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
  • 陈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1193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婚姻家庭概述1

一、婚姻概述1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1

二、家庭概述4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对象8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种类8

二、婚姻家庭法的对象9

三、婚姻家庭法的特点11

一、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12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12

二、属于民法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法13

三、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婚姻家庭法14

第四节 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的演变15

一、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15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法19

三、中国民主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法2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4

一、亲属的概念29

第二章 亲属制度29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种类和范围29

二、亲属的种类31

三、亲属的范围34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35

一、亲系35

二、亲等37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和消灭44

一、血亲的发生和消灭44

二、姻亲的发生和消灭45

三、配偶的发生和消灭47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重复及法律效力47

一、亲属关系的重复47

二、亲属的法律效力48

第三章 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52

第一节 婚姻自由原则52

一、婚姻自由的由来52

二、社会主义婚姻自由的概念和内容54

三、保障婚姻自由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56

第二节 一夫一妻制原则59

一、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必要性59

二、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61

第三节 男女平等原则63

一、男女平等的概念和内容63

二、私有制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男女平等64

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男女平等创造了条件65

第四节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66

一、保护妇女合法权益67

二、保护儿童合法权益69

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71

四、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73

第五节 计划生育原则83

一、计划生育的概念和意义83

二、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85

三、违反计划生育法行为的法律责任87

一、结婚的概念和要件90

第四章 结婚制度90

第一节 结婚制度概述90

二、个体婚结婚方式的演变93

三、我国结婚制度的演变98

第二节 婚约106

一、婚约概述106

二、我国现行法律、政策对婚约的态度109

第三节 结婚条件111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111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117

第四节 结婚程序124

一、结婚登记的意义124

二、结婚登记的机关和程序126

三、结婚登记的效力129

第五节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130

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概述130

二、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133

一、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及同居关系概述142

第六节 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及同居关系142

二、事实婚姻的效力及处理147

三、非法同居、同居关系的效力及处理150

第五章 婚姻的效力153

第一节 婚姻效力概述153

一、婚姻效力的概念153

二、夫妻关系立法的演变154

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157

三、我国婚姻法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157

一、夫妻姓名权158

二、夫妻人身自由权159

三、夫妻婚姻住所决定权160

四、夫妻的生育权与计划生育义务162

五、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164

六、关于夫妻同居义务与忠实义务165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172

一、夫妻财产制172

二、夫妻扶养义务206

三、夫妻继承权214

第六章 父母子女关系216

第一节 父母子女关系概述216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216

二、父母子女关系立法的演变218

三、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220

第二节 婚生子女226

一、婚生子女概述226

二、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229

第三节 非婚生子女235

一、非婚生子女概述235

二、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237

三、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244

第四节 继子女245

一、继父母子女关系概述245

二、继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246

三、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终止248

第五节 人工生育子女249

一、人工体内授精子女251

二、人工体外受精生育子女(试管婴儿)261

第七章 收养制度267

第一节 收养制度概述267

一、收养的概念和特征267

二、收养的类型271

三、收养的性质274

四、收养制度的立法演变275

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抚养、成长原则278

第二节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278

二、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280

三、平等自愿原则280

四、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281

五、不违背计划生育的原则282

第三节 收养的成立282

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283

二、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289

第四节 收养的效力292

一、收养的法律效力292

二、收养行为的无效294

三、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之效力的确认296

第五节 收养的解除297

一、协议解除297

二、诉讼解除298

三、解除收养的法律后果300

第八章 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302

第一节 祖孙关系302

一、祖孙关系概述302

二、祖孙间的抚养、赡养义务303

三、祖孙间的继承权305

第二节 兄弟姐妹关系306

一、兄弟姐妹关系概述306

二、兄弟姐妹间的扶养义务306

三、兄弟姐妹间的继承权308

第九章 离婚制度309

第一节 离婚制度概述309

一、婚姻终止的概念和原因309

二、离婚立法主义的历史演变312

三、旧中国的离婚制度319

第二节 我国处理离婚问题的指导思想325

一、保障离婚自由325

二、反对轻率离婚327

第三节 我国行政登记离婚制度328

一、我国行政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328

二、行政登记离婚后一方翻悔的处理331

第四节 我国诉讼离婚制度334

一、诉讼离婚的概念和条件334

二、诉讼外的调解335

三、诉讼离婚程序336

四、诉讼离婚中的两项特殊保护337

第五节 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340

一、判决离婚法律原则概述340

二、我国判决离婚的法律原则343

第十章 离婚的法律后果351

第一节 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351

二、双方获得再婚的权利352

一、夫妻身份消灭352

三、夫妻忠实义务终止353

四、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终止353

五、姻亲关系消灭353

第二节 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353

一、夫妻扶养义务终止353

二、配偶继承权丧失354

三、夫妻财产制终止354

四、离婚时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371

第三节 离婚损害赔偿375

一、离婚损害赔偿概述375

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条件380

三、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381

四、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与照顾无过错方两者关系之探讨384

第四节 离婚对父母子女的法律后果386

一、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386

二、离婚后子女随何方生活的确定387

三、离婚后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探望权392

四、子女抚养关系的变更397

五、子女抚养费的负担与变更398

六、离婚后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承担402

第十一章 继承制度概述404

第一节 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04

一、继承的概念404

二、继承的特征405

第二节 中国继承制度的立法演变406

一、旧中国的继承制度40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制度412

第三节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415

一、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415

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417

三、养老育幼原则418

四、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420

五、互谅互让、协商处理遗产的原则421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422

第四节 继承的开始422

二、继承开始的地点424

三、继承的通知425

第五节 继承法律关系425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425

二、继承法律关系三要素426

第六节 继承权429

一、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429

二、继承权的取得432

三、继承权的行使435

四、继承权的丧失436

五、继承权的保护440

第七节 遗产445

一、遗产的概念和特征445

二、遗产的范围446

三、认定遗产应注意的问题448

四、遗产的保管449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51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451

第十二章 法定继承451

第一节 法定继承概述451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顺序452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452

二、法定继承的顺序458

第三节 法定继承的份额与酌分遗产问题459

一、法定继承的份额459

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酌分遗产问题460

一、代位继承的概念和条件461

第四节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461

二、转继承463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463

第十三章 遗嘱继承465

第一节 遗嘱和遗嘱继承465

一、遗嘱的概念465

二、遗嘱的适用466

三、遗嘱继承的概念466

一、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遗嘱能力467

第二节 遗嘱成立的条件467

二、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468

三、遗嘱内容必须合法468

四、遗嘱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469

第三节 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行471

一、遗嘱的变更和撤销471

二、遗嘱的执行472

第一节 遗赠475

一、遗赠的概念和特征475

第十四章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475

二、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区别476

第二节 遗赠扶养协议478

一、遗赠扶养协议概述478

二、遗赠扶养协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81

三、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481

第十五章 遗产的处理483

第一节 遗产的接受和放弃483

一、遗产的接受483

二、遗产的放弃483

一、遗产分割概述486

第二节 遗产的分割486

二、遗产分割的效力489

第三节 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493

一、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493

二、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原则494

三、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方法496

四、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顺序498

第四节 无人继承遗产和“五保户”遗产的处理499

一、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499

二、“五保户”遗产的处理504

第十六章 少数民族、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与家庭506

第一节 少数民族的婚姻与家庭506

一、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概念和特点506

二、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可对婚姻法作变通性立法507

三、各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的主要内容508

四、处理民族婚姻家庭纠纷应注意的问题512

第二节 涉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的婚姻与收养513

一、华侨同国内公民的婚姻513

二、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的婚姻516

三、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的婚姻518

四、华侨、港澳台居民收养子女问题520

第十七章 涉外婚姻、涉外收养与涉外继承523

第一节 涉外婚姻523

一、涉外婚姻的概念和特征523

二、涉外结婚525

三、涉外离婚528

四、涉外复婚529

一、涉外收养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明530

第二节 涉外收养530

二、涉外收养方法532

三、涉外收养的条件和程序533

第三节 涉外继承534

一、涉外继承的概念和特征534

二、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536

三、涉外法定继承538

四、涉外遗嘱继承540

主要参考书目5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