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772386.jpg)
- 吴廷俊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0502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封建帝国与中国古代报纸1
第一节 封建帝国与中国古代报纸1
一 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帝国集权政治的产物1
二 中国古代报纸有三种类型2
第二节 朝廷官报2
一 朝廷官报的产生及其演变2
二 朝廷官报的读者和社会作用8
三 朝廷官报的编发及管理9
一 “小报”的出现及其演变12
第三节 非法民报——“小报”12
二 “小报”的基本特征15
三 “小报”出现与盛行的原因17
第四节 合法民报——《京报》19
一 《京报》的产生与发展19
二 《京报》的基本特征20
三 《京报》的读者与社会作用22
第五节 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几点看法23
一 朝廷官报占中国古代报纸的主导地位23
二 中国古代报纸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4
三 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25
二 在华外报的出现与列强入侵同步27
一 中国报业史有一个在华外报垄断期27
第二章 列强入侵与在华外报27
第一节 列强入侵与在华外报27
三 在华外报的发展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29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29
一 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的创办者马礼逊、米怜29
二 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报刊的郭士立32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35
一 捷足先登的教会报刊35
二 变本加厉的外文报刊38
三 应运而生的外商报刊40
一 在华外报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产物46
二 在华外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46
第四节 对在华外报的评价46
第三章 维新变法与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51
第一节 维新变法与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51
一 民族危亡使一部分封建士大夫觉悟51
二 “设报达聪”是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52
第二节 新闻思想的孕育与国人办报的尝试53
一 《澳门新闻纸》的创办与“夷情备采”思想的提出53
二 洪仁玕对太平天国新闻事业的设想55
三 郑观应、陈炽对报纸的认识57
四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及其遭遇58
第三节 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王韬60
一 王韬的生平及办报活动60
二 王韬的办报思想63
三 王韬报刊政论的主要特色64
一 梁启超的生平简介66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宣传家梁启超(一)66
二 梁启超前期的报刊活动67
三 梁启超前期的办报思想70
四 时务文体的基本特点72
第五节 一批杰出的报刊活动家73
一 严复的报刊活动与办报思想73
二 唐才常、谭嗣同的报刊活动与办报思想78
三 汪康年的报刊活动及其对报刊业务改革的贡献79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82
一 革命派报刊风起云涌82
第四章 辛亥革命与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82
二 改良派报刊方兴未艾85
三 一场激烈的报刊大论战86
四 封建官报兴起于一时87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自由的斗士章太炎88
一 章太炎的生平及其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88
二 章太炎的报刊活动90
三 章太炎的报刊思想92
第三节 一批勇敢的革命报人94
一 章士钊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94
二 于右任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97
三 詹大悲的报刊活动101
四 林白水对报刊事业的贡献103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宣传家梁启超(二)105
一 政变后梁启超的报刊活动105
二 梁启超中期的新闻思想108
第五节 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主线110
一 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主线110
二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特点110
第五章 民国创立与中国报纸向新闻时代演变113
第一节 民国创立与中国报纸向新闻时代演变113
一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暂时繁荣113
二 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114
三 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摧残116
四 报纸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118
第二节 中国报纸新闻时代的开拓者黄远生119
一 黄远生的生平简介及新闻活动119
二 黄远生的新闻思想120
三 “远生通讯”的基本特点122
第三节 中国新闻界的全才邵飘萍123
一 邵飘萍的生平简介及新闻活动123
二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125
三 邵飘萍的采访艺术126
第四节 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宣传家梁启超(三)129
一 民国后梁启超的报刊活动129
二 梁启超后期的新闻思想13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133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启蒙报刊的出现133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133
二 启蒙报刊的出现带来报刊业务的改革135
第二节 启蒙报刊的首创者陈独秀、李大钊139
一 陈独秀、李大钊的生平简介与报刊活动139
二 《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创办142
三 陈独秀、李大钊的科学民主办报态度146
第三节 毛泽东、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48
一 毛泽东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48
二 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50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拓荒者蔡元培153
一 蔡元培的生平简介及其“民主办学”思想153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155
一 “百家争鸣”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黄金时代157
第七章 “百家争鸣”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57
第一节 “百家争鸣”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57
二 黄金时代的中国新闻事业大发展158
第二节 中国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159
一 《新青年》的改组与陈独秀对无产阶级报刊诞生的贡献159
二 《共产党》月刊的创办与李达对中共早期党报事业的贡献161
三 《向导》周报的创办与蔡和森对中共早期党报事业的贡献163
四 《中国青年》的创办与恽代英、肖楚女的报刊活动166
第三节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瞿秋白169
一 瞿秋白的生平简介及新闻活动169
二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贡献173
一 《申报》、《新闻报》的新发展174
第四节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74
二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与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的“四不”办报方针177
三 雄心勃勃的新闻事业家成舍我与《世界日报》的创办181
四 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184
第五节 中国早期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187
一 早期新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87
二 著名新闻教育家的新闻教育活动189
第六节 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报刊195
一 共产党报刊获得新发展195
二 国民党报刊发生新变化196
三 工农群众报刊的兴起198
一 两极政治势力造成两极新闻事业200
第一节 十年内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形成200
第八章 十年内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形成200
二 新形势下资产阶级报界的分化201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晨203
一 “中央通讯社”的创办及其演变203
二 “中央广播电台”的建立及国民党广播宣传网的形成204
三 《中央日报》的创办及国民党全国党报网的形成206
第三节 国统区的革命新闻活动208
一 共产党报刊的秘密出版208
二 左翼新闻活动210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213
一 “红中社”的诞生213
二 《红色中华》报的创办214
三 《红星报》的出版216
第五节 资产阶级报界的分化218
一 史量才的新办报方针与《申报》改革218
二 成舍我办报思想的发展与《立报》的成功222
三 吴、胡、张的亲蒋与《大公报》对“四不”方针的背离227
第六节 伟大的人民新闻出版事业家邹韬奋230
一 邹韬奋的生平及新闻出版活动230
二 邹韬奋的新闻思想235
第七节 现代中国的一代名记者范长江238
一 范长江的生平简介及早期新闻活动238
二 范长江新闻通讯的特色241
一 国共再度合作,两极新闻事业暂时共处244
第九章 八年抗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共处244
第一节 八年抗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共处244
二 两极新闻事业在共处中发展245
第二节 国统区两极新闻事业的共处245
一 《救亡日报》的创办与沦陷前的上海新闻界245
二 《新华日报》的创办与沦陷前的武汉新闻界248
三 “国际新闻社”的发展与文人荟萃的桂林新闻界252
四 两极新闻事业在重庆256
第三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261
一 报刊事业的发展261
二 “新华社”的加强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265
一 解放区新闻界整风改革与《解放日报》改版268
第四节 解放区新闻界的整风改革与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确立268
二 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确立273
第五节 沦陷区的新闻界276
一 日伪报刊与广播276
二 爱国报刊的艰苦斗争278
第十章 解放战争与两极新闻事业在大陆的最后胜败282
第一节 解放战争与两极新闻事业的最后胜败282
一 两极政治势力在军事上的最后较量必然导致新闻事业的最后较量282
二 两极新闻事业最后较量分为三个阶段283
三 在两极新闻事业最后较量面前资产阶级报刊的抉择283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两极新闻事业的激烈竞争284
一 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恶性膨胀284
二 共产党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286
第三节 解放区新闻战线上的艰苦斗争288
一 在军事宣传战线上288
二 在土地改革宣传战线上291
三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294
第四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295
一 民主报刊的发展与斗争295
二 鼓吹“第三条道路”报刊的变化与破产299
三 王芸生转变与《大公报》新生301
四 国民党反动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304
第五节 共产党新闻事业获得最后胜利306
一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与共产党新闻事业中心从农村进入城市306
二 对旧有新闻事业的改造与共产党全国新闻网的建立308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