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395670.jpg)
- 杜向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88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生态文明1
第一篇 时代诉求3
第一章21世纪:从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3
第一节 生态环境问题3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3
二 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8
第二节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11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11
二 生态文明时代的特征16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21
一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21
二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4
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27
第二篇 历史生成3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33
第一节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33
一 关于自然的思想34
二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36
三 关于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思想43
四 关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46
第二节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49
一 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49
二 关于人要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51
三 关于环境问题重要性的思想52
四 关于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53
五 关于生态学的思想55
第三节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56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56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7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与生态规律相契合59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60
第三章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化62
第一节“天人合一”的生态传统62
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63
二 道家的“天人合一”67
第二节“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70
一 深邃的“道”对自然的依顺70
二“无为”不妄的处事态度对自然的尊重73
三“知常”“知足”的生活修养对自然的爱惜75
第三节“参赞化育”的生态行为准则76
一尽“人道”“不与天争职”76
二以“至诚”参赞万物77
三达“中和”以求共荣79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81
一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独特价值81
二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历史局限88
三 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成之源90
第四章 西方生态思想的理论借鉴98
第一节 西方生态哲学流派98
一 人类中心主义98
二 非人类中心主义10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109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109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111
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14
四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体系115
第三节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117
一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117
二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成119
三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122
第四节 西方生态思想的理论评析124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误区124
二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探索127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130
四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132
第三篇 理论形态139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139
第一节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140
一 远古时期的神话自然观141
二 古代有机整体的自然观143
三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145
四 近现代天人对立的自然观147
第二节 近现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考量151
一 自然的本性和人的特性151
二“人化”与“反人化”的对峙153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155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55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59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观167
第一节 传统工业经济观及其环境公害167
一 传统工业经济观167
二 经济的“外部性”与环境公害16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72
一 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172
二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173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观的学理支撑176
一 生态经济学的兴起176
二 生态经济学的演进177
三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80
第四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观的主要观点182
一 经济系统必须在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内开展活动182
二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185
三 以生态为导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87
四 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符合生态要求191
第七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194
第一节 生态政治的兴起与发展194
一 现代环境运动是生态政治兴起的社会基础194
二“绿色”政党的建立是生态政治的突出表现形态196
第二节 生态政治的特征与基本主张199
一 生态政治的特征200
二 绿党和社会党的生态政治主张20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观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208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政治的指导思想208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政治的行动指南211
三 以环境友好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213
四 以生态化管理为生态执政的根本方法215
五 以公众参与为生态政治的社会基础217
六 以全球合作为生态政治的谋划界域218
第八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观221
第一节 生态社会发展观221
一 社会发展符合自然生态规律222
二 社会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222
三 社会发展植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中224
四 社会发展追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25
五 社会发展凸显生态效益226
六 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228
第二节 生态人口观229
一 人口状况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230
二 控制人口数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31
三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33
四 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度统筹解决人口问题235
第三节 生态安全观236
一 生态安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238
二 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239
三 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40
四 生态安全是当代军事、政治、经济安全的主题241
五 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措施241
第四节 生态教育观246
一 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47
二 生态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的全民教育248
三 生态教育承担着培养“生态人”的历史重任248
四 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是生态教育的核心内容249
五 生态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251
第四篇 当代价值25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实践与观念革新257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生态观念与生态实践257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生态观257
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生态实践26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变革与生态实践266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的演变266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实践275
第十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诉求288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288
一 生态与发展问题之争288
二 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92
三 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97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302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03
二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310
三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312
参考文献321
后记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