2 While循环的使用187

6.2.3 While循环的特点188

6.3 顺序结构189

6.3.1 顺序结构的组成190

6.3.2 顺序结构的使用192

6.3.3 顺序结构的特点194

6.4 选择结构196

6.4.1 选择结构的组成196

6.4.2 选择结构的使用198

6.4.3 选择结构的特点198

6.5 事件结构199

6.5.1 事件结构的组成200

6.5.2 事件结构的使用201

6.5.3 事件结构的特点203

6.6 基本公式节点205

6.6.1 基本公式节点的创建205

6.6.2 基本公式节点的使用206

6.7.1 属性节点的创建209

6.6.3 基本公式节点的特点209

6.7 属性节点209

6.7.2 属性节点的使用211

6.7.3 属性节点的特点214

第7章 波形显示215

7.1 事后记录波形图215

7.1.1 事后记录波形图的组成216

7.1.2 使用事后记录波形图217

7.1.3 定制事后记录波形图的外观223

7.2 实时趋势图231

7.2.1 使用实时趋势图231

7.2.2 定制实时趋势图的外观定制233

7.3 XY波形图235

7.4 密度图形显示控件(Intensity Graph)237

7.4.1 使用密度图237

7.4.2 定义密度图的颜色238

7.4.3 设置密度图的外观239

7.5 密度趋势图240

7.6 三维曲面图241

7.6.1 使用三维曲面图241

7.6.2 设置三维曲面图的外观244

7.7 三维参数曲面图247

7.7.1 使用三维参数曲面图248

7.7.2 设置三维参数曲面图的外观249

7.8 三维曲线图249

7.8.1 使用三维曲线图249

7.8.2 设置三维曲线图的外观251

7.9 极坐标图251

7.9.1 使用极坐标图251

7.9.2 设置极坐标图的外观252

8.1.1 路径253

第8章 文件操作与管理253

8.1 基本概念及术语253

8.1.2 标识号254

8.1.3 文件I/O的出错管理256

8.1.4 文件I/O操作流程控制256

8.2 文件操作256

8.2.1 文件定位与文件对话框257

8.2.2 文件操作260

8.3 文件管理267

8.3.1 文件的删除、移动和复制268

8.3.2 获取文件、目录的信息268

8.3.3 路径、目录操作269

8.4 数据存储与读取272

8.4.1 LabVIEW数据文件类型272

8.4.2 数据文件存储与读取273

第9章 数学分析与信号处理284

9.1 数学分析285

9.1.1 公式运算节点286

9.1.2 函数计算与微积分289

9.1.3 概率统计与曲线拟合295

9.1.4 矩阵与数组运算300

9.1.5 最优化与零点求解304

9.1.6 数值函数309

9.2 数字信号处理310

9.3 波形测量328

9.3.1 波形测量节点328

9.3.2 波形测量应用实例331

9.4 信号调理332

9.4.1 信号调理节点332

9.4.2 信号调理应用实例333

9.5 波形监测335

9.5.1 波形监测节点335

9.5.2 波形监测应用实例336

9.6 逐点信号分析338

9.6.1 逐点信号分析的特点338

9.6.2 逐点信号分析节点338

9.6.3 逐点信号分析应用实例339

第10章 LabVIEW程序设计340

10.1 人机交互界面340

10.1.1 定制前面板对象340

10.1.2 选单的编辑与响应341

10.1.3 子面板的使用343

10.1.4 界面装饰345

10.2 定时与对话框346

10.2.2 对话框347

10.2.1 定时器347

10.2.3 错误处理节点351

10.3 LabVIEW环境参数设置352

10.3.1 新特性353

10.3.2 路径与性能355

10.3.3 编程界面356

10.3.4 模板与调试359

10.3.5 属性设置361

10.3.6 VI Server与Web Server365

10.4 VI属性设置368

10.4.1 一般设置369

10.4.2 存储空间370

10.4.3 帮助与编辑371

10.4.4 版本历史与安全372

10.4.5 窗口与运行374

10.5 文件管理376

10.6 创建应用程序378

10.7 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381

第11章 数据采集384

11.1 数据采集基础384

11.1.1 DAQ功能384

11.1.2 DAQ节点的组织与结构385

11.1.3 DAQ VIS的组织结构386

11.1.4 DAQ节点常用参数简介388

11.2 DAQ设备的安装与配置391

11.2.1 安装PCI-1200数据采集卡392

11.2.2 配置PCI-1200数据采集卡392

11.2.3 配置数据采集虚拟通道396

11.3 DAQ编程399

11.3.1 简易DAQ编程399

11.3.2 扩展DAQ编程402

11.3.3 高级DAQ编程408

第12章 仪器控制412

12.1 仪器驱动器412

12.1.1 VPP仪器驱动器412

12.1.2 IVI仪器驱动器415

12.2 VISA标准416

12.3 VISA编程418

12.3.1 VISA节点419

12.3.2 VISA编程实例423

12.4 VPP驱动程序转换与编程424

12.4.1 VT1432A数字化仪简介425

12.4.2 VPP驱动程序转换425

12.4.3 VPP驱动程序编程实例428

13.1 串行通信431

13.1.1 串口简介431

第13 章通信431

13.1.2 串行通信节点434

13.1.3 串行通信编程举例437

13.2 网络通信439

13.2.1 TCP协议简介439

13.2.2 TCP节点440

13.2.3 TCP通信编程实例441

13.3 DataSocket通信443

13.3.1 DataSocket基本概念443

13.3.2 DataSocket节点446

13.3.3 DataSocket编程举例449

13.4 远程面板452

13.4.1 配置LabVIEW Web Server453

13.4.2 在LabVIEW环境中操作Remote Panel454

13.4.3 通过网页浏览器在网页中操作Remote Panel456

参考文献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