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媒介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视媒介经济学
  • 赵化勇,孟建主编;吴克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38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电视-传播媒介-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视媒介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赵化勇1

导言1

0.1 问题的提出3

前言 孟建4

0.2 国内外学者对电视媒介经济学研究的状况5

0.3 本书的研究对象及其地位8

0.3-1 电视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8

0.3-2 电视媒介的地位9

5.2-3 传收环节的特征10

5.2-2 发送环节的特征10

0.4-1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1

0.4 本书的研究方法11

0.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2

0.4-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2

0.4-4 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13

0.5 本书的研究结构13

第一章 电视产品的经济性质17

1.1 电视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19

1.2 电视产品是准公共产品21

表1.2-1 公共产品分类及特点 24

表1.2-2 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25

1.3 电视产品的外部性26

第二章 电视媒介的经济性质31

2.1 公共性质的电视媒介35

2.2 商业性质的电视媒介39

表2.2-1 欧洲主要国家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台(覆盖超过50%)的变化情况43

表2.2-2 1999年世界电视百强前十名收入情况 43

2.3 公共性质电视媒介与商业性质电视媒介发展差异的经济学分析44

表2.3-1 世界电视百强中公营广播机构电视收入增长率情况 45

第三章 中国电视媒介的经济性质49

3.1 中国电视媒介经济性质的变迁51

3.1-1 历史分析51

3.1-2 实证分析53

图3.1-1 1998-2002年中央电视台上缴款情况54

表3.1-1 中央电视台历年收入情况 54

图表索引54

表3.1-2 上海各电台、电视台广告收入情况 55

3.2 中国电视媒介经济性质的妥协方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57

3.2-1 中国事业单位性质的变迁57

3.2-2 中国电视媒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悖论59

3.3 中国电视媒介经济性质的解决方案:两极分离64

3.3-1 “两极分离”的规范分析:市场失灵理论64

3.3-2 “两极分离”的实证分析66

表3.3-1 美国非商业广播的财源结构 67

第四章 电视产品的供求分析及电视市场特征71

4.1 电视产品的需求分析74

4.1-1 电视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74

4.1-2 电视产品需求的基本特点75

4.1-3 电视产品需求的基本情况:以中美两国为例77

表4.1-1 美国电视广告收入 78

表4.1-3 美国有线电视的广告收入 79

表4.1-2 美国电视广告收入的发展趋势 79

表4.1-4 美国前25家媒介公司有线电视业务的收入 80

表4.1-5 美国消费市场对数字技术的需求统计种类 81

图4.1-1 中国彩色、黑白电视机普及状况 82

图4.1-2 中国所有电视频道平均全天收视分钟数83

图4.1-3 日平均收视时间83

图4.1-4 月平均家庭收入84

表4.1-6 中国电视广告增长情况一览表 85

图4.2-1 单位观众成本与观众规模之间的关系87

4.2 电视产品的供给分析87

4.2-1 电视产品供给的基本特点87

图4.2-2 观众规模与收入的关系88

表4.2-1 美国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 89

4.2-2 电视产品供给的基本情况:以中美两国为例89

表4.2-3 美国全国性的有线电视频道及其所有者(1998)90

表4.2-2 美国有线和多频道电视的演变 90

表4.2-4 美国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数量(1980-1998)92

表4.2 5 中国电视产品供给情况一览表 93

表4.2-6 中国电视节目频道数 93

表4.2-7 全国性的卫星电视频道数 94

4.3 商业广告电视媒介的市场特征94

4.3-1 商业广告电视市场的二元性95

4.3-2 商业广告电视市场的竞争模式96

第五章 电视产业的产业环节101

5.1 电视产业的制作、发送和传收环节103

图5.1-1 电视产业环节链 104

5.2-1 制作环节的特征106

5.2 美国电视产业环节的现状106

表5.2-1 1999年主要发达国家电视节目市场行情 110

表5.2-2 美国有线电视的收费 112

5.3-1 制作环节的特征114

5.3 中国电视产业环节的现状114

表5.3-2 电视台电视节目来源的主要途径 116

表5.3-1 我国无线电视台节目制作与播出能力一览表 116

图5.3-1 社会制片公司成立年度数量环比发展图117

表5.3-3 电视剧制作公司和栏目制作公司归属单位的比例118

图5.3-2 社会制片公司资金来源118

图5.3-3 与社会制片公司有供片关系的电视台的比重 119

5.3-2 发送环节的特征122

表5.3-4 我国电视播出机构与节目套数数量变化一览表 123

表5.3-5 2000年各主要卫星频道全国覆盖情况表 124

表5.3-6 全国主要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及辛迪加情况一览表127

5.3-3 传收环节的特征129

表5.3-7 进入中国电视产业发送环节的主要国外电视栏目129

图5.3-4 我国有线、卫星和无线电视节目传收情况图(2001年) 131

图5.3-5 中央级频道、省级频道地域市场份额 131

第六章 电视产业的经济特征139

6.1 电视产业的网络性特征141

6.1-1 电视产业网络性特征的具体内容142

6.1-2 网络性特征引致的管制政策及其变化146

6.2 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性特征148

图6.2-1 竞争和有巨大成本优势的垄断 149

6.2-1 电视产业自然垄断性特征的具体内容149

图6.2-2 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151

图6.2-3 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152

6.2-2 自然垄断产业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有效竞争理论153

6.2-3 自然垄断性特征引致的管制政策及其变化156

6.3 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159

6.3-1 市场结构的涵义、决定因素及其分类159

图6.3-4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161

图6.3-5 美国各类媒介市场结构图 164

6.3-2 美国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变化164

表6.3-1 美国前十位有线电视多系统运营商及其入户情况 168

6.3-3 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变化169

图6.3-6 2001年北京市场各电视台的市场份额 171

图6.3-7 北京市场主要频道市场占有率171

图6.3-8 2001年上海市场各电视台的市场份额172

图6.3-9 上海市场主要频道市场占有率173

图6.3-11 广州地区主要频道市场占有率(4岁及以上所有电视人口)174

图6.3-10 2001年广州市场各电视台的市场份额 174

图6.3-12 全国电视市场各台市场占有率 175

表6.3-2 全国电视市场前15个频道排名表 176

表6.3-3 中央电视台收入与全国电视广告收入的比例情况 177

第七章 电视产业的政府管制及政策建议183

7.1 政府管制的基本概念186

7.1-1 政府管制的基本概念186

7.1-2 政府管制的分类188

7.1-3 政府管制过程190

7.2 美国电视产业的政府管制——以经济性管制为例191

7.2-1 政府管制模式的变迁191

7.2-2 政府管制机构193

7.2-3 对无线电视的政府管制194

7.2-4 对电视网的政府管制196

7.2-5 对有线电视的政府管制198

7.3-1 政府管制机构200

7.3 日本电视产业的政府管制——以社会性管制为例200

7.3-2 对电视媒介的社会性管制201

7.4-1 加入世贸组织是政府管制的制度背景204

7.4 中国电视产业政府管制的政策建议204

7.4-2 法律制度是政府管制的基本准则206

7.4-3 独立的管制机构是规范政府管制的关键207

7.4-4 事企分离,推动电视媒介商业化经营是政府管制的前提209

7.4-5 促进合理的开放竞争是放松经济性管制的政策取向210

7.4-6 加强和规范社会性管制是提高社会效益的保证217

结束语220

全书参考文献223

后记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