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的跨界研究 文学与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的跨界研究 文学与心理学
  • 鲁枢元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008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文艺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的跨界研究 文学与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南帆)1

本卷说明1

现代心理学参照系1

一、时代转换中的文学与心理学3

诺伯特&维纳的论断3

抹去了的疆界5

红色幕布上的一块黄斑7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撞击9

多维坐标系统11

悲剧,还是喜剧13

二、构造主义:砖泥心理学15

德高望重的先驱15

经验的世界16

“心理元素”的分析18

情感三维说19

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20

铁铸的铁钦纳21

三、机能主义:在意识的河流中23

聪敏过人的学者23

人类意识之流25

“意识流”波及文坛29

悖于常情的情绪理论33

灵与肉的纠葛34

四、行为主义:没有心灵的心理学36

心理学界的“叛乱分子”36

人是比狗大一些的东西37

心理学操纵控制人类39

赫尔的数学化倾向41

五、精神分析:走进精神的地狱43

蒙受误解的弗洛伊德43

潜意识与深蕴心理45

原始性欲与心理动力49

早期经验与人格56

梦的解析与文艺心理学58

艺术殿堂的门外汉62

六、分析心理学:探求现代人的心灵66

“加冕王子”的悖逆66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67

潜意识与创造力69

原型种种71

神话学与原型文学批评74

神秘主义77

七、格式塔心理学:彷徨于心物之间79

从德国到美国79

格式塔质80

力的图式与情的表现83

顿悟与创造性思维85

走向文学格式塔88

在人类认识的曲线上90

八、日内瓦学派:新的综合91

皮亚杰,蜘蛛和它的网91

认识的主观性93

人与环境的辩证法95

思维与语言99

智力与情感101

“生命就是几何学”101

九、人本主义:当代西方乌托邦104

第三势力的崛起104

转向人的内部空间105

人的潜能与自我实现107

高峰体验111

方法论112

从科学到乌托邦115

十、“维列鲁”学派:求索于社会文化历史中117

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117

心理学界的别林斯基120

“心理反映乃是主观的”122

个性化涵义124

个性的形成125

言语心理机制127

从势不两立到对立互补129

文艺心理学学科建构131

一、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133

二、用心理学的眼光看文学——我的文学观138

本体论: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138

创作论:模仿自然与表现心灵140

价值论:干预生活与干预灵魂143

三、大地和云霓——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147

四、人·心理&艺术——《文艺心理学著译丛书》序言151

五、来路与前程——在全国第二届文艺心理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154

六、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形态159

七、文学心理批评纲要169

心理批评概述169

心理批评的理论资源175

心理批评的途径、方法与形态182

心理批评的当代境遇191

八、与王舟波谈文艺心理学研究194

九、和林建法谈新时期文学与心理学199

十、和黄子平谈文学心理学205

创作心理探究211

一、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早期译著——读鲁迅译《苦闷的象征》213

二、文学艺术家的情绪记忆221

三、作家的艺术知觉与心理定势234

四、论创作心境245

心理批评实践257

一、隐匿的城堡——评王安忆:《流水三十章》259

附:王安忆致鲁枢元信263

二、从深渊到峰巅——关于张炜《古船》的评论265

批评的理论轨迹265

《古船》的生命冲突267

《古船》的文化断层270

附:张炜致鲁枢元信275

三、韩少功小说的精神性存在276

庄禅意味的怀疑哲学277

梦幻化的乡土情结280

文化保守主义的社会理想283

神秘主义的审美境界286

附:与韩少功谈“精神”289

四、叶文玲创作心理调查十题294

附:张弦关于创作心理致鲁枢元信303

五、生命与社会的冲突——评张抗抗的《隐形伴侣》305

附:张抗抗致鲁枢元信312

学术延伸315

一、观念与艺术形态 张月317

一、观念的读解318

二、观念的类型与艺术的关联319

三、个体化观念的功能与存在方式322

四、观念对艺术的构造323

二、文学:人格的投影 何向阳326

现状透视326

旧话重提327

作家——人格329

文学——品格333

悖论新说334

人格整合335

三、谁在创造精神事件中的高贵与美好——记忆萨乐美 刘海燕339

萨乐美与尼采等人的“共同生活”:超越伦理学困境339

萨乐美与里尔克:深度交往中的独立与成长342

萨乐美与弗洛伊德:什么是我们生命最成熟的岁月?346

一个人与一个精神团体,乃至与一个时代349

四、原型批评的精神生态意义——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生态意识探究 常如瑜353

一 荣格心理学的生态精神354

二 荣格心理学对于原型批评的生态意义356

三 原型批评的精神生态意义358

小结360

附录:外界评论选摘361

周扬:谈鲁枢元的文艺心理学研究363

陈涌同志讲话(摘录)363

刘再复:谈精神蜕变364

刘再复谈文艺研究的心理学方法365

附:刘再复致鲁枢元的信368

钱谷融:《创作心理研究》序言369

王元化:《文艺心理阐释》序言370

王蒙:《文艺心理学大辞典》序言372

谭好哲: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74

夏中义:文艺心理学的重建曲式377

曾镇南:“向内转”是贬弃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379

陆华:关于《大地与云霓》的讨论380

潘凯雄贺绍俊:“内”与“外”381

程光炜谈“向内转”与“文学史重构”384

白亮:“向内转”与80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386

伍世昭:“心灵世界”与“心灵的表现”391

李红叶:从《文艺心理阐释》看文学的跨学科研究394

古远清:论鲁枢元的文艺心理学研究396

《中华文学通史》:评鲁枢元397

后记3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