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通史 第2卷 先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建春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2787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浙江省-地方史-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通史 第2卷 先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先秦时期浙江的自然环境9
一、气候及其变迁9
(一)气候大背景12
(二)先秦时期的气候变迁13
(三)先秦时期的灾害性天气15
二、河湖变迁16
(一)宁绍平原的湖泊演替16
(二)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的摆动19
(三)东苕溪的两次改道24
三、海平面的升降与海岸线的变迁28
(一)海平面的升降28
(二)海岸线的变迁30
四、植被与动物的变迁33
第二章 大禹、会稽与夏文化36
一、大禹与会稽的传说36
二、大禹陵与浙江的禹、舜传说故迹40
(一)大禹陵40
(二)浙江的禹、舜传说故迹47
三、众说纷纭的会稽地望50
四、鲧被杀的真相56
五、大禹治水神话产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62
六、防风神话群系70
(一)防风神话的新发现及其内涵70
(二)防风古迹与防风信仰民俗73
第三章 商周时代的浙江78
一、青铜文化79
(一)青铜文化的起源、特色与缓慢的发展道路79
(二)乐器、兵器、农具的地方特色82
二、土墩遗存84
(一)土墩遗存两大区域、四个阶段85
(二)典型陶器简介88
(三)印纹陶典型纹饰阶段性发展变化89
(四)墓葬形制89
三、越文化的源头——马桥文化和高祭台类型文化92
(一)马桥文化92
(二)高祭台类型文化96
四、吴文化东渐与吴越文化的异同99
(一)先吴文化——湖熟文化99
(二)吴文化的东渐与越化102
第四章 越国的兴亡106
一、越国的建立与兴起106
(一)越国的建立106
(二)越国的兴起:从楚国附庸到允常初霸110
二、越王句践及其霸业114
(一)初试锋芒,夫椒败阵114
(二)卧薪尝胆,改革图强117
(三)灭吴雪耻,北上争霸122
三、霸业的继续与越国的消亡133
(一)霸业的继续133
(二)衰亡的来临135
第五章 越国的社会经济142
一、农业142
(一)迁徙农业与稻作文明142
(二)蚕桑业和麻、葛种植业148
(三)水果与蔬菜业148
(四)畜牧业149
(五)养鱼业150
二、水利151
(一)山麓水利工程:吴塘、苦竹塘、秦望塘、塘城塘152
(二)平原水利工程:富中大塘、练塘、蠡塘156
(三)沿海水利工程:石塘158
(四)山阴故水道——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159
三、手工业160
(一)冶铸业161
(二)陶瓷业173
(三)造船、酿酒、编织、采矿、采伐、制盐等手工业179
第六章 聚落与都城184
一、聚落的起源与发展184
二、重要聚落探寻189
三、越国的都城209
(一)越王无余建都了吗209
(二)越王允常之都——会稽山中的埤中211
(三)从山区走向平原的跳板都城——会稽山山麓冲积扇上的平阳城213
(四)湖沼平原孤丘上的都城——句践小城与山阴大城215
第七章 社会阶层与社会生活221
一、社会阶层221
(一)国王221
(二)王室贵族223
(三)大臣:相国、大夫224
(四)官吏228
(五)巫觋228
(六)官兵229
(七)奴隶230
二、服饰230
三、饮食235
四、居住239
五、交通245
第八章 越人的语言、文学与艺术250
一、语言250
二、诗歌264
三、音乐舞蹈269
第九章 越人的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278
一、原始宗教278
(一)鸟图腾279
(二)蛇图腾、蛙图腾285
(三)犬崇敬287
(四)水神崇拜与祖先崇拜289
二、思想文化291
(一)范蠡及其哲学思想293
(二)计倪及其经济理论298
(三)文种及其“灭吴九术”301
第十章 吴越文化与海内外的交流305
一、外越的分布范围305
二、对海外交流溯源306
三、吴越文化对台湾的影响310
四、吴越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15
(一)越人东渡扶桑的自然环境分析315
(二)稻作文化316
(三)铜铎、铜剑、铜矛与日本的出云王国319
(四)语言与地名——吴越文化影响日本的活化石322
(五)人种与血缘323
(六)其他方面的影响325
五、周边地区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327
(一)徐偃王的传说遗迹328
(二)徐偃王其人331
(三)徐文化对吴越文化的影响331
附录334
一、大事记334
二、主要参考文献341
后记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