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GPS观测数据处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GPS观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 兰孝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84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处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GPS观测数据处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概述1

1.1.1 GPS的起源1

1.1.2 GPS的组成2

1.2 GPS的应用6

1.3 GPS的现代化8

第2章 坐标与时间系统11

2.1坐标系统11

2.1.1地心惯性坐标系11

2.1.2地心地固坐标系12

2.1.3 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12

2.1.4国际地球参考框架14

2.1.5中国常用坐标系15

2.1.6 GPS涉及的坐标系17

2.1.7坐标转换18

2.2时间系统21

2.2.1恒星时和太阳时21

2.2.2历书时23

2.2.3原子时24

2.2.4相对论框架下的时间系统26

2.2.5时间历元27

第3章GPS定位的基本数学模型28

3.1 GPS卫星定位原理概述28

3.1.1 GPS观测量28

3.1.2卫星轨道位置计算32

3.2 IGS服务机构及其产品37

3.2.1 IGS轨道钟差联合产品37

3.2.2 IGS轨道产品精度分析38

3.3精密轨道的插值方法45

3.3.1广义延拓插值45

3.3.2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46

3.3.3算例及计算结果分析46

3.4 GPS伪距单点定位49

3.4.1伪距定位原理49

3.4.2伪距定位算法49

3.5 GP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周跳探测52

第4章GPS差分定位技术与方法55

4.1 GPS差分定位概述55

4.1.1引言55

4.1.2 GPS差分定位改正55

4.2 GPS伪距差分定位58

4.2.1 GPS伪距差分定位的数学模型58

4.2.2 GPS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的数学模型59

4.2.3精度评定60

4.2.4算例分析61

4.3 GPS相位差分定位64

4.3.1 GPS相位差分定位的数学模型64

4.3.2双差载波相位观测的统计模型69

4.4整周模糊度空间搜索方法研究71

4.4.1模糊度整数最小二乘搜索71

4.4.2改进的模糊度搜索算法73

4.4.3计算分析74

4.4.4结论78

4.5 GPS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78

4.5.1模糊度去相关算法79

4.5.2改进的白化滤波去相关算法81

4.5.3数值模拟分析83

4.5.4结论87

4.6城市GPS地面控制网施测技术87

4.6.1城市既有地面控制点现状88

4.6.2 GPS控制网网形优化分析89

4.6.3地面起算控制点联测分析91

4.6.4 GPS控制网外业测量92

4.6.5地面起算基准选取及兼容性分析94

4.6.6 GPS观测数据后处理97

第5章GP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99

5.1 GPS精密单点定位概述99

5.2观测方程的线性组合101

5.3 GPS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102

5.3.1双频消电离层组合模型102

5.3.2观测方程线性化103

5.4基本误差改正项104

5.4.1卫星星历和钟误差104

5.4.2电离层延迟105

5.4.3对流层延迟108

5.4.4多路径效应112

5.4.5相对论效应113

5.4.6地球自转改正116

5.5特别考虑的误差改正项117

5.5.1接收机天线高及相位中心改正117

5.5.2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117

5.5.3天线相位缠绕改正120

5.5.4固体潮121

5.5.5大洋负荷及地球旋转参数122

5.6数据处理123

5.6.1平滑伪距123

5.6.2 TEQC质量检测124

5.7程序设计及计算结果125

5.7.1程序设计125

5.7.2数据准备126

5.7.3模糊度收敛分析127

5.7.4定位精度分析128

第6章GPS大坝三维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134

6.1提高GPS大坝变形监测网观测精度的措施134

6.2基于站心地平坐标系的GPS三维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模型135

6.2.1坐标参考系统135

6.2.2 GPS变形监测网拟稳平差的数学模型136

6.3基于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拟稳点相对稳定性137

6.3.1模糊数学基本概念137

6.3.2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拟稳点相对稳定性的数学模型138

6.4粗差定位与可靠性指标139

6.4.1粗差定位——标准余差法140

6.4.2可靠性指标141

6.5精度评定141

6.6位移显著性检验143

6.6.1平均间隙法143

6.6.2 t检验法144

6.7 GPS大坝三维变形监测网平差软件系统的开发145

6.8 GPS大坝变形监测网观测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46

6.8.1拟稳点的稳定性检验147

6.8.2精度指标149

6.8.3可靠性指标151

6.84粗差检验结果151

6.8.5点位位移显著性检验151

6.8.6结论152

6.9 GPS与地面测量数据三维大坝变形监测网联合平差数学模型的研究152

6.9.1误差方程152

6.9.2各类观测值权的确定155

第7章GPS精密地壳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模型及结果分析157

7.1概述157

7.2精密GPS定位定轨软件GAMIT158

7.2.1数据准备部分160

7.2.2数据处理流程160

7.3 GPS精密地壳形变监测数据处理的综合解算模型的研究160

7.3.1法方程重构综合解算模型161

7.3.2基线向量的综合解算模型164

7.4测段解算结果的精度评定168

7.4.1坐标结果的评价168

7.4.2基线结果的评价169

7.5 GAMIT后处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169

7.6 GPS精密地壳变形监测数据处理171

7.6.1地壳运动网络工程观测数据和基线单天解171

7.6.2各测段解算结果的综合解174

7.6.3地壳变形监测网的综合解——测站漂移速度及运动分析177

7.7某市GPS地壳变形监测试验网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182

7.7.1基线向量单天解的重复率182

7.7.2监测点坐标单天解的重复率183

第8章GPS的区域电离层延迟改正185

8.1概述185

8.2电离层对GPS信号传播的影响186

8.2.1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186

8.2.2 GPS的电离层延迟误差187

8.3电离层单层模型及GPS/VTEC观测方程189

8.3.1电离层单层模型189

8.3.2穿刺点、星下点位置的计算190

8.3.3 GPS/ VTEC观测方程190

8.4 GPS信号电离层延迟函数模型192

8.4.1 Klobuchar模型192

8.4.2 IRI模型192

8.5 GPS信号电离层延迟格网模型193

8.5.1建立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基本步骤193

8.5.2格网电离层模型值的确定194

8.5.3格网模型穿刺点电离层延迟值的确定194

8.6区域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实现195

8.6.1江苏省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建立195

8.6.2江苏省格网电离层模型的计算196

8.7总结201

第9章 地基GP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203

9.1概述203

9.2电离层的基本特性及其异常现象204

9.3地基GPS的CIT原理与算法206

9.3.1几何构形206

9.3.2三维平行束投影定理的建立207

9.3.3三维原函数重建公式208

9.4利用GPS获取TEC的原理209

9.4.1电离层对GPS两种观测量的影响209

9.4.2利用差分技术测量TEC210

9.4.3高精度TEC的获取210

9.5利用GPS实测数据进行CIT重建213

9.5.1江苏地区层析格网模型的建立213

9.5.2江苏地区CIT结果计算214

9.6总结220

主要参考文献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