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
  • 张一兵主编;刘怀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10994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生活-哲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总序 张一兵 1

第一章 “广为人知”而“罕为人解”的日常生活批判家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1

第二节 基本评价11

第三节 传奇一生17

第四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辩证法家26

第五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及其前后转变38

第二章 早期日常生活批判之路45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研究著作47

第二节 “被神秘化的意识”:日常生活的异化批判53

第三节 《被神秘化的意识》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法国版”吗?58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正名还是歪曲?65

第五节 总体人的辩证法:未来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导论76

第三章 为日常生活批判辩护94

第一节 《日常生活批判导论》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地位94

第二节 列斐伏尔前期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99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发现”及其误解107

一、现代语言炼金术,或现代主义文学的金融资本主义社会基础109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三重主题及其不自觉的日常生活批判倾向111

三、超现实主义文学的日常生活批判倾向112

第四节 现代戏剧(卓别林、布莱希特)与日常生活批判116

第五节 哲学史上的日常生活问题及其解决124

第六节 从异化劳动批判到日常生活异化批判129

一、“日常生活批判时代已经到来”129

二、异化、劳动异化和日常生活异化132

第四章 日常生活批判与马克思主义14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互补”14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就是“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156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概念的存在主义改造168

第四节 日常生活批判的任务就是研究“我们如何生活”174

第五节 在永恒轮回的日常生活深处寻找人类的希望178

第六节 日常生活的节日化想像180

第七节 现代日常生活的初步批判186

第五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本质批判202

第一节 中后期日常生活批判序曲204

第二节 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219

一、清理地基:“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自我批判222

二、面对种种质问与挑战:日常生活批判如何可能?226

第三节 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重新制定229

第四节 “瞬间的星丛”:日常生活革命新理想232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新阶段238

第一节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的新探索238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历史的重新认识243

第三节 现代世界:一个“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249

第一节 何谓“消费受控制社会”?258

一、消费社会概念之由来及其意义258

第七章 “消费受控制社会”的日常生活批判258

二、日常生活的异化成为现代性主导特征261

三、消费社会批判的法国与德国版本269

四、消费社会还是公共领域:两种日常生活批判思路275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278

第三节 一个欲望被制造被引导的心理躁动世界283

第四节 符号—想像的“假装”成为“现实”286

第五节 次体系: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295

一、结构主义、技术体制、符号消费306

第八章 消费社会、符号拜物教与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306

第一节 “语言学转向”与日常生活的符号拜物教306

二、社会批判、日常生活批判、语言学批判313

第二节 语言技术统治与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321

一、恐怖主义社会与抽象的空间统治321

二、书写:恐怖主义社会的技术基础及其演变335

第三节 技术语言空间统治与日常生活的零度化348

一、日常生活的形式化与抽象空间的统治349

二、零度空间:“孤独的人群”与情感的荒漠353

第九章 “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358

一、对马克思“生产主义”经典理论范式的批判359

第一节 走向“后马克思”的现代社会批判理论359

二、三位一体的“后马克思”式的总体性革命概念365

第二节 “让哲学重新发现日常生活”368

一、修复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68

二、现代哲学的生长点与实践方式是都市化日常生活372

第三节 走向总体性的都市日常生活文化革命375

一、都市日常生活文化革命是一种诗性创造实践375

二、身体—性别、空间的革命与节日的复活379

三、反生产主义的文化革命理想:脱离经济基础的空中楼阁385

第四节 走向“诗创实践本体论”的“后马克思哲学”388

一、生产实践、诗创实践与元哲学388

二、诗创实践、瞬间奇遇、欲望造反393

第十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化转向399

第一节 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到空间的生产399

第二节 辩证法的空间化转向:“超越历史唯物主义”?406

第三节 空间(化):一个动词及其社会本体论意义407

第四节 空间化:一个后生产的身体实践概念409

第五节 “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对社会形态概念的重新图绘411

第六节 三重性辩证法:一种后现代式的辩证认识论想像414

第七节 “空间的生产”:一种新的生活政治策略或解放议程418

主要参考书目426

后记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