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与深圳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邵汉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ISBN:780615741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与深圳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走自己的路——邓小平理论在深圳的成功实践1
一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1
(一)从世界社会主义挫折中奋起1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三)建立经济特区:选定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5
二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13
(一)深圳的建设成就1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硕果16
三 深圳实践的理论意义18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8
(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19
(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0
(四)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运行机制21
(五)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走共同富裕之路22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23
第二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发展观与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26
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6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26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28
(三)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导致的失误29
二 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32
(一)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32
(二)适时适度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34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7
三 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40
(一)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40
(二)科技产业化是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42
(三)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44
(一)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意义49
一 开放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49
四 深圳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成因49
第三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的开放理论与深圳的对外开放49
(二)大胆利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52
(三)经济特区在全国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54
二 抓住时机,发展外向型经济55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55
(二)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57
(三)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历程59
(四)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与作用62
三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经济生活的国际化65
(一)经济生活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65
(二)深圳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背景和基础68
(一)改革就是要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74
一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74
第四章 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与深圳的改革实践74
(二)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75
(三)选择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场”76
(四)“三个有利于”是检验经济特区改革成效的试金石76
二 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经验78
(一)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历史78
(二)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90
三 深圳政治、科教体制的改革探索93
(一)循序渐进的行政体制改革93
(二)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96
(三)探索建立经济特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99
(二)当代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104
(一)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4
一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04
第五章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与深圳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104
二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107
(一)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环节107
(二)健全和规范中介组织是现代市场体系顺利运行的内在要求114
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微观经济基础的制度创新11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116
(二)产权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122
(三)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127
(四)分配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131
(五)健全企业领导体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133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措施135
(一)转变政府职能是重塑宏观调控主体的关键137
四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37
(二)建立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139
第六章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与深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145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145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45
(二)先富帮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45
(三)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146
二 帮助后发展地区是深圳特区的历史责任148
(一)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部分地区先富的客观必然性148
(二)帮助后发展地区是深圳经济特区义不容辞的责任150
三 按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152
(一)探索扶贫新形式152
(二)实施“同富裕工程”154
一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6
(一)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6
第七章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两手抓”思想与深圳精神文明建设156
(二)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157
(三)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159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的重要性160
二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162
(一)深圳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和任务162
(二)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164
三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素质168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168
(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170
(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172
四 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174
(一)坚持正确的文化政策174
(二)文化建设要着眼基层、服务群众176
五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183
第八章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83
一 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183
(一)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对经济特区的影响183
(二)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新要求186
(三)先行先试: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功能定位188
(四)发挥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89
(五)发挥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191
二 实施“二次创业”,再创特区辉煌193
(一)深圳特区“第二次创业”的战略构想193
(二)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195
附录:200
1979年-199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200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