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鄂尔多斯盆地及相关领域的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鄂尔多斯盆地及相关领域的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754662.jpg)
- 焦养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269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鄂尔多斯盆地-地球空间信息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鄂尔多斯盆地及相关领域的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与应用的指导思想3
第一节 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3
第一篇 建模思路与方法3
第二节 三维可视化建模的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4
第三节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工作步骤6
第四节 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的资料基础8
第二章 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方法10
第一节 地质及地下水系统的信息分类11
一、数据来源12
二、坐标系、比例尺、精度12
第二节 地质建模的准备和数据一致性12
三、空间数据的一致性检查和处理13
第三节 模型单元划分和模型单元构建14
一、模型单元划分15
二、模型单元构建19
三、模型单元的建模流程25
第四节 模型集成26
第五节 三维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26
一、空间信息的查询方法27
二、三维空间信息的非可视化查询示例27
三、三维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查询示例28
第一节 数据的存在形式33
第二篇 空间信息管理33
第三章 地学空间信息数字化与处理33
第二节 地学信息数字化34
一、图形图像的数字化34
二、文字报告的数字化35
三、数字化后的数据检查36
第三节 数据质量评判与甄别36
一、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37
二、数据质量的评估37
第四节 数据转换39
一、MapGIS数据到空间数据库标准格式数据的转换39
三、空间数据的检查和甄别39
二、井数据到砂体数据的转换41
第五节 数据处理42
一、空间插值42
二、数据光滑44
第四章 建模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空间数据库结构与功能45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的需求和设计原则45
一、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的基本需求45
二、空间数据库平台的选择46
三、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原则46
一、原始数据库基本概况47
第二节 鄂尔多斯盆地空间数据库结构47
二、空间数据库结构49
第三节 空间数据库管理程序的功能与接口57
一、程序结构和主界面57
二、地层数据管理模块59
三、断层数据管理模块62
四、井数据管理模块65
五、普通属性数据管理模块66
六、图形数据管理模块68
一、模型单元73
三、模型系统73
二、模型单元集73
第三篇 鄂尔多斯盆地应用与实践73
第一节 三维可视化模型概念级别73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模型系统结构与作用73
第二节 三维盆地结构模型单元集划分75
一、模型单元集划分原则75
第三节 不同尺度、不同类型模型系统的功能76
四、地下模型单元集特色76
一、不同尺度模型系统的功能76
三、地表模型单元集特色76
二、模型单元集类型76
二、不同类型模型系统的功能78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结构建模79
第一节 地表模型单元集79
一、空间位置模型单元79
二、地形地貌模型单元79
三、地表地质模型单元81
四、地表水系和水体模型单元84
五、遥感图像模型单元85
一、钻孔模型单元87
第二节 地下模型单元集1——盆地主体结构87
二、关键界面模型单元89
第三节 地下模型单元集2——盆地周边结构90
一、盆地周边断裂模型单元90
二、盆地周边断陷盆地模型单元92
第四节 鄂尔多斯盆地空间结构模型系统93
一、由界面表征的盆地三维空间结构93
二、由体表征的盆地三维空间结构96
三、由剖面表征的盆地三维空间结构98
第七章 盆地局部解剖区地质结构建模100
第一节 东胜梁解剖区地质结构建模101
一、地表模型单元集101
二、地下模型单元集102
第二节 白于山解剖区地质结构建模106
一、地表模型单元集106
二、地下模型单元集109
第八章 天桥岩溶区地质结构建模113
第一节 建模信息评价与准备114
一、钻孔信息评价114
二、地层趋势内插法原理116
三、钻孔地层界面插值116
第二节 地表结构模型单元集118
四、建模数据融合处理118
一、地形地貌模型单元119
二、地表水系模型单元119
三、遥感图像模型单元119
四、地表地质模型单元119
第三节 地下地质结构模型单元集123
一、钻孔模型单元123
二、地下地层界面模型单元124
三、地下地层地质体模型单元127
四、地下剖面模型单元127
第一节 白垩系骨架砂体对比与命名129
一、重要界面和标志层识别129
第九章 白垩系骨架砂体结构建模129
二、骨架砂体及其内部结构对比方法137
第二节 洛河组砂体空间结构分析138
一、洛河组骨架砂体剥蚀与沉积边界139
二、洛河组骨架砂体厚度分布特征140
三、骨架砂体内部隔挡层分布特征140
第三节 洛河组砂体结构三维空间信息描述141
一、砂体外部结构三维空间信息141
二、砂体内部结构(隔挡层)三维空间信息142
第四节 洛河组砂体结构空间信息处理与三维可视化建模142
一、砂体或隔挡层尖灭处的1/2外推法处理142
二、砂体或隔挡层顶、底界面数值内插处理143
三、骨架砂体及其内部隔挡层三维可视化建模144
第五节 罗汉洞组砂体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建模148
第十章 三维可视化建模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149
第一节 地下水系统空间地质结构特征的展示150
一、盆地地质结构特征150
二、各地质单元的残留沉积厚度分布152
第二节 地下水系统信息直观表征153
一、环河组地下水等水位面模型单元154
二、地下水系统结构模型单元154
三、地下水系统边界模型单元156
五、地下水TDS模型单元159
四、地下水流场信息模型单元159
六、盆地降水量和蒸发量模型单元160
第三节 通过三维查询获取地下水系统研究的必要参数161
第四节 地下水储存资源量评价——三维砂体模型功能及其应用164
一、洛河组砂体地下水储存资源量计算164
二、罗汉洞组砂体地下水储存资源量计算166
三、白垩系地下水储存资源量评价166
第四篇 相关领域的深化研究与拓展应用171
第十一章 盆地分析深化研究——原型盆地与古地貌恢复171
第一节 盆地原型与古地貌恢复技术171
一、同沉积盆地古构造格架173
第二节 准噶尔盆地古地貌特征与三维可视化173
二、同沉积盆地古地貌格局175
第三节 古地貌地质属性与物源分析176
一、沉积体系域重建176
二、物源分析178
三、古地貌-物源-沉积体系空间配置规律179
第四节 沉积物运移和堆积准则182
一、区域构造对物源区的控制182
三、古地貌形态对烃源岩的控制183
第五节 原型盆地模型集成与表征183
二、古地貌形态对砂分散体系的控制183
第十二章 相关领域的拓展应用188
第一节 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评价188
一、区域地质调查信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表征188
二、地质灾害——滑坡建模与表征190
第二节 能源矿产勘探与开发(油气、铀)193
一、油藏建模与表征193
二、砂岩型铀矿及成矿条件建模与表征195
一、南海地质结构建模与表征199
二、美国长岛南部大陆架和海底峡谷建模与表征199
第三节 海洋地质与地形地貌199
三、澳大利亚布拉肯海滩建模与表征206
第四节 万家寨水库的三维立体展示206
一、蓄水水位与水域面积的关系208
二、蓄水水位与库容体积的关系209
三、水利工程建模的主要作用210
第五节 城市规划——数字校园210
一、建筑物整体布局表征210
二、标志建筑物精细刻画210
三、地下管线建模与表征210
主要结论与认识214
主要参考文献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