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维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角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征国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ISBN:978751004958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维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1
一、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2
二、从原理研究走向分支研究3
三、从平面研究走向立体研究4
第二节 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创建6
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7
二、应当包括的基本内容11
三、应当把握的基本方法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考察与前进方向17
一、实事求是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石19
二、解放思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题20
三、先进文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21
第一章 人们生活在三维世界之中24
第一节 三维世界观与方法论24
一、三维时空观25
二、三维发展观28
三、三维实践观32
第二节 认识发展过程的三阶段论37
一、感性38
二、知性41
三、理性44
第三节“彻底否定”不是“全盘否定”47
一、什么是“彻底否定”47
二、怎样运用批判地继承49
三、如何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50
第二章 世界为何存在于三维之中52
第一节 三维世界观的历史考察52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三”的认识53
二、欧洲哲学史上对“三”的认识5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三”的认识60
第二节 三维世界观的哲学论证63
一、“两分法”的困境63
二、“三分法”的创立64
第三节 三维世界观的科学论证65
一、科学研究中的“三阶段论”方法66
二、科学实践中的“三分法”事实67
第四节 三维方法论的重大意义69
一、三维方法论的理论意义69
二、三维方法论的实践意义71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三维历史观76
第一节“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76
一、“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解释77
二、“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80
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目的82
第二节“以人为本”是对物化社会的超越84
一、“人的依赖关系”及其三种形态84
二、“人的本质”及其三大实践89
第三节 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三维视角93
一、人的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存在93
二、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及其社会实践97
三、人类文明及其社会意识99
第四章 人本价值观的三维特性102
第一节 以人为本价值内涵的三个维度102
一、人本价值原则维度103
二、人本价值生活维度106
三、人本价值选择维度108
第二节 人本价值论与传统价值论109
一、对人的主体性的价值论理解110
二、对人的需要性的价值论理解111
三、对人的价值性的正确理解112
第三节 人本价值形态内含三大矛盾114
一、价值观念的人本与物本矛盾114
二、价值追求的个体与群体矛盾117
三、价值体系的人本与阶级矛盾119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三维生产力122
第一节 传统生产力及其三要素123
一、劳动力123
二、劳动资料124
三、劳动对象124
第二节 新生产力及其三系统127
一、知识创新系统127
二、网络信息系统129
三、虚拟资本系统130
第三节 发展当代中国的新生产力132
一、发展知识生产力133
二、发展网络生产力134
三、发展虚拟生产力137
第四节 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38
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信用要求139
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人本要求140
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要求143
第六章 三维世界观的运用146
第一节 邓小平对三维世界观的运用147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47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48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50
第二节 江泽民对三维世界观的运用151
一、“三位一体”——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151
二、“三讲教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53
三、“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156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三维世界观的运用160
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贡献160
二、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贡献162
三、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新贡献164
第七章 黑格尔的“三分法”内核167
第一节 什么是“三分法”167
一、发展与联系的辩证方法167
二、系统与结构的认识方法169
三、实质是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规律171
第二节 为什么是“三分法”172
一、一切事物都是将普遍与个别结合起来的特殊172
二、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三重推论174
三、从计数上看,辩证方法就是“三分法”177
第三节 黑格尔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三分法”178
一、“三分法”是方法与内容的统一178
二、认识内在发展的三个环节179
三、认识外在表现的三个方面18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三分法”182
一、马克思改造并运用了黑格尔的“三分法”182
二、恩格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分法”185
三、列宁对“三分法”采取了科学的态度186
第八章 资本论的“三分法”逻辑190
第一节《资本论》与“三分法”190
一、从具体到抽象与从抽象到具体191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194
三、内容与方法的统一196
第二节“资本一般性”的三个环节199
一、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形式、内外统一199
二、货币:直接机能、基本机能、根本机能203
三、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资本积累204
第三节“资本特殊性”的三段过程207
一、资本循环207
二、资本周转209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211
第四节“资本个别性”的三种形式213
一、资本主义平均利润213
二、资本主义地租215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15
第九章 毛泽东哲学研究的“三分法”217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方法218
一、历史研究方法219
二、科学叙述方法221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方法222
一、运用现实方法223
二、推进理论创新224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未来方法228
一、未来研究势在必行229
二、未来趋势可以预测230
第十章“二分法”终结与“三分法”勃兴233
第一节“二分法”的终结233
一、一点论必然遭到二点论的否定234
二、一分为二需要合二而一补充237
三、二分法的极端及其必然终结245
第二节“三分法”的勃兴248
一、一分为三反映了事物的全面250
二、一分为三把握了矛盾的全体254
三、一分为三概括了人类文明的全局258
第三节“三”便是万物的基元262
一、“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本质262
二、“数括于三”:万数的基本量264
三、“数成于三”:介于“一”与“多”之间的度266
附录 作者公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269
一、专著269
二、合著270
三、主编270
四、书评271
五、论文272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