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语言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用语言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392931.jpg)
- 王伟,左年念,王国念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625287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应用语言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用语言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应用语言学概述1
第一节 应用语言学的概念1
第二节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2
一、应用语言学正式形成之前2
二、应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和早期语言教学法2
三、结构语言学对应用语言学的影响3
四、应用语言学学科地位的奠定以及乔姆斯基学派对应用语言学的影响3
五、交际法的出现3
六、应用语言学的综合性及跨学科发展4
七、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4
第三节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5
一、独立性5
二、系统性6
三、跨学科性6
四、应用性9
五、实验性9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框架10
问题与思考10
第二章 第二语言教学11
第一节 第二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关系11
第二节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教学12
一、二语习得与二语学得12
二、语言迁移与第二语言习得13
三、中介语与第二语言教学17
第三节 各种语言学观点与第二语言教学法21
一、语法-翻译法21
二、直接法22
三、听说法22
四、认知法23
五、交际法24
六、自然法26
七、任务型教学法26
八、内容教学法30
问题与思考33
第三章 语言教育34
第一节 语言政策和规划34
一、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定义34
二、语言规划的原则及影响因素35
三、语言规划模式及内容36
四、语言规划的作用37
五、语言规划的步骤37
第二节 教学大纲39
一、教学大纲的定义39
二、教学大纲设计中的主要因素40
三、教学大纲的类型41
四、我国英语教学大纲的变革45
第三节 课程设置47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概念47
二、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48
第四节 教材编写49
一、教材内容49
二、教材编写应注意的问题50
三、我国外语类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1
第五节 双语教育52
一、双语教育的定义52
二、双语教育的理论依据53
三、双语教育的模式54
四、我国双语教育现状55
问题与思考56
第四章 语言测试57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主要类别57
一、语言测试和语言评估57
二、语言测试的类别57
第二节 语言测试基础的理论知识59
一、语言测试理论发展阶段和理论模式59
二、语言测试基础知识60
第三节 主要考试题型63
一、择答题63
二、做答题65
第四节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试71
一、语法考试71
二、词汇考试72
三、听力考试72
四、口语考试74
五、阅读考试76
六、写作考试79
问题与思考81
第五章 语篇分析82
第一节 语篇的概念82
第二节 语篇语言学的发展82
第三节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84
一、衔接84
二、连贯86
第四节 主位结构88
一、主位的分类88
二、主位推进模式89
第五节 信息结构90
一、信息单位的构成90
二、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的区别90
第六节 语篇的组织模式92
一、概括-具体模式92
二、问题-解决模式93
三、机会-获取模式94
四、主张-反应模式94
五、提问-回答模式95
第七节 语篇分析的方法96
一、结构分析法96
二、认知分析法97
三、社会文化分析法98
四、批评性话语分析100
五、综合分析法101
第八节 语篇分析的未来发展104
问题与思考105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108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108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108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特点109
三、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目的和框架110
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11
一、语言学视角111
二、心理学视角113
三、交互作用视角115
四、社会文化视角115
第三节 对学习者语言的描述116
一、语言材料的分析方法116
二、中介语的可变性122
第四节 语言学习外部因素124
一、语言学习社会因素124
二、语言输入与互动126
第五节 语言学习内部因素129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和心灵学派视角下的二语习得129
二、语言迁移129
第六节 学习者个体差异133
一、学习者情感因素133
二、一般个体差异138
三、学习风格141
四、学习策略142
问题与思考143
第七章 语言研究方法144
第一节 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144
第二节 语言研究方法146
一、访谈146
二、观察法148
三、个案研究151
四、日记和日记研究152
五、内省法154
六、问卷调查156
七、测试159
八、实验163
第三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处理164
一、描述统计164
二、推论统计166
三、统计数据的解释168
第四节 各种研究方法相结合169
问题与思考170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教学171
第一节CALL的定义和发展171
一、CALL的定义171
二、CALL的发展历史171
第二节CALL理论173
一、建构主义174
二、社会文化理论174
三、互动假说174
第三节 计算机、教师、学生在CALL中的作用175
一、计算机在CALL中的作用175
二、教师在CALL中的作用176
三、学生在CALL中的作用176
第四节CALL的课程设计177
第五节CALL评估177
一、基于课堂教学的CALL评估177
二、生态角度的CALL评估178
第六节 基于计算机的沟通178
一、CMC的定义和特点178
二、电子讨论版179
三、网络聊天180
四、多用户使用域180
第七节 计算机软件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180
一、SPSS软件180
二、WordSmith Tools辅助语料库研究软件184
三、Range辅助词汇研究软件188
四、 Writer’s Workbench辅助语言写作研究189
五、ParaConc辅助双语语料研究190
六、Praat辅助语音语调研究191
七、LISREL辅助语言多因素研究192
问题与思考194
参考文献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