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701930.jpg)
- 丁芸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407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文学研究-英国;文学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 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研究的走向1
一、从单向度向多维度审美理念转化2
二、从社会历史美学向接受美学和结构美学延伸4
三、从文本研究向视听形象研究领域拓展6
四、从男性作家作品中发掘女性主义9
五、从荒诞载体的深层结构把握现代主义12
第一编 女性题材系列19
第一章 密契尔《飘》:现代女性的自我价值观19
一、平生只写一部小说的女作家19
二、从接受美学视角为《飘》的轰动效应探源22
三、郝思嘉精神及其女性意识26
四、从艺术美学看郝思嘉形象的审美价值29
五、用郝思嘉的女性眼光看男性人物白瑞德31
六、《飘》叙事话语的女性特征34
七、密契尔小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39
第二章 霍桑《红字》:西方女性主义的象征体41
一、霍桑的浪漫主义小说41
二、美国新殖民时期的一部心理罗曼史42
三、恶的复仇与善的净化46
四、罪在何方——小说探索的哲理命题49
五、红字A的象征功能及其现代演绎54
六、红字A象征功能的心灵感应场58
第三章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性意识顿悟的宣言62
一、女性文学的构筑者62
二、才似瀚海命如丝67
三、《简·爱》是她心灵的自传71
四、不同凡响的爱情独白76
五、在罗契斯特身上寻找感应场79
六、女性意识的跨世纪效应82
第四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超越女性视野的激情88
一、从牧师之妻变为女性作家88
二、以社会历史美学解读《玛丽·巴顿》90
三、前所未见的人物素描93
四、为何用女性形象为小说命名95
五、重真实去粉饰的艺术风格97
六、盖斯凯尔夫人的文学功绩100
第五章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审美视角的多向度102
一、广为英国作家关注的妇女问题102
二、威塞克斯农家姑娘的坎坷历程103
三、苔丝形象的审美涵盖力107
四、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性110
五、男性作家的柔情和女性意识113
六、哈代小说的风格和特征117
七、原著的改编和影视的功能118
第二编 现代题材系列125
第六章 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125
一、乔伊斯的创作历程125
二、英语作家的意识流情结127
三、《尤利西斯》的结构框架与流程轨迹130
四、意识流功能的多层面演示134
五、同时性技巧的开拓与创新135
六、从《尤利西斯》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144
七、《尤利西斯》新版问世的特殊意义147
第七章 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多元解读与诠释151
一、贝克特的人生之旅151
二、为荒诞派戏剧构建艺术大厦152
三、《等待戈多》的剧情与布局156
四、荒诞性的解读与象征性的诠释157
五、剧本的基调与定格161
六、结构的特殊功能162
七、《等待戈多》的全球化走向164
第八章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迷惘与困惑169
一、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169
二、充满传奇色彩的彩色人生170
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173
四、《永别了,武器》的线性结构与反战主题175
五、男性主人公的自传性特征176
六、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与爱情178
七、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艺术风格183
第九章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建构与解构186
一、海勒与黑色幽默情结186
二、黑色幽默的审美理念189
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框架建构192
四、从反映论审美视角解读193
五、寓恐惧于滑稽的笑料之中195
六、演示现代荒诞意识的经典模式197
七、军规模式的深层解构与认知202
第十章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源头与归宿205
一、福克纳追寻的美国南方文学205
二、福克纳的生活道路207
三、悉心打造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209
四、《我弥留之际》的神品妙构212
五、用神话原型理念解读小说的源头213
六、从人物形象系列探索人性的真谛215
七、从现代主义思潮中寻找小说的归宿218
第十一章 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唯美构想221
一、才华横溢的艺术人生221
二、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224
三、王尔德的艺术本质论225
四、《快乐王子》的唯美倾向227
五、《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虚拟性229
六、唯美构想理念的形象化载体230
第三编 传统题材系列235
第十二章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系统论演绎235
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235
二、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238
三、从结构美学看《威尼斯商人》的构建轨迹240
四、从文本角度解读戏剧冲突242
五、从现代经济学视角诠释矛盾性质244
六、从女性主义眼光看女性形象的魅力245
七、从现代法制理念考察法庭审判247
八、从民族宗教问题看莎士比亚的心态252
九、从叙事话语的艺术层面审视喜剧特色254
十、从《威尼斯商人》看莎剧在中国256
第十三章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257
一、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257
二、《格列佛游记》的情节结构260
三、以荒诞神奇针砭时弊261
四、对人间理性社会体制的探求263
五、另一个鲁滨逊式的人物264
六、运用自然科学理念观照世界265
七、集英国讽刺艺术之精髓267
第十四章 狄更斯《伟大的期望》的特定视角与创意269
一、英国文学的骄傲269
二、狄更斯的辛酸之路270
三、创作历程的三度跨越式发展272
四、情节组合的折叠式结构276
五、小说家的真实创意281
六、特定视角与整体风格283
七、诙谐幽默亦成趣284
八、狄更斯在中国286
第十五章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童心世界288
一、美国民族传统文学的一座丰碑288
二、成长之路与水性之缘289
三、作家的创作历程291
四、马克·吐温的短篇佳作292
五、《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题材293
六、哈克的旅程是一种历险295
七、黑奴吉姆的心灵之旅297
八、小说主题的多重复合298
九、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301
第十六章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的主题模式304
一、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传统文学的标识304
二、德莱塞的生活道路305
三、德莱塞的小说创作306
四、《美国的悲剧》的情节构建309
五、从社会环境论视角解读克莱特的演变过程312
六、从犯罪心理学视角考察克莱特的犯罪心态313
七、从比较文学视角看克莱特形象的史学价值316
八、小说主题的递进式演绎模式320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