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756019.jpg)
- 江光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7324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咨询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1
一、适应和发展——人生两大基本任务1
二、社会变迁——现代人面临的适应挑战2
三、陷入适应困境的现代人4
四、出路在哪里6
第二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7
一、名词说明7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8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10
四、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12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治疗的思想和实践13
第三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13
二、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18
三、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过程24
四、心理咨询在中国人社会中的发展28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35
第一节 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35
一、对共同要素的研究35
二、对共同要素的认识36
三、弗兰克的研究和看法39
第二节 当事人42
一、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治疗42
二、当事人的社会和人口统计学变量43
三、障碍的特点和改变动机44
四、当事人的人格和个人特点44
一、咨询师的角色与功能46
第三节 咨询师46
二、咨询师的个人特点48
第四节 其他变量51
一、咨询关系51
二、理论、策略和方法51
三、治疗之外的力量53
第三章 咨询目标55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55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55
二、健全人格标准涉及的问题56
三、不同研究得到的健全人格模型58
四、健全人格的维度60
五、综合评论——健全人格的标准61
二、目标概念分析62
一、目标对于咨询的意义62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62
三、不同流派的治疗目标64
四、目标要求65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67
一、常见问题与处理原则67
二、确定目标的方法68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71
一、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本质71
二、心理咨询实务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73
三、原则:功能干预对内容干预74
第四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77
第一节 会谈的一般问题77
一、会谈及其作用77
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78
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79
一、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82
第二节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82
二、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83
三、对非言语行为做反应85
第三节 倾听当事人86
一、倾听当事人的故事86
二、咨询师在倾听中的态度和状态87
三、反应性倾听88
第四节 会谈技巧89
一、倾听技巧89
二、影响性技巧93
第五章 咨询关系103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103
一、什么是咨询关系103
二、咨询关系的特征104
四、咨询关系的意义和作用106
三、咨询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咨询师106
五、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107
六、咨询关系的发展109
第二节 助长条件110
一、同感111
二、积极关注116
三、真诚118
四、具体性120
五、即时性122
第三节 与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124
一、技巧、态度和人格124
二、技巧、助长条件与理论取向125
三、治疗关系与文化126
第一节 对咨询过程的认识129
一、咨询过程的概念129
第六章 一般咨询过程129
二、改变过程的特点131
三、自然主义的过程处理和技术主义的过程处理132
四、咨询基本阶段的划分132
第二节 咨询的基本阶段134
一、进入与定向阶段134
二、问题一个人探索阶段135
三、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138
四、行动/转变阶段142
五、评估/结束阶段143
第三节 初始会谈和结构化工作144
一、会谈初始时的准备144
二、开始谈话146
三、结构化147
一、互动的层次150
第四节 咨询过程的深入150
二、抗拒152
三、移情154
第七章 当事人评估157
第一节 医学诊断模式157
第二节 理解当事人的架构159
一、生命阶段159
二、生活风格162
三、需要一价值结构167
四、自我结构170
五、生活空间173
第三节 评估途径175
一、评估性会谈176
二、心理测验——魔杖还是拐杖177
三、使用拐杖——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解释178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与现状183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183
第一节 概观183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特点187
第二节 基本理论188
一、意识一无意识理论188
二、人格结构理论189
三、人格发展理论190
四、心理障碍的本质192
五、自我防御机制193
六、客体关系理论与自我心理学195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196
一、治疗的原理196
二、治疗过程198
三、治疗策略和技术200
第四节 精神分析疗法评价202
第九章 行为疗法205
第一节 概观205
一、行为疗法的产生和发展205
二、行为疗法的特点207
第二节 基本理论208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209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210
三、两种条件作用的比较212
四、社会学习理论212
第三节 行为治疗过程214
一、行为评估214
二、行为治疗216
第四节 治疗技术217
一、放松训练217
三、随访217
二、系统脱敏218
三、自我管理219
四、其他行为技术224
第五节 行为治疗评价228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231
第一节 概观231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231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232
第二节 基本理论233
一、罗杰斯眼里的人233
二、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235
三、自我235
四、心理失调和心理适应问题237
一、治疗的目标238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238
二、咨询和治疗过程239
三、咨询过程中的重点241
四、咨询策略和技术242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243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贡献243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局限244
第十一章 理情行为疗法247
第一节 概观247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历史247
二、理情行为疗法的特点249
第二节 基本理论250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人性观250
二、健全的人和咨询目标250
三、情绪失调的原因——ABC理论252
四、非理性信念及其特点253
五、其他重要概念和观点254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255
一、治疗过程255
二、检查非理性信念的策略256
三、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策略258
四、其他策略和技术259
五、治疗过程中的咨询师262
第四节 理情行为疗法评论263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贡献和局限263
二、REBT在我国应用的几点考虑264
第十二章 结构家庭治疗267
第一节 概观267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发展历程267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269
第二节 基本理论270
一、人在系统之中270
二、家庭是一个系统271
三、家庭的组织和结构272
四、家庭界限272
五、家庭次系统273
六、家庭结构与个人问题274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276
一、首次会谈276
二、改变过程277
第四节 结构家庭治疗评价280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贡献280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局限281
三、结构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下的利弊282
第一节 现实疗法283
第十三章 其他疗法283
一、基本理论284
二、治疗过程285
第二节 多功能治疗287
一、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折中取向287
二、多功能治疗的发展和背景288
三、多功能治疗的基本理论289
四、多功能治疗过程290
五、治疗策略和技术291
第三节 森田疗法292
一、森田疗法的特点293
二、神经质理论293
三、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295
四、治疗过程296
第四节 钟氏领悟疗法298
一、对传统心理分析治疗机制的反思299
二、钟氏领悟疗法所遵行的理论原则299
三、治疗过程和有关策略301
第十四章 专业道德问题303
第一节 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303
一、当事人利益优先原则303
二、知情同意304
第二节 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306
第三节 保密307
第四节 其他道德问题309
一、专业能力309
二、转介310
三、心理测验工具的应用310
四、时间界线和咨询师仪表311
参考文献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