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简史
  • 周成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6393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1

第一节 早期中华始祖1

早期中华人类的出现1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3

猿人在中国的广泛分布3

中国的早期智人4

中国的晚期智人6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8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区域8

仰韶文化时期的北方与南方9

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区域的扩大11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面貌12

第四节 古代文明的曙光14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15

母系氏族社会15

父系氏族社会16

父系氏族公社的瓦解17

第二章 夏朝与商朝的奴隶制度19

第一节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

第二节 夏朝21

夏时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立21

社会的发展22

夏朝的灭亡23

第三节 商朝23

商朝的初期建立23

商朝的经济发展24

商朝的文化艺术成就26

商朝的科学26

商朝的灭亡27

第三章 周朝的封建领主社会28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分封建制28

西周的兴起与建立28

西周的政治制度29

封建领主制经济30

西周的灭亡31

第二节 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32

诸侯大国争霸32

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萌芽34

官商政治37

第三节 统一与反统一的战国时代38

战国“七雄”38

诸侯各国的全面改革38

地主经济的快速发展40

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中国43

第四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科学文化45

五经三传的文化思想45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46

文学的发展48

科学技术上的成就48

第四章 强大的秦、汉50

第一节 秦朝50

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50

防止分裂、统一思想、巩固统一52

征服四夷,开疆扩土53

秦末战乱与秦朝灭亡54

第二节 西汉57

西汉前期对秦朝制度的继承与发展57

文景之治59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59

匡正儒家思想,引领世界文明62

社会经济的发展62

民族关系的发展65

西汉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67

西汉末年农民战争70

第三节 东汉73

中央强权的维护73

社会经济的发展75

民族关系的发展78

宦官上位与朋党擅权80

东汉末年农民战争82

第四节 秦汉文化84

经学、哲学与宗教84

文学艺术的发展86

史学研究87

科学成就远超西方88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91

第一节 三国西晋的风云91

魏、蜀、吴三国鼎立91

三国的政治与经济93

西晋统一中国95

西晋灭亡97

第二节 东晋南朝98

东晋偏安江南98

东晋灭亡101

南朝各代的更替103

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105

第三节 十六国与北朝107

十六国的兴亡107

北魏的政治110

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112

北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114

东魏、北齐、西魏、北周116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117

哲学与宗教118

文学艺术119

史学地理学121

科学技术122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124

第一节 隋朝124

隋前期的政治124

社会经济的发展127

隋末农民战争128

第二节 唐朝130

唐初的主要政治制度130

贞观之治133

武则天主政134

玄宗励精政事135

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36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38

唐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140

安史之乱142

唐后期的政治乱局143

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变化146

唐末农民战争148

第三节 五代十国、契丹(辽)151

五代更替、契丹兴起151

十国兴亡之乱象153

陈桥兵变154

第四节 隋唐五代文化155

哲学与宗教155

文学的繁荣时代157

艺术的争芳夺艳158

史学与地理学的发展160

科学技术的前进160

第七章 辽朝162

第一节 辽(契丹)朝前期的皇位更迭162

第二节 辽的发展164

景宗中兴与初期的辽宋战争165

萧太后临朝听政166

澶渊之盟167

征伐高丽和边陲168

第三节 走向衰亡的辽朝169

讨伐西夏的失利170

重元叛乱和乙辛擅权170

辽的灭亡171

第四节 辽的牧业与农业经济172

畜牧与渔猎业172

农业的发展173

第八章 北宋175

第一节 宋的建立175

陈桥兵变175

杯酒释兵权176

皇权的巩固176

第二节 宋朝政权的加强177

攻占荆湘177

直取后蜀178

攻克南汉179

平定江南179

消灭北汉180

第三节 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181

大战高梁河181

血战岐沟关182

第四节 北宋初期起义战争183

全师雄兵变184

王小波、李顺起义184

王均发难186

第五节 北宋中期的改革活动186

粉饰太平的封禅187

范仲淹新政的失败188

王安石变法189

第六节 北宋中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190

宋朝的文化思想190

文学、绘画与书法的革新192

第七节 北宋后期的政治形势193

元祐更化193

绍圣绍述194

徽宗的腐朽治国195

宋江与方腊的起义196

第九章 金与南宋198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198

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军事部落联盟198

金政权的建立199

第二节 辽国的覆灭200

攻占辽东京200

夺取辽上京201

灭辽国,震西夏202

第三节 金军侵(北)宋203

宋金两国的土地交涉203

金军对北宋的征伐204

第四节 南宋政权的建立206

第五节 南宋与金的对峙207

金军渡江南侵207

伪齐的覆灭208

两国川陕争夺战210

钟相、杨么的义举212

绍兴议和214

采石之战216

隆兴和议218

第六节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220

孝宗中兴220

伪学的风波222

北伐与议和223

第七节 南宋后期的政局225

夺储政变225

嘉定抗金及宋金局势的变化225

第八节 南宋的灭亡226

金国的灭亡227

元朝的侵略227

南宋的灭亡229

第十章 西夏232

第一节 党项的兴起及与宋、辽的关系232

党项的兴起232

献地与抗宋233

倚仗辽国和宋朝235

第二节 夏国的建立及其政治形势236

夏国的建立236

西夏与宋、辽的战与和237

太后与外戚的干政239

第三节 西夏的盛世241

乾顺亲政241

西夏扩张与仁孝盛世242

第四节 西夏从衰落走向灭亡244

政变迭起244

西夏的灭亡245

第十一章 元朝248

第一节 忽必烈建立并巩固元朝249

忽必烈伐宋249

王位争夺战250

忽必烈统一江南253

边疆铁血257

元朝前期的社会形势260

第二节 成宗时代的守成261

第三节 武宗时期的惟新263

第四节 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农民大起义266

元朝统治的衰败266

元末农民大起义269

第五节 元朝的戏曲艺术278

第六节 宗教的兴盛280

第七节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283

第十二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285

第一节 明王朝285

明朝的政治结构285

分封和靖难287

明朝的边疆288

中期的社会形势289

明中后的资本主义萌芽292

郑和下西洋293

抗击倭寇295

西方殖民与传教297

努尔哈赤建国298

明朝末期的乱世301

明末农民运动304

第二节 大清王朝307

清帝入主中原307

台湾光复309

平定三藩309

统一台湾311

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311

奠定疆域312

政治、军事制度314

社会经济的发展317

清代中期各族人民起义320

闭关锁国321

第三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文化323

哲学323

文学324

图书整理与编纂325

科学技术325

第十三章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与太平天国运动327

第一节 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327

鸦片战争前的内外环境327

英美对中国的非法鸦片贸易与资本掠夺330

林则徐与禁烟运动332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与三元里抗英335

《南京条约》的订立339

民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340

第二节 社会危机与太平天国运动341

社会矛盾的激化341

洪秀全拜上帝教343

金田起义与定都天京346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348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351

英法挑起战端与《天津条约》的签订351

战争的再起与《北京条约》的签订353

沙俄侵吞中国大片领土355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灭亡358

汉族官员的崛起与湘淮两军的增强358

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359

太平天国的败亡361

第十四章 洋务运动与列强入侵365

第一节 洋务运动365

师夷长技以制夷365

洋务派领袖与主将367

创办军事工业369

创办民用工业371

编练新式海陆军373

举办新式教育374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边疆危机376

民族工业的出现376

新的社会力量与早期维新思想377

美日侵略台湾378

英国侵略滇藏380

俄国侵略新疆382

第三节 中法战争387

法国侵略越南与清朝政府的对策387

马尾海战与镇南关大捷390

清朝政府乘胜和谈393

第四节 中日甲午战争394

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阴谋395

日军的野蛮进攻和中国军队的失败398

《马关条约》的订立与三国干涉还辽401

台湾军民的反侵略抗日斗争404

第十五章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407

第一节 列强瓜分中国407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瓜分和控制407

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411

第二节 维新派救国的新取向412

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412

康有为的早期变法活动413

百日维新414

戊戌政变的失败416

第三节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419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419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的兴起421

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的高涨和全国的响应423

第四节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427

清廷对义和团从镇压到支持的转变427

京津军民的战斗和八国联军的暴行428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431

《辛丑条约》的订立432

第十六章 资产阶级革命435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35

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435

1901—1905年的反帝斗争与社会矛盾437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439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443

第二节 辛亥革命445

辛亥革命前夕的国内形势445

武昌起义450

中华民国成立453

南北议和45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