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科学新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薛澜主编;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2409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95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科学新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序言1
致谢1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3
第一章 政治科学:学科概况3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科学4
二、专业的成熟过程11
三、学科标准16
四、专业的定型:文献计量学分析28
五、结论33
第二章 政治科学:学科历史66
一、导言66
二、进步—折中的政治科学历史的主题69
三、历史回顾70
四、对于学科发展的不同观点106
五、结论122
第三章 政治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141
一、专业化、分化与杂化142
二、借鉴相邻学科147
三、杂化的领域160
四、结论180
第二部分 政治制度197
第四章 政治制度:综述197
一、导言197
二、政治理论中的制度201
三、政治制度的忘却与重新发现205
四、现代制度分析中的问题212
五、制度分析与政治科学的未来227
一、导言246
第五章 政治制度:理性选择的视角246
二、制度的影响248
三、内生型制度255
四、理性选择研究的前沿问题263
五、结论266
第六章 政治制度:法律的视角282
一、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283
二、英国政治对法律的忽视285
三、政治与司法的角色287
四、公法与公共行政289
五、美国:法律与宪法293
六、结论295
一、导言:究竟什么是新政治制度303
第七章 政治制度:旧与新303
二、各种新制度主义理论306
三、理论性问题313
四、结论318
第三部分 政治行为327
第八章 政治行为:综述327
一、来自经济学家的挑战330
二、政治社会学的应对333
三、政治心理学的反应347
四、结论:政治行为中民主公民的整合模型359
第九章 政治行为:理智选民与多党体制370
一、多党体制下的党派偏好372
二、偏好的形成377
三、党派偏好与投票行为387
四、结论392
第十章 政治行为:制度方法与经验方法399
一、政治行为研究中的现代主义401
二、替代性的研究方法412
三、结论418
第十一章 政治行为:旧与新424
一、征服新领域的激情424
二、多学科的起源427
三、政治行为研究的新视野432
四、新时期对旧时期的影响436
五、公民身份的新定义438
第四部分 比较政治学443
第十二章 比较政治学:综述443
一、导言:比较政治学学科443
二、范围447
三、问题455
四、难题459
五、结论:当前与未来的趋势465
第十三章 比较政治学:微观行为视角478
一、政治文化与民主化480
二、价值变化与现代化485
三、选举的变化488
四、结论494
第十四章 比较政治学:民主化研究501
一、导言501
二、它为谁而做502
三、它像什么506
四、它是如何开展的511
五、结论518
一、导言526
第十五章 比较政治学:旧与新526
二、制度主义529
三、“新”比较政治学534
四、新制度主义542
五、评析547
第五部分 国际关系学567
第十六章 国际关系学:综述567
一、民族国家的重要性571
二、研究目的与冷战结束问题576
三、目的、意义和制度585
四、理论:猜想还是立论595
五、结论598
第十七章 国际关系学: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606
一、起源: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607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博弈论方法的局限性610
三、走向摆脱博弈论的妥协现实主义615
第十八章 国际关系学:后实证主义和女权主义的观点631
一、旧手册中的国际关系理论632
二、不断受到侵蚀的共识633
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636
四、展望前景吗638
五、女权主义者的贡献639
第十九章 国际关系学:旧与新653
一、目标与方法654
二、现实主义的兴衰658
三、选择与必然性662
四、新的国际关系665
五、结论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