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
  • 潘久艳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49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战略-西藏;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经济分析-西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言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选题意义11

1.2 相关的概念鉴定14

1.2.1 援助14

1.2.2 援藏与全国援藏16

1.2.3 援藏省市区20

1.3 文献综述20

1.4 研究方法27

1.5 主要内容和可能创新点30

1.5.1 主要内容30

1.5.2 可能创新点32

1.6 不足之处34

1.7 资料来源35

2 “全国援藏”:基本分析框架36

2.1 “全国援藏”的现有理论述评37

2.1.1 “全国援藏”解释之一:区域经济学发展理论37

2.1.2 “全国援藏”解释之二:扩散模式40

2.1.3 小结43

2.2 “全国援藏”的特殊性分析43

2.3 “全国援藏”格局形成的逻辑起点51

2.3.1 “全国援藏”决策的内在机理分析51

2.3.2 “全国援藏”的决策过程60

2.4 小结62

3 “全国援藏”:演化轨迹与过程64

3.1 历史上的“全国援藏”65

3.1.1 交通66

3.1.2 朝贡演员赐及布施67

3.1.3 赈济抚恤68

3.1.4 减免赋税69

3.1.5 财政补贴71

3.2 改革开放前的“全国援藏”74

3.3 改革开放后的“全国援藏”85

3.3.1 第一个时期:1980—1993年86

3.3.2 第二个时期:1994年至今97

3.4 小结120

4 “全国援藏”:发展格局及其演化122

4.1 中央支持:“全国援藏”的主要力量125

4.1.1 财政补贴政策125

4.1.2 税收优惠政策132

4.1.3 金融优惠政策139

4.2 对口支援:“全国援藏”的重要力量144

4.2.1 对口支援的形成及发展145

4.2.2 对口支援的建设成效147

4.2.3 对口支援西藏建设发展趋势分析153

4.3 小结156

5 “全国援藏”:社会经济效应评价158

5.1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角度分析158

5.1.1 西藏整体经济发展分析158

5.1.2 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分析162

5.1.3 西藏产业结构分析164

5.1.4 西藏居民生活水平分析174

5.1.5 西藏基础设施分析184

5.1.6 西藏社会发展程度分析188

5.2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角度分析196

5.2.1 西藏“项目经济”发展分析196

5.2.2 “全国援藏”资金投入方向分析199

5.2.3 “全国援藏”资金教育投入分析201

5.2.4 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分析205

5.3 “全国援藏”与西藏发展模式207

5.3.1 西藏“输血型”经济特征分析208

5.3.2 西藏形成“依赖型”经济原因分析218

5.4 小结220

6 “全国援藏”:改革路径与政策回应222

6.1 “全国援藏”政策变革的时机224

6.1.1 宏观需要:全面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224

6.2.2 中观需要: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225

6.2 “全国援藏”政策调整227

6.2.1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援助政策228

6.2.2 援助重点由城市转向农牧区231

6.2.3 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西藏政策235

6.3 小结238

7 本书的主要结论和前瞻240

7.1 主要结论240

7.2 未来的研究问题244

参考文献249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