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新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新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696866.jpg)
- 安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4876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0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1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新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建置79
第一章 境域位置79
第二章 建置沿革79
第三章 境域变化80
第四章 行政区划82
第一节 明清时期82
第二节 民国时期8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7
第五章 城镇乡村88
第一节 县城88
第二节 镇乡村90
第二编 自然环境113
第一章 地质113
第一节 地层113
第二节 构造阶段114
第二章 地貌117
第一节 地貌特征117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117
第三章 气候121
第一节 四季特征121
第二节 日照与太阳辐射121
第三节 气温122
第四节 气压和风123
第五节 降水124
第四章 土壤125
第一节 土壤类型125
第二节 土壤养分125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141
第一节 野生动物141
第二节 野生植物142
第六章 土地水矿资源143
第一节 土地143
第二节 水资源143
第三节 石油资源146
第四节 地热资源149
第七章 自然灾害149
第一节 气象灾害149
第二节 生物性灾害158
第三节 地质性灾害158
第三编 白洋淀163
第一章 白洋淀的形成与变迁163
第一节 白洋淀的形成163
第二节 白洋淀的变迁165
第三节 人淀河流175
第二章 现行区域179
第一节 面积、水量、水位179
第二节 淀泊186
第三章 淀区物产192
第一节 水生动物193
第二节 水生植物209
第三节 鸟禽类216
第四节 白洋淀“一花”、“三宝”217
第五节 芦苇219
第六节 特产220
第四章 白洋淀综合治理226
第一节 开发226
第二节 蓄水227
第三节 防淤228
第四节 治污229
第四编 人口233
第一章 人口数量233
第二章 人口变动236
第一节 自然变动236
第二节 机械变动239
第三章 人口分布239
第四章 人口构成241
第一节 民族构成241
第二节 性别构成242
第三节 年龄构成242
第四节 职业构成246
第五节 姓氏构成246
第五章 人口素质247
第一节 自然素质247
第二节 社会素质247
第六章 婚姻家庭249
第一节 婚姻249
第二节 家庭250
第七章 人口控制251
第一节 晚婚晚育及优生优育251
第二节 计划生育252
第三节 管理机构252
第五编 经济综述25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257
第一节 封建生产关系257
第二节 减租减息258
第三节 土地改革258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259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261
第六节 经济体制改革262
第二章 经济结构267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267
第二节 产业结构268
第三节 工农业内部结构271
第四节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内部结构275
第三章 居民生活277
第一节 渔民生活277
第二节 农民生活279
第三节 职工生活281
第六编 农林牧291
第一章 农业区划291
第一节 水产区291
第二节 农林牧综合产区291
第三节 粮、棉、油产区292
第二章 种植业293
第一节 作物种类293
第二节 农业技术302
第三节 土壤改良306
第三章 农机具307
第一节 种类307
第二节 农机管理309
第四章 林业313
第一节 林木品种313
第二节 植树造林315
第三节 果树栽培316
第四节 林木保护317
第五节 经营管理318
第五章 畜牧业318
第一节 种类318
第二节 繁育319
第三节 饲养320
第四节 防疫321
第七编 渔业327
第一章 渔业养殖327
第一节 养殖形式328
第二节 苗种生产329
第三节 特种养殖330
第二章 渔具渔法332
第一节 刺网332
第二节 围网具336
第三节 投刺渔具338
第四节 钓钩渔具340
第五节 陷阱渔具343
第六节 掩捕渔具349
第七节 地曳渔具352
第八节 抄捞渔具353
第三章 渔业捕捞356
第一节 淀区捕捞357
第二节 外地捕捞358
第四章 渔政管理3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0
第二节 渔政执法361
第八编 旅游业367
第一章 旅游景观367
第一节 古代景观367
第二节 现代景观371
第二章 服务设施375
第三章 管理机构379
第四章 名人题记380
第九编 工业385
第一章 经济成份385
第一节 私营、个体385
第二节 国营工业386
第三节 集体工业386
第二章 产业门类388
第一节 食品加工业388
第二节 纺织、服装、鞋帽业388
第三节 建材业390
第四节 电子化工业390
第五节 造纸印刷业391
第六节 机械加工制造业392
第七节 木器加工制造业392
第八节 金属冶炼业393
第三章 工业管理3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3
第二节 企业管理394
第三节 经济效益396
第四章 白洋淀的造船业398
第一节 造船沿革398
第二节 船的种类399
第三节 造船工艺401
第十编 乡镇企业409
第一章 发展历程409
第二章 四级企业412
第一节 乡办企业413
第二节 村办企业413
第三节 联户办企业413
第四节 户办企业413
第三章 企业门类415
第一节 农业企业415
第二节 工业企业416
第三节 建筑业424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424
第五节 商业(含饮食业)425
第四章 企业管理4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5
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426
第三节 分配426
第四节 财务管理426
第五节 安全管理427
第六节 技术培训427
第七节 营销427
第八节 用工428
第五章 社会效益428
第十一编 基础设施433
第一章 水利433
第一节 堤防工程433
第二节 排水工程435
第三节 灌溉工程438
第四节 水利管理441
第二章 交通460
第一节 陆路、航道460
第二节 桥梁463
第三节 车站、码头466
第四节 运输466
第五节 交通管理472
第三章 电力476
第一节 电力设备477
第二节 电力供应478
第三节 电力维修480
第四章 邮电481
第一节 邮政481
第二节 电信489
第三节 邮政管理493
第五章 城镇建设495
第一节 县城建设495
第二节 村镇建设502
第三节 房产管理505
第四节 建筑施工506
第五节 环境保护508
第十二编 商业513
第一章 经济成份513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513
第二节 集体商业516
第三节 国营商业519
第二章 商业市场520
第一节 综合市场520
第二节 专业市场520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521
第三章 粮油购销521
第四章 商品购销530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530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533
第三节 药品经销541
第四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541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544
第五章 对外贸易545
第一节 农副产品类546
第二节 畜产品类546
第三节 土特水产品类546
第四节 工艺品类547
第五节 工业产品类547
第六章 饮食服务548
第七章 物资供应549
第一节 机构549
第二节 统配物资550
第三节 议价购销550
第四节 物资市场550
第五节 物资储运551
第十三编 财政税务559
第一章 财政559
第一节 财政体制559
第二节 财政收入560
第三节 财政支出563
第四节 债券566
第五节 管理监督567
第二章 税务573
第一节 税制573
第二节 税种税率575
第三节 稽征管理580
第四节 培植税源583
第五节 税收减免584
第十四编 金融589
第一章 金融机构589
第一节 民办金融组织589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589
第三节 银行590
第二章 货币591
第一节 货币种类591
第二节 货币管理592
第三节 货币流通592
第三章 存款594
第一节 单位存款594
第二节 储蓄595
第三节 储存利率596
第四章 贷款596
第一节 工商贷款597
第二节 农业贷款597
第三节 基建贷款598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599
第五章 结算600
第一节 同城结算600
第二节 异地结算600
第六章 保险601
第十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605
第一章 计划管理605
第一节 机构605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605
第二章 统计管理607
第一节 机构607
第二节 职能与管理项目608
第三节 管理制度609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610
第一节 机构610
第二节 市场管理610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613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61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616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618
第四章 物价管理619
第一节 机构619
第二节 物价水平619
第三节 物价监督622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624
第一节 机构624
第二节 器具演变624
第三节 器具检修625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626
第六章 审计管理626
第一节 机构626
第二节 审计业务627
第七章 土地管理628
第一节 机构628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629
第三节 土地监察630
第四节 地籍管理631
第十六编 中国共产党安新县地方组织637
第一章 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637
第二章 组织机构645
第三章 党的代表大会646
第四章 组织工作658
第一节 党员发展658
第二节 党员教育658
第五章 宣传工作661
第一节 队伍建设661
第二节 宣传方式662
第三节 宣传活动663
第六章 统战工作664
第一节 工商业者工作665
第二节 起义投诚人员工作666
第三节 台港事务666
第七章 纪检工作666
第一节 机构沿革666
第二节 案件查处667
第三节 廉政建设668
第四节 党纪教育669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673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67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7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74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80
第二章 政府682
第一节 州、县衙682
第二节 民国政府701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703
第四节 人民政府704
第三章 政协714
第一节 历届会议714
第二节 重要活动715
第十八编 党政要务721
第一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721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723
第一节 建立抗日武装723
第二节 建立抗日群众团体724
第三节 动员全民抗战725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727
第一节 民主政权建设727
第二节 土地改革727
第三节 参军支前72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729
第一节 恢复经济729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730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731
第四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731
第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732
第一节 整风反右运动732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733
第三节 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时期734
第四节 “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73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737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737
第二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737
第三节 进行经济建设739
第七章 抗洪抢险救灾741
第一节 1963年抗洪抢险741
第二节 1996年抗洪救灾745
第十九编 政务综合管理751
第一章 民政751
第一节 优抚751
第二节 退伍安置757
第三节 救济扶贫759
第四节 社会福利762
第五节 婚姻登记763
第六节 丧葬改革765
第二章 劳动人事767
第一节 劳动管理767
第二节 人事管理773
第三章 信访779
第四章 档案 县志 地名780
第一节 档案管理780
第二节 县志编写781
第三节 地名管理781
第五章 宗教782
第一节 佛教782
第二节 道教784
第三节 天主教786
第四节 基督教788
第五节 伊斯兰教788
第六章 侨务外事789
第二十编 人民群众团体793
第一章 工人组织793
第一节 组织机构793
第二节 主要活动794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7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798
第二节 主要活动798
第三章 妇女组织801
第一节 组织机构801
第二节 主要活动801
第四章 其他团体804
第二十一编 中国国民党及其社团811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811
第一节 组织机构811
第二节 主要活动811
第二章 旧社团812
第二十二编 法制815
第一章 公安815
第一节 机构沿革815
第二节 社会治安816
第三节 看守、预审817
第四节 交通管理817
第五节 人民消防817
第六节 政治保卫817
第二章 检察819
第一节 检察机构819
第二节 刑事检察819
第三节 经济检察820
第四节 法纪检察820
第五节 监所检察82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821
第三章 审判821
第一节 机构设置821
第二节 审判制度822
第三节 刑事审判822
第四节 民事审判823
第五节 经济审判823
第六节 行政审判823
第七节 执行工作824
第八节 法制教育824
第四章 司法824
第一节 机构设置824
第二节 法制宣传825
第三节 民事调解826
第四节 律师事务827
第五节 公证事务827
第二十三编 军事831
第一章 兵役831
第一节 志愿兵役制831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831
第三节 义务兵和志愿兵、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831
第二章 军事机构832
第一节 旧政权军事机构832
第二节 人民武装机构832
第三章 驻军834
第一节 清以前驻军834
第二节 民国时驻军835
第三节 新中国驻军836
第四章 地方武装836
第一节 人民政权武装836
第二节 地主武装839
第三节 土匪武装840
第五章 民兵840
第一节 组织840
第二节 训练842
第三节 活动843
第六章 战事844
第一节 古近代战事844
第二节 现代战事845
第七章 雁翎队纪略854
第二十四编 教育科技859
第一章 教育859
第一节 古近代教育859
第二节 学前教育862
第三节 小学教育862
第四节 中学教育864
第五节 中等技术教育865
第六节 成人教育867
第七节 教师868
第八节 学生870
第九节 教育经费875
第十节 教学设施881
第十一节 教学管理884
第二章 科技886
第一节 科技组织886
第二节 科技队伍887
第三节 科技活动889
第四节 科技管理891
第二十五编 文化艺术897
第一章 文化机构8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897
第二节 戏剧团898
第二章 报刊图书898
第一节 报刊898
第二节 图书899
第三章 广播影视900
第一节 广播900
第二节 电影901
第三节 电视902
第四节 广播电视机构903
第四章 文物胜迹904
第一节 古代遗址904
第二节 古墓葬905
第三节 革命文物906
第五章 文艺创作909
第一节 文学909
第二节 书画910
第三节 摄影911
第四节 音乐舞蹈911
第六章 民间文学912
第一节 民歌912
第二节 民谣913
第三节 民间传说914
第七章 民间艺术925
第一节 曲艺925
第二节 民间花会925
第三节 戏剧927
第二十六编 卫生 体育931
第一章 卫生9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931
第二节 医疗机构931
第三节 医疗设备933
第四节 医疗队伍933
第五节 医疗技术934
第六节 卫生防疫935
第七节 妇幼保健941
第八节 药政管理942
第九节 药品生产942
第十节 医疗制度943
第二章 体育943
第一节 学生体育943
第二节 农民体育946
第三节 职工体育947
第四节 游泳之乡纪略948
第五节 人才输送950
第六节 体育比赛951
第二十七编 民情959
第一章 民俗959
第一节 衣食住行959
第二节 社交礼仪962
第三节 婚丧祭庆965
第四节 岁时节日970
第五节 禁忌972
第六节 旧俗陋习974
第七节 社会新风976
第二章 方言&(9r77
第一节 方言概况&(9r77
第二节 本志所用音标符号982
第三节 语音分析985
第四节 分类词表996
第五节 语法例句1016
第三章 谚语 歇后语1018
第一节 谚语1018
第二节 歇后语1022
第二十八编 艺文1029
第一章 诗词1029
第二章 楹联1041
第三章 文选1043
第四章 碑记1054
第五章 著述1059
第六章 旧志存目1064
第七章 旧志序1065
第八章 古地名、地理文考1069
第九章 文献辑存1072
第二十九编 人物1079
第一章 人物传1079
第二章 人物录1110
第三章 人物表1119
第四章 烈士英名录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