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族建筑艺术 The architecture of Bai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族建筑艺术 The architecture of Bai](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742448.jpg)
- 张泉著;大理市白族文化研究所,大理志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3343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白族-民族文化-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白族建筑艺术 The architecture of Bai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灿烂的白族古建筑源流1
远古篇 从洞穴居住到平地盖房17
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建筑遗址17
母系社会里的“居民小区”雏形20
剑川县海门口“干栏”式房屋22
祥云铜棺证实战国时“干栏”式房屋大量使用23
秦汉篇 世界公路桥梁建筑史的奇迹26
“秦开五尺道”的“火裂岩石筑路法”26
“博南古道”上的“兰津桥”27
木骨泥墙井干式结构地面住屋改善了居住条件29
唐朝南诏时期(公元649~902年)32
发祥篇 著名的巍宝山建筑群落32
南诏崛起第一城——??图城33
“巍宝仙踪”的泥塑与殿观烘托35
体现彝、白两族友好的云隐寺36
巍宝山建筑的布局38
统一篇 征战“五诏”时的军事建筑39
南诏铁柱——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水平39
阁逻凤修筑“龙尾城”41
防戎要塞“龙口城”42
“填固增修”名邑邆川城42
鼎盛篇 王都和东南亚国家建竖的塔、碑44
云南最早的第一大王都——太和城44
“风水”在城邑和民居中的运用46
兵家必争之地——永昌城48
骠国王都宝利差坦罗建的“那罗塔”50
安南边境竖立的“平南碑”51
叛唐篇 墓冢、神祠、道阁林立53
云南第一大墓“万人冢”54
“南诏德化碑”增添王城王者气氛55
“洱海神祠”的临水地基处理56
“大厘城”独具特色的门楼58
“神都”圣源寺的木雕、泥塑技艺59
地形与景观结合的罗刹阁61
佛图塔并非蛇骨灰砌成63
讲究“风水”的感通寺64
古佛洞顶造型险峻的白塔66
世外洞天的回音仙境“幺龙洞”67
利用石笋雕凿的梅城石塔69
铁链悬吊于岩石之上的凌空“观音阁”70
繁华篇 “东京”、“西京”形成南诏两大城市72
羊苴咩城的无梁殿式建筑72
洱海上的“舍利水城”75
“息龙山”的园林建筑76
洱海航标“罗荃寺”78
“菩提三景”独具匠心79
南诏国东部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拓东城80
会盟篇 农业发展使建筑林立82
唐使与南诏王会盟的“苍山神祠”83
骠国王城的建筑和大佛塔85
著名建材大理“础石”86
建筑物装饰——剑川木雕89
最宏伟的宾馆——“五华楼”90
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崇圣寺三塔91
具有鲜明特点的摩崖石刻99
工程浩大的“苍山高河”灌溉系统101
拓东篇 滇池畔的佛寺建筑104
遥相对峙的东寺塔和西寺塔104
螺山“补陀罗寺”106
法华寺石窟的石雕大卧佛107
造型奇特的“仅此一塔”108
辉煌篇 绚丽多姿的石宝山建筑艺术111
南诏社会生活写照的石钟山石窟111
狮子关细奴逻“全家福”和外国人雕像118
沙登箐石窟的雕刻艺术121
金华山“石将军”123
环境幽雅的“灵泉庵”125
金华山睡佛126
贸易篇 集市贸易促使建筑不断发展128
抛物形轮廊的弘圣寺塔128
园林环境的兰峰“无为寺”130
参差错落的水目山建筑群132
“俱结棚为市”的三月街134
探胜篇 佛教圣地鸡足山136
石钟寺与“活佛”造像137
云间“天咫”——袈裟殿139
月、塔连成一直线的建筑140
“天然建筑”华首门奇观140
利用“佛光”、“晴雷”营建寺塔环境142
大士阁和铜佛稀世珍品143
小结篇 从《南诏图传》看南诏时期建筑145
宋朝“大理国”时期(公元902~1253年)150
皇都篇 王城与寺塔群落150
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150
“皇都”布局和宫殿建筑151
蒲甘王子在云南驿看到的“里堠碑”153
视野开阔的苍山玉局寺154
儒、佛、道建筑群落155
伊洛瓦底江畔的“玉佛寺”156
塔寺双绝——凌空欲飞的九鼎寺群157
鄯阐篇 滇池畔的宏伟建筑159
鄯阐水利工程159
玉案山筇竹寺160
鄯阐侯的“华亭”别墅161
雕刻技艺精湛的地藏寺石幢162
天文、力学和建筑学巧妙结合的“木寺”165
晋宁摩崖石刻造像167
木柱凿榫连接屋顶重力分散的指林寺168
建材篇 其他艺术成就170
从周城民居看白族住宅170
大钟和雨铜观音等体现较高的冶炼铸造水平173
“碧玝山”显示了大理国建材生产规模很大177
“架木为梁”的清风桥至五孔石砌“黑龙桥”180
最早用石象雕塑美化的街道182
小结篇 张胜温画卷侧面反映的大理国建筑辉煌185
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191
远征篇 元世祖与大理建筑191
“高河”水利工程191
元朝皇帝“赐金修治”五华楼192
龟、碑榫连的《元世祖平云南碑》193
白族民居汉化过程加快194
发展篇 外国人和名著描述的建筑197
马可·波罗游哈剌章 城见到的建筑197
云南悬空寺——宝相寺奇观200
《大理行记》描述的元初建筑203
异地篇 大理工匠在各地施展技艺206
蒙文译成汉字白话文的《筇竹寺圣旨碑》206
大理高氏“舍而为寺”的华亭寺207
剑川工匠参与雕刻的建水文庙镂空龙柱和屏门208
昆明阿盖祠和大理段功墓210
小结篇 精致的建筑和石凿、木雕技艺215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220
新城篇 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20
大理府城布局严谨独具特色220
“珠联璧合”形成风花雪月“四绝”221
自然景观与民间传说联在一起的“将军庙”224
松桂骡马物资交易会和“国公庙”226
颇有世外桃源之感的宝林寺胜景227
巧妙利用池石建筑的观音阁228
自然生态环境极佳的蝴蝶泉229
洱海蓬莱——浪雾间的小普陀233
九气台温泉露天浴场234
整体设计呈四方印形的五台大寺236
建于莲花岩巨石之上的“谷女寺”237
杨状元客居的西山寺238
繁荣篇 发展的桥梁工程和寺庙241
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241
自然生态环境大观园——金光寺243
“祇圆胜境”西竺寺245
“铁锁云龙”的博南古道津梁246
眠龙洞石坊与明建文皇帝247
光学用于建筑的“螺峰野色”249
妙用“倒挂石龙”的天华山庵庙250
万寿寺的弧形建筑和独特装饰253
结构严谨、典雅美观的祥云玉皇阁254
“滇西第一洞”顶的清华寺255
五云楼与景外有景辉映的“满贤林”256
建筑壮观和雕像精致的上沧本主庙258
巍山篇 巍宝山建筑不断增添260
“魁雄六诏”的巍山城古楼260
第二道关门 “甘露亭”261
独特的园林宫廷建筑院落——文昌宫262
飞檐琉瓦的“灵官殿”与茶花王263
佛、道合一的大小寺建筑群胜景264
小鸡足山峰顶的迦叶阁和山腰观音寺266
出阁架斗、工艺精湛的圭峰寺267
神秘的“鸟道雄关”石碑和自然奇观268
宾川篇 恢弘磅礴的鸡山建筑群形成270
第一道山门 “灵山一会”坊270
珠光宝气的一山建筑之冠——悉檀寺271
接待寺——九莲幽静妙境271
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华严寺274
居高临下的“天咫”——迦叶殿276
大觉寺的“自来水”和人工喷泉277
慧灯庵屋顶横脊的瓶形宝鼎和陶釉奇兽装饰279
环境美化意识较好的“传衣寺”280
建在悬崖之上的铜瓦殿如同仙境281
位居最高的宫城宝塔建筑——金顶寺282
大旅行家徐霞客大为惊诧鸡山建筑群285
剑川篇 石宝山建筑群全部建成287
“甲石宝山诸寺院”的金顶寺287
精美建筑与自然奇观的融和——海云居288
中华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瑰宝——兴教寺289
木雕建筑之最——景风阁292
石宝山建筑游览区的特色293
“金碧交辉”的两木坊296
精工篇 独特的建筑精品296
“险”、“奇”的“太极灵山”寺阁299
白族民居建筑更为别致300
凤眼洞和龙眼洞的天界“玉宇琼楼”302
独特篇 分散在名山胜水的建筑和景观305
占尽赵州风水的凤鸣书院305
文化气息浓郁的雨花寺306
廓龙山的“五佛寺”307
“古城”式坚厚石墙围护的老君山建筑群309
回龙山上屹立的文笔塔310
山光水色映衬的白衣阁312
毁废的福国寺313
灵应山圆觉寺旁密林中的“塔包树”奇观314
日本诗僧叹颂的大理古建筑315
小结篇 大理古建筑科学体系形成317
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321
规划篇 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321
云南大城和滇西重镇321
集中体现白族建筑工艺的白云寺325
以山门主峰为中轴线、对称规划布局的虎头山建筑326
集溶洞、建筑、潭、林为一体的青玄洞游览区327
人文景观瑰宝——天生桥建筑群329
名胜篇 巍宝山、鸡足山建筑群竣工331
王楹宫殿型建筑——鸡山佛都祝圣寺331
气势磅礴的鸡足山建筑群334
木雕巨龙和彩图装饰的巍宝山玉皇阁336
高居于砖石垛上飞檐啄云的青霞观337
顶巅层台高拱造就“山风鼓浪”奇观的斗姥阁338
“梅园溪锦”大观——培鹤楼339
八卦图形建筑——长春寺340
花市园林建筑——含真楼340
巍宝山建筑群全部竣工341
名秀篇 奇异建筑和起义军设施343
选料精良的剑川灵宝塔343
小巧玲珑迅速排洪的宾川南薰桥344
巍山何庵山中独特的凿石为棺344
提醒人们爱护环境和植树造林的《种松碑》346
作为简易军事设施的哀牢“帅府”348
大理帅府“紫禁城”与杜文秀墓350
“七龙女池”古径、石桥奇观353
花园式建筑群西云书院355
精美的“严家”、“董家”大院和杨宅357
民居篇 在我国独树一帜的建筑瑰宝359
白族村镇的建筑环境360
丰富多彩的外装饰361
古朴典雅的室内装修363
灵活整洁的庭院布置364
注重环境美化与卫生365
白族民居的抗震设防366
小结篇 形成完整的建筑程序和工艺369
结论白族古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372
城池及宫廷建筑在恢复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借鉴作用373
“三大名山”古建筑在旅游中的运用375
古塔为现代高层建筑及抗地震性提供的科学原理376
沿袭至今全国堪称精品的白族民居建筑378
古建筑中的“水城”、“别墅”等在现代娱乐业中的运用380
铸造艺术为城市雕塑、景点服务381
“人造奇观”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382
精湛绝技的继承383
让大理古建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