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散文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散文史 下
  • 郭预衡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269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散文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编 明代1

第一章 概论1

第二章 明代初期15

第一节 初期之文(一)16

一、宋濂16

二、王祎28

第二节 初期之文(二)33

一、刘基34

二、高启40

第三节 初期之文(三)46

一、苏伯衡46

二、方孝孺51

第三章 明代前期(一)57

第一节 三杨台阁之文58

一、杨士奇58

二、杨荣63

第二节 三杨同辈之文66

一、金幼孜67

二、王直71

第三节 其他阁臣之文75

一、解缙76

二、于谦81

第四章 明代前期(二)86

第一节 东阳之文86

第二节 东阳门下之文91

一、邵宝91

二、罗圮95

第三节 东阳前后之文99

一、吴宽99

二、程敏政103

第五章 明代中期(一)107

第一节 讲学诸子之文108

一、陈献章108

二、王守仁112

三、罗洪先119

四、杨慎123

第二节 弘治诸子之文129

一、李梦阳129

二、何景明134

三、康海140

第三节 吴中诸子之文144

一、祝允明144

二、唐寅150

三、文征明154

第六章 明代中期(二)158

第一节 嘉靖诸子之文(一)158

一、李开先159

二、唐顺之163

三、王慎中169

第二节 嘉靖诸子之文(二)174

一、李攀龙174

二、王世贞179

三、宗臣185

第三节 嘉靖诸子之文(三)190

一、归有光190

二、茅坤197

第七章 明代后期203

第一节 万历诸子之文(一)204

一、何心隐204

二、李贽209

第二节 万历诸子之文(二)215

一、徐渭216

二、汤显祖223

第三节 万历诸子之文(三)231

一、陈继儒231

二、王思任236

第四节 公安之文242

一、袁宗道242

二、袁宏道248

三、袁中道254

第五节 竟陵之文262

一、钟惺262

二、谭元春268

第八章 明清易代之际274

第一节 易代之文(一)274

一、张溥275

二、艾南英279

第二节 易代之文(二)283

一、陈子龙283

二、夏完淳288

三、张煌言292

第三节 易代之文(三)295

一、张岱295

二、朱之瑜300

第九章 余论306

第一节 制义之文306

第二节 游记之文312

第三节 笔记之文320

一、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320

二、焦骇的《笔乘》322

三、田艺蘅的《留青日札》323

四、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326

第四节 传记之文328

第七编 清代335

第一章 概论335

第二章 清代前期(一)347

第一节 易代学人之文(一)348

一、黄宗羲349

二、顾炎武356

三、王夫之362

第二节 易代学人之文(二)368

一、王猷定368

二、傅山374

第三节 易代学人之文(三)378

一、归庄379

二、周容385

第三章 清代前期(二)393

第一节 易代文人之文(一)394

一、钱谦益395

二、吴伟业401

三、龚鼎孳406

第二节 易代文人之文(二)411

一、李渔411

二、尤侗416

第四章 清代前期(三)423

第一节 易代文人之文(三)424

一、侯方域424

二、魏禧432

三、汪琬438

第二节 易代文人之文(四)444

一、施闰章445

二、朱彝尊450

第五章 清代前期(四)456

第一节 易代文人之文(五)457

一、屈大均457

二、唐甄463

第二节 易代文人之文(六)469

一、邵长蘅470

二、王士祯477

第六章 清代中期(一)483

第一节 盛世之文(一)484

一、戴名世485

二、方苞492

第二节 盛世之文(二)502

一、刘大櫆502

二、姚鼐509

第七章 清代中期(二)517

第一节 盛世之文(三)518

一、郑燮519

二、袁枚524

第二节 盛世之文(四)532

一、汪中532

二、洪亮吉538

第八章 清代中期(三)545

第一节 盛世之文(五)546

一、恽敬547

二、张惠言553

第二节 盛世之文(六)560

一、管同561

二、梅曾亮566

第九章 清代后期(一)573

第一节 近代之文(一)575

一、龚自珍575

二、魏源582

第二节 近代之文(二)587

一、曾国藩588

二、黎庶昌594

三、薛福成599

第十章 清代后期(二)605

第一节 近代之文(三)606

一、康有为607

二、章炳麟614

第二节 近代之文(四)620

一、林纾621

二、严复627

第三节 近代之文(五)633

一、谭嗣同634

二、梁启超640

第十一章 余论648

第一节 八股时文648

第二节 骈体之文652

第三节 日记之文658

第四节 尺牍之文6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