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体运行论 引发人类宇宙观变革的天文学大发现 全译插图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波)尼古拉·哥白尼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671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日心地动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体运行论 引发人类宇宙观变革的天文学大发现 全译插图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2
引言2
1.1 宇宙是球形3
1.2 陆地也是球形4
1.3 大地和水构成了统一球体5
1.4 天体在进行均匀的永恒的复合的圆周运动7
1.5 做圆周运动的地球位于宇宙的什么位置8
1.6 宇宙究竟有多大10
1.7 为什么地球会被认为静居于宇宙中心11
1.8 驳以往不恰当的论证12
1.9 地球的运动与宇宙中心15
1.10 天球的顺序16
1.11 地球多重运动的顺序19
1.12 圆周的弦长21
1.13 平面三角形的角与边的论证26
1.14 球面三角形的论证34
第二章46
引言46
2.1 圆周46
2.2 黄道倾角与回归线间的距离47
2.3 赤道、黄道与子午圈相交的弧与角的偏离与计算48
2.4 黄道外天体的赤经、赤纬和过中天时黄道数值的测定52
2.5 地平圈的交点52
2.6 正午日影的差异53
2.7 如何推算最大昼长、日出间距和白昼之间的余差54
2.8 昼夜是如何划分的62
2.9 黄道弧段的斜球经度和中天的度数62
2.10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63
2.11 表的使用64
2.12 地平圈两极与黄道形成的角和弧69
2.13 天体的运动69
2.14 恒星的位置与排列71
第三章94
3.1 二分点与二至点的岁差94
3.2 二分点与二至点岁差不均匀的证明95
3.3 关于二分点和黄赤交角的假设97
3.4 圆周运动是如何构成振动和天平动的99
3.5 关于二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不均匀的证明100
3.6 二分点岁差与黄道倾角的均匀行度102
3.7 二分点的平均岁差与视岁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104
3.8 行度间的个别差值表107
3.9 再议二分点的岁差107
3.10 黄赤交角的最大变化110
3.11 二分点均匀行度的历元与非均匀角的测定111
3.12 春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的计算112
3.13 非均匀太阳年的长度是多少113
3.14 地心运转的均匀化和平均行度117
3.15 关于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初步论证118
3.16 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123
3.17 太阳的第一种差和周年差及其特殊变化125
3.18 黄经均匀行度的分析126
3.19 太阳均匀行度的位置与历元的确定127
3.20 拱点飘移对太阳造成了第二种差和双重差128
3.21 太阳的第二种差的变化有多大130
3.22 太阳远地点的均匀与非均匀行度132
3.23 太阳的近点角及其位置132
3.24 关于太阳均匀行度和视行度变化的列表132
3.25 视太阳运动量的计算134
3.26 不断变化中的自然日134
第四章140
引言140
4.1 早期的月球圆周假说140
4.2 月球圆周假说的缺陷141
4.3 换一种眼光看月球运动143
4.4 月球的运转及其行度144
4.5 朔望时月球的第一种行差148
4.6 关于月球近地点均匀行度的验证153
4.7 月球黄经和近地点的历元154
4.8 月球的第二种差及其两个本轮的比值154
4.9 月球离开第一本轮高拱点时非均匀运动的余量变化155
4.10 如何利用均匀行度推求月球的视行度156
4.11 关于月球行差或归一化的表格158
4.12 如何计算月球行度160
4.13 如何分析和论证月球的黄纬行度160
4.14 月球黄纬近点角的位置162
4.15 视差仪163
4.16 月球的视差164
4.17 月地距离的测定及月地距离166
4.18 月球的直径及地影直径167
4.19 日月直径、轴线和与地球的距离168
4.20 日月地的大小及其比较170
4.21 太阳的视直径和视差170
4.22 月球的可变化视直径和视差171
4.23 地球可变化的程度171
4.24 在地平经圈上的日月视差值表格172
4.25 太阳和月球视差174
4.26 分离黄经和黄纬视差176
4.27 关于月球视差论述的证实179
4.28 日月的平合与平冲179
4.29 日月的真合与真冲181
4.30 区分在食时出现的日月合冲182
4.31 日月食的食分182
4.32 预测食延时间183
第五章188
引言188
5.1 行星的运行和平均行度188
5.2 早期对行星的均匀运动和视运动的认识190
5.3 地球引起的视非均匀性196
5.4 行星自身运动的视非均匀性198
5.5 土星的运动199
5.6 新观测到的土星的另三次冲202
5.7 土星运动的分析206
5.8 土星位置的测定206
5.9 土星视差及土星与地球的距离207
5.10 木星的运动208
5.11 新观测到的木星的另三次冲210
5.12 木星的均速运动214
5.13 木星位置的测定215
5.14 木星视差及其相对于地球运转轨道的测定215
5.15 火星216
5.16 新观测到的火星的另三次冲219
5.17 火星的运动221
5.18 火星位置的测定221
5.19 火星轨道的大小221
5.20 金星223
5.21 地球与金星轨道直径的比值225
5.22 金星的双重运动226
5.23 金星的位置227
5.24 金星的近点角231
5.25 水星231
5.26 水星的高、低拱点233
5.27 水星偏心距的大小及其圆周的比值234
5.28 为什么水星视位置大于在近地点的距角237
5.29 水星的平均行度238
5.30 新观测到的水星的运动240
5.31 水星的位置244
5.32 进退运动的另一种解释244
5.33 五大行星行差表246
5.34 五大行星的黄经位置246
5.35 五大行星的运行252
5.36 测定逆行的时间、位置和弧段254
第六章260
引言260
6.1 关于五大行星黄纬偏离的一般解释260
6.2 五大行星在黄纬上运动的圆周理论261
6.3 土星、木星和火星轨道的倾斜角264
6.4 土星、木星和火星轨道的黄纬值266
6.5 金星和水星的黄纬值267
6.6 金星和水星的二级黄纬偏离角269
6.7 金星和水星的倾角值270
6.8 金星和水星的第三种黄纬值273
6.9 五大行星黄纬值的计算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