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防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金森,范中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411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09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海防-军事史-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防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概述1
目次1
第一章 朱元璋建立海防防御体系57
一、明初的沿海形势57
(一)倭寇入侵57
(二)明初的军事力量65
二、外交政策70
(一)睦邻友好70
(二)对日交涉73
三、海禁政策78
(一)海禁政策的内容78
(二)海禁政策的利弊80
四、沿海防御体系的建立82
(一)建立沿海卫所82
(二)加强水军建设91
(三)领导指挥体制95
一、永乐至宣德年间进一步巩固海防的措施102
(一)永乐至宣德年间倭寇的入侵102
第二章 永乐至正德年间的海防102
(二)加强沿海防卫104
(三)望海埚大捷114
(四)对日勘合贸易116
(五)郑和出使西洋123
二、正统至正德年间海防逐渐废弛135
(一)正统至正德年间的海防形势135
(二)海防的整饬和调整138
(三)贡赐贸易145
一、嘉靖初年的外患153
(一)抗葡之战153
第三章 嘉靖年间的海防(上)153
(二)争贡之役157
二、嘉靖中期后的沿海形势161
(一)倭寇的猖獗161
(二)倭寇猖獗的原因170
一、明廷的御倭措施194
(一)设机构,调将领194
第四章 嘉靖年间的海防(下)194
(二)调客兵,练土兵197
(三)筹措战船207
(四)招抚,行间210
(五)海禁政策211
二、抗倭战役213
(一)双屿和诏安之战213
(二)王江泾大捷217
(三)歼灭徐海、王直221
(四)台州大捷227
(五)平海卫大捷236
(六)仙游之战241
(七)广东战役249
一、海防的状况253
(一)军事技术的发展253
第五章 隆庆至万历中期的海防253
(二)兵役制度的变化275
(三)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278
(四)沿海划区防守和防务加强284
(五)倭寇入侵形势295
(六)有限度地开放海禁297
二、抗倭援朝战争299
(一)丰臣秀吉的野心299
(二)明廷粉碎丰氏野心的措施303
(三)平壤之战309
(四)露梁海战312
第六章 明末的海防318
一、海防力量的变化318
二、万历中期后倭寇的入侵321
三、葡萄牙殖民者窃踞澳门325
四、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329
(一)沈有容谕退红毛番329
(二)将殖民者逐出澎湖332
(三)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340
(四)粉碎殖民者的侵扰342
五、西班牙的野心344
一、海防政略350
(一)收人心为本350
第七章 海防思想350
(二)几项具体措施351
二、海防战略353
(一)御海洋353
(二)固海岸356
(三)守河港357
(五)战原野358
(六)严城守358
(四)守内河358
(七)不同主张360
三、商贸策略361
(一)海禁和开放362
(二)通贡和绝市368
四、抗倭战术373
(一)水战战术373
(二)野战战术375
(三)守城战术381
(四)合同战术384
五、海防要地385
(一)岛屿是大陆的屏障385
(二)沿海是内地的门户387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海防建设395
一、海防形势395
(一)清代立国时期的时代背景395
(二)西方列强开始威胁中国396
(三)朝廷对海防形势的认识407
二、海防体制409
(一)中央军事体制409
(二)地方军事体制411
三、海防力量413
(一)沿海地区的八旗兵413
(二)沿海地区的绿营兵415
(三)沿海水师418
(四)战船与火炮427
(一)沿海地区海防部署概况431
四、海防部署431
(二)东三省海防部署431
(三)直隶海防部署431
(四)山东海防部署432
(五)江南海防部署433
(六)浙江海防部署435
(七)福建海防部署436
(八)广东海防部署439
(九)沿海地区水师部署442
(十)海岸防御设施建设449
一、清朝统一东南沿海地区452
第二章 收复和统一台湾452
(一)与沿海反清势力的初期斗争452
(二)对郑成功的招降活动454
(三)与郑成功在沿海地区的斗争456
(一)收复台湾的决策461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461
(二)郑成功率大军攻台462
(三)郑成功在台湾的初期经营465
三、清朝统一台湾466
(一)郑经退守台湾466
(三)朝廷寄希望于和平谈判470
(二)三次攻台失败470
(四)马拉松式的和谈472
(五)剿、抚沿海反清势力476
(六)招抚“附逆人民”481
(七)攻取台湾的选将和决策481
(八)“因剿寓抚”统一台湾484
(九)台湾设防的决策488
一、打击海盗492
第三章 保商靖盗和航运管制492
(一)康熙年间的海盗492
(二)乾隆年间的海盗496
(三)嘉庆年间的“洋盗”498
二、航运管制510
(四)道光年间的海盗510
(一)开海贸易510
(二)禁止南洋贸易511
(三)航运管制513
一、俄罗斯入侵东北沿海地区518
第四章 俄国和英国的早期入侵518
(一)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早期侵略518
(二)中国东北沿海地区的防务520
(三)沙俄政府侵略黑龙江的“训令”522
(四)康熙关于保卫黑龙江的“上谕”522
(五)尼布楚条约523
(六)俄国寻找出海口的野心523
(七)强占黑龙江口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区524
(八)强占库页岛525
(一)封闭口岸和一口通商527
二、英国侵扰东南沿海地区527
(二)英国兵船擅闯澳门527
(三)华夷交易章程529
(四)道光前期的防堵政策530
(五)“阿美士德”号的战前侦察535
(六)鸦片贸易引起海防冲突537
(七)英国准备海上入侵539
(八)林则徐查禁鸦片与强化海防541
(九)鸦片战争前哨战与水师的整顿545
第五章 清代前期的海防思想547
一、海防政治思想和政策547
(一)海防观念547
(二)海禁思想548
(三)海禁政策549
(四)迁界政策551
(五)天朝观念558
(六)防堵思想563
二、海防经济思想566
(一)海上贸易思想566
(三)民船发展思想567
(二)公平贸易思想567
(四)渔业发展思想569
(一)建设缉盗水师思想571
三、海防军事思想571
(二)制造轻便战船思想572
(三)御之于海的思想575
四、海防地理知识577
(一)海岸和海岛的防御地理知识577
(二)河口海湾的防御地理知识587
(三)军事海洋气候与水文知识590
一、实录、圣训、朱批奏折593
第二篇主要参考文献593
二、史料汇编593
三、通史资料593
四、著作资料594
五、舆地、史志资料594
附录一:直接参考使用的部分上谕和奏议595
一、海防形势599
(一)海洋强国的出现599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599
(二)列强对中国的威胁600
(三)西方列强武装力量的发展601
(四)英国侵华的海上武装力量602
二、英国的战争策划603
(一)胡夏米的建议603
(二)战争策划603
(三)不宣而战608
(一)海防力量610
三、中国的海防力量和战争动员610
(二)盲目防堵612
(三)宣战上谕615
(四)战争动员616
(五)海防部署619
四、战争进程和重要战斗627
(一)第一次广东之战627
(二)第一次厦门之役634
(三)第一次占领定海636
(四)兵临大沽口639
(五)浙江停战641
(六)第二次广东之战642
(七)英军第二次侵略厦门652
(八)浙东战役653
(九)台湾人民的斗争658
(十)长江下游战役660
五、屈辱的南京条约665
(一)道光皇帝的几道圣旨665
(二)中英《南京条约》667
(三)其他列强趁火打劫668
第二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672
一、形势与任务672
(一)调整涉外体制672
(二)恢复海防建设673
(三)保商靖盗674
(四)中英贸易出现下降趋势676
(五)徐继畲分析海防新形势677
二、战争起因与决策679
(一)英军的入城要求679
(二)第一次“修约”活动680
(三)第二次“修约”活动681
(四)制造战争的借口682
(五)战与抚的议论和决策684
(一)第一次广州战役687
三、广州战役687
(二)第二次广州战役690
四、天津条约693
(一)拒绝上海谈判693
(二)战与和的决策游移不定695
(三)第一次大沽口战役695
(四)迂腐的外交政策698
(五)天津条约699
五、天津陷落702
(一)加强海防702
(二)通商税则的谈判703
(三)进京换约之争704
(四)第二次大沽口战役705
(五)英法调兵天津706
(六)“攘外安内”两头忙708
(七)天津的战备709
(八)第三次大沽之战710
(九)决战与投降的抉择711
六、北京遭劫713
(一)反复发布决战上谕713
(二)北京失陷715
(三)火烧圆明园717
(四)北京条约718
第三章 俄罗斯割占东北沿海地区721
一、强占黑龙江流域721
(一)沙俄是“肘腋之患”721
(二)强占黑龙江口和鞑靼海峡722
(三)占领库页岛723
(四)强占黑龙江沿岸地区725
(一)瑷珲条约726
二、强占乌苏里江以东沿海地区726
(二)强行控制“共管地区”728
(三)天津条约730
(四)北京条约731
(五)不光彩的“调停”733
(六)第一次勘界734
(七)第二次勘界735
(八)乌字牌问题736
(九)旗户渔猎居住册问题741
(十)华民权利问题742
三、日俄战争746
(一)日俄在中国的冲突746
(二)日俄军力对比748
(三)日俄战争经过749
一、日美侵略台湾755
(一)美国的侵台阴谋755
第四章 中日中法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755
(二)日本侵略台湾的野心756
(三)渔船事件756
(四)美日合谋侵略台湾757
(五)制造侵台借口759
(六)李鸿章的妥协政策761
二、中法战争762
(一)法国的野心762
(二)中法谈判763
(三)海防部署763
(四)艰难决策766
(五)基隆保卫战771
(六)马尾战役772
(七)基隆失陷776
(八)淡水胜利776
(九)暖暖街激战777
(十)镇海之战779
(十一)镇南关大捷780
(十二)中法条约781
第五章 自强新政与海防建设784
一、兴办洋务的决策784
(一)旷古未有的大变局784
(二)改革朝政的讨论786
(三)兴办洋务的决策788
二、提升海防的战略地位792
(一)总理衙门奏折和海防战略讨论792
(二)李鸿章的重海防、废塞防思想796
(三)丁日昌全面加强海防的思想798
(四)英翰等人的江防论799
(五)李宗羲的陆防论799
(六)吴元炳等人的塞防论799
(七)左宗棠的塞防、海防并重思想800
(八)郭嵩焘“政教”立国的见解802
(九)把海防提到战略地位的决策803
三、发展舰船工业808
(一)零星仿造808
(二)决策与发展概况811
(三)江南制造局813
(四)金陵机器局818
(五)福州船政局818
(六)天津机器局824
(七)广州机器局825
(八)山东省机器局826
四、发展其他产业826
(一)发展概况826
(二)轮船招商局827
(三)电报业828
(四)铁路830
(五)采矿业835
第六章 近代海军建设837
一、近代海军的初创837
(一)“坚船利炮”的挑战837
(二)阿思本舰队闹剧839
(三)福建海军初创842
(四)北洋海军初创843
(五)南洋海军初创845
(六)广东海军初创847
(七)其他地区的水师建设847
二、建设海军的大讨论847
(一)大讨论的前期酝酿847
(二)海防战略讨论的“上谕”850
(三)关于海军领导机构的意见851
(四)关于海军发展战略的意见851
(五)关于舰队分布的意见853
(六)建立海军衙门的决策855
三、近代海军的发展858
(一)成立海军衙门858
(二)海军职官860
(三)北洋海军建设经费860
(四)北洋海军的发展866
(五)南洋海军的发展869
(六)广东海军的发展870
(七)海军大检阅871
(一)购买外国舰船874
四、海军舰船和基地874
(二)中国自造舰船877
(三)甲午战争之后的舰船880
(四)海军基地建设880
(五)海岸炮台建设885
五、海军教育训练机构891
(一)福州船政学堂891
(二)天津水师学堂893
(三)昆明湖水操学堂894
(四)广东水师学堂895
(五)江南水师学堂895
(六)威海水师学堂896
(七)烟台水师学堂896
(九)海军训练机构897
(八)湖北海军学校897
(十)海军练习舰队898
(十一)海军枪炮训练机构899
(十二)南洋海军雷电学堂899
(十三)派遣海军留学生900
第七章 甲午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906
一、战前形势906
(一)日本成为海洋强国906
(二)日本的“大陆政策”909
(三)西方列强的推波助澜911
(四)战争的导火索912
二、谋略和部署913
(一)日本是永久大患的认识913
(二)避战求和的基本政策915
(三)陆攻海守的战略方针917
(四)腐败落后的领导体制918
(五)北洋三省的海防体系920
(六)其他地区的海防部署924
三、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928
(一)丰岛海战928
(二)牙山战役932
(三)平壤战役932
(四)黄海海战933
四、辽东半岛之战936
(一)战役的准备阶段936
(二)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938
(三)金州、大连湾失守939
(四)旅顺口陷落941
(五)海城、盖平失守943
(六)营口、田庄台沦陷946
五、山东半岛抗战947
(一)准备阶段947
(三)威海陷落949
(二)日军荣成湾登陆949
(四)北洋舰队覆灭952
六、马关条约和台湾保卫战956
(一)《马关条约》956
(二)废约的议论958
(三)反割地斗争961
(四)三国干涉还辽961
(五)台湾保卫战961
一、列强瓜分沿海地区970
(一)五口通商970
(二)增加通商口岸970
第八章 列强瓜分中国与海防恢复计划970
(三)台湾和钓鱼岛诸岛970
(四)东沙和西沙群岛973
(五)广州沿海地区974
(六)南宁地区976
(七)九龙地区976
(八)香港新租界977
(九)福州地区977
(十)鼓浪屿977
(十一)胶州湾977
(十二)威海地区978
(十三)东北沿海地区979
(十四)天津地区983
(十五)沿海地区全面开放983
二、八国联军入侵983
(一)民众反帝爱国运动983
(二)列强策划武装干涉986
(三)八国联军情况987
(四)清军情况989
(五)进军北京受挫990
(六)大沽口失守992
(七)清廷宣战993
(八)东南互保994
(九)天津陷落996
(十)进攻北京1000
(十一)慈禧逃亡1002
(十二)北京遭劫1002
(十三)扩大占领1003
(十四)《辛丑条约》1004
三、恢复海防建设1005
(一)海防形势1005
(二)改革朝政的讨论1009
(三)改革朝政的再讨论1010
(四)裁兵练军1017
(五)恢复海军1018
第九章 清代后期的海防思想1025
一、海防政治思想1025
(一)闭关锁国思想1025
(二)自强固本思想1026
(三)人才为本思想1027
(四)以战立国思想1029
二、海防外交思想1031
(一)天朝上国思想的转变1031
(二)地球公法思想萌芽1032
(三)以和为贵思想1033
(四)开放通商思想1034
(五)树外藩卫门户思想1035
(六)以夷制夷思想1037
(七)外敦信睦思想1038
(八)避战求和思想1040
三、海防经济思想1041
(一)发展工业思想1041
(二)官督商办思想1042
(三)利权与商战思想1042
四、海防军事思想1043
(一)以守为战思想1043
(二)守内河海口思想1044
(三)师夷长技思想1046
(四)持久作战思想1049
(五)军事改革思想1050
(六)水陆并举思想1051
(七)重点设防思想1052
(八)民心为本思想1054
(九)海权思想萌芽1057
五、海防地理知识1062
(一)海防地利知识1062
(二)风力和火攻知识1064
(三)海岸自然条件知识1065
第三篇主要参考文献1066
一、实录、圣训、朱批奏折1066
二、史料汇编1066
四、著作资料1067
三、通史资料1067
五、舆地、史志资料1068
六、外文译著论著1069
七、直接参考使用的部分上谕和奏议1069
第一篇 明代的海防(1368—1644
第二篇 清代前期的海防(1644—1840
(下册)1912
第三篇 清代后期海防(184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