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元文化与外国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元文化与外国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734848.jpg)
- 毛信德,蒋承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8949013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元文化与外国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思潮研究3
来自传统,反对传统——我看后现代主义 贺祥麟3
从理性主义(文学)的大地到非理性主义(文学)的天空 黄晋凯8
“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人文主义文学新论 蒋承勇11
批评史的意义 杨冬24
文学与历史的对话——20世纪世界文学与人类政治关系的思考 毛信德39
当代诺贝尔文学奖的多元文化背景 周明燕51
试论世界文坛的魔幻化倾向——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文学发展规律探索 韦建国62
俄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流变 汪介之75
对左拉自然主义理论与创作的再认识 孙靖90
中西互动与五四全球化视野的形成——五四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研究 孙周年 肖向东98
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由“女性写作”、“空白之页”和“镜像”谈起 杨莉馨114
哈代“埃格敦荒原”的生态批评的思考 吴笛131
作家作品研究131
徜徉于现实和愤怒间的艾伦·西利托 项晓敏141
最早的西洋文学经典——林译小说与出版机构的关系 郝岚156
在学院与市场之间:欧美学院派小说家 马凌165
自由的言说——论《芬尼根的守灵》的饶舌叙述 戴从容177
国外赫斯顿作品接受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程锡麟183
众生啊,听佛祖的训诫!——蒲宁作品中的佛教元素解析 叶红208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鲁滨孙形象 李晓卫226
从局外人到套中人——从生存困境看契诃夫对现代主义的渗透 刘长237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 李伟昉247
揭穿邪教士毒辣的伪善——试论性格喜剧《伪君子》的讽刺艺术 傅守祥261
论荷马史诗中的荣誉观念 毛竹生271
观念戏剧与现实主义——评萨特的《肮脏的手》 冉东平283
诗化现实主义:超越现实的现实——《欲望号街车》艺术风格分析 张丽娟292
后殖民视野中的奈保尔前期创作——从《米格尔大街》到《幽暗国度》 王欣300
《哈里·波特》中的再造世界 冯欣308
哈姆莱特——一个存在主义式英雄 李小驹 万承华323
透过《重现的镜子》看罗伯-格里耶的“新自传” 姚公涛331
向往幸福是生命最强大的动力——安徒生童话的现代阅读 王挺341
走向“自性”之路——论叶芝诗中的“石头”意象 许淑芳349
为自己选择天堂的夏娃——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 张静366
情能否承载生命之舟——爱情在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中的本体论意义 赵明378
文学·艺术·情爱——乔治·桑与肖邦的情感本质解读 毛肄38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研究401
西方文学研究中强化宗教影响的动态——后现代《圣经》文学阐释的重要意义 刘意青401
“世界文学”之危机:作为一门课程、一种专业、一个学科 林精华406
王尔德与东方文化 张介明422
文学的创造性阅读与阐释——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和探索 佟晓萍431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阐释的发展与现状 王福和444
建构二元关系 辨识语境语词——《外国文学史》教学实践点滴 李迎丰455
多元文化时期的英美文学教学 徐燕467
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建构性——《西方神话》课的教改探讨 杨小洪475
歌德与中西方现代美学的“关键性内容” 孔建平487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 常江虹498
价值认同的艰难与文学研究的困境——谈谈古希伯来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教学定位问题 尹振球506
英美文学教学瓶颈与导入策略浅谈 闫建华 刘建刚516
英美文学教学初探 史永红523
美国文学教学中性别意识的培养 张平 闫建明530
外国文学教与思:“学习型课堂”教学建设 王妮娜539
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邓阿宁548
后现代视野中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反思 汤定九561
女性情结·女性·女性意识——关于多元语境下普希金教学的思考 周颖569
新民之道与文明批判——梁启超、卢梭启蒙主义文艺观比较 岑雪苇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