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延边朝鲜族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延边朝鲜族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675152.jpg)
- 《延边朝鲜族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490957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朝鲜族-民族历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延边朝鲜族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延边地域概况3
第一章 延边地区自然概况3
第一节地形地貌4
第二节气候情况6
第三节自然资源7
一、土地资源7
二、矿产资源8
三、能源资源11
四、动植物资源11
第二编 清朝时期的延边朝鲜族17
第二章 历史沿革17
第一节历史演变17
一、清代以前的历史沿革17
二、清代至光复为止的历史沿革19
三、光复以来行政机构沿革22
第二节延边地区主要地名的由来25
一、“延边”和“延吉”25
二、各县市26
第三章 朝鲜人的迁入与延边朝鲜族的形成29
第一节清朝的封禁政策与朝鲜人的“犯越”29
一、清朝的封禁政策29
二、朝鲜北部地区的灾害与犯越者的激增31
第二节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与朝鲜人的“庚辰开拓”32
一、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32
二、朝鲜人的“庚辰开拓”34
第三节清朝之间边界争议与两次勘界35
一、边界争议35
二、两次勘界37
第四节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40
一、四堡三十九社的设置40
二、朝鲜族的形成42
第四章 朝鲜族对延边地区的开发与反封建斗争45
第一节土地开发与封建土地关系45
一、朝鲜族人民对延边地区的开发45
二、封建土地关系48
第二节清朝两国间的经济贸易与延边朝鲜族49
一、经济贸易49
二、延边与北部朝鲜的经贸来往54
第三节朝鲜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56
一、反对清政府的民族歧视政策56
二、为争取乡约自治的斗争57
三、天宝山矿工的罢工斗争57
四、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意义58
第五章俄、日入侵延边,朝鲜族人民的反抗斗争59
第一节沙俄入侵我国东北59
一、义和团运动爆发,沙俄入侵我国东北59
二、沙俄“独立州”阴谋的破产60
第二节日本入侵延边与清政府的对策61
一、“间岛问题”的由来61
二、日本入侵延边地区66
三、清政府的对策及结果69
第三节朝鲜族人民的反日斗争75
一、日本对朝鲜族的“统制”与“保护”75
二、朝鲜族人民的反日斗争76
第三编 民国时期的延边朝鲜族81
第六章 朝鲜族社会的形成及其自治运动81
第一节朝鲜族社会的形成81
一、“垦民教育会”81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联省自治”83
三、垦民会的成立及其性质83
第二节朝鲜族自治团体及其活动86
一、垦民会的自治运动86
二、朝鲜族社会新旧势力的对立90
三、奖业会91
四、其它团体91
第七章 中日两国围绕朝鲜族管辖权的斗争与反日运动的兴起93
第一节围绕朝鲜族管辖权的斗争93
一、中日围绕《间岛协约》“效力”的争斗93
二、延吉道尹公署的“归化入籍政策95
三、日本强化对朝鲜族的统治96
四、“双重国籍”下朝鲜族人民的困境98
第二节朝鲜族的反日示威运动99
一、“三一三”反日示威运动及其影响99
二、“五四”运动与朝鲜族反日运动103
三、延边各族人民争取权利的斗争104
第三节朝鲜族反日武装斗争的兴起106
一、反日武装团体的建立及其武装斗争106
二、枫梧洞战斗109
三、“珲春事件”和“庚申惨案”110
四、青山里战役113
五、反日武装斗争的历史意义115
第八章 马列主义传到延边大地朝鲜族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117
第一节马列主义的传播与工农运动117
一、马列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117
二、朝鲜族青年与工农运动119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和奉系军阀对朝鲜族的统治政策120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换位移民”120
二、中日《三矢协定》的签订及对朝鲜族的影响121
三、朝鲜族人民的反迫害反驱逐斗争123
第三节水田开发与日本垄断资本的渗透125
一、延边地区的水田开发125
二、延边沦为日本垄断资本市场126
三、民族经济的畸形发展与朝鲜族社会的两极分化127
第四节朝鲜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涨130
一、朝共“满洲总局”的创建及主要活动130
二、“红五月斗争”和“吉敦暴动”132
三、共产党组织的进一步壮大136
第九章 清末民初朝鲜族文化教育140
第一节清末民初的朝鲜族教育140
一、延边地区朝鲜族近代教育的兴起140
二、日本对朝鲜族的殖民教育144
三、清政府实施的朝鲜族教育146
四、民国政府对朝鲜族的教育政策148
第二节清末民初的朝鲜族文学艺术150
一、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150
1.歌曲150
2.时调和汉诗151
3.小说与散文153
4.戏剧154
5.民谣和民间故事154
二、1920年~1932年的文学155
1.汉诗、时调、自由诗155
2.革命歌曲157
3.小说与戏剧159
第三节清末民初的朝鲜族体育162
一、体育教育162
1.迁入初期的体育教育162
2.体育教育的发展163
二、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164
第四编日伪时期的延边朝鲜族169
第十章日本殖民统治的确立,朝鲜族人民奋起反抗169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朝鲜族的政策169
一、伪满间岛省的建立169
二、日本对朝鲜族的“统制与安定”政策170
第二节日伪殖民统治下的朝鲜族经济173
一、殖民经济体系的确立173
二、“满洲农业移民”与朝鲜开拓民176
三、土地掠夺和“自耕农创定计划”178
四、日伪统治下朝鲜族人民的困境180
第三节中共领导下朝鲜族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184
一、“秋收”斗争和“春荒”斗争184
二、创建延边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188
1.抗日游击队的建立188
2.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195
3.保卫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201
第四节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及其对延边的影响205
一、“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在延边地区的贯彻205
二、根据地军民粉碎日伪“讨伐”210
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建立和发展213
四、日伪统治区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斗争216
第五节“反民生团斗争”及其影响219
一、民生团的成立和解散219
二、“反民生团斗争”始末221
三、错误开展“反民生团斗争的原因和教训228
第六节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转移与游击战争的进一步发展230
一、创建新的抗日游击区230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转移233
第七节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建立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35
一、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建立235
二、抗联第二军的反日武装斗争236
三、“在满韩人祖国光复会”的成立241
四、长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245
第十一章 朝鲜族人民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248
第一节朝鲜族儿女掀起抗日斗争新高潮248
一、“七七”事变,形成全民族抗战新局面248
二、抗联二军将士积极配合全国抗战249
第二节日伪强化对延边人民的殖民统治251
一、日伪对朝鲜族的“统治与抚育”251
二、日伪对抗日联军的“大讨伐”254
三、“战时经济体制”下的朝鲜族经济256
第三节朝鲜族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259
一、抗联二军中朝鲜族将士浴血奋战259
二、抗联二军朝鲜族将士在绝境中坚持抗战266
三、抗联野营和小部队活动中的延边朝鲜族儿女271
第四节反抗日伪统治,支援抗日联军斗争276
一、朝鲜族人民反抗日伪统治的斗争276
二、朝鲜族人民积极支援抗日联军278
第五节苏联出兵东北,朝鲜族人民迎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279
一、配合苏军作战,解放延边全境279
二、延边朝鲜族人民对东北抗日战争的贡献281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文化教育284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教育284
一、日伪初期对朝鲜族教育的统治284
1.对朝鲜族民族主义教育机关的统治284
2.殖民教育的全面实施285
二、战时体制下的“皇民化”教育287
1.日伪对朝鲜族学校的整编287
2.对朝鲜族的“皇民化”教育289
3.“战时教育体制”291
三、以反日为主线的民族教育292
1.私立学校民族教育的维艰维持292
2.义塾、夜校的反日教育293
3.抗日根据地的民族教育293
4.反对“皇民化”教育的斗争295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文学296
一、延边文坛的诗文学297
1.乡愁之美学——千青松297
2.民族受难史的形象化——金朝奎及其诗作298
3.黑暗中的一抹亮光——尹东柱及其诗作298
4.对生命与乡土的眷恋——李鹤城及其诗作300
二、延边朝鲜族文坛的小说文学302
1.延边大地上的幼苗——《北乡》与小说文学302
2.《发芽的大地》——形象地再现朝鲜族丰富的人生与开拓史304
3.六道河中涌现的作家——金昌杰及其小说305
三、抗日游击区军民的反日文学306
1.歌曲306
2.戏剧307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艺术308
一、沦陷区的朝鲜族艺术308
1.音乐309
2.舞蹈310
3.美术311
二、抗日武装部队中的朝鲜族艺术311
1.音乐311
2.舞蹈312
第四节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体育活动313
一、体育教育313
二、民间体育314
三、近代体育运动315
1.田径运动315
2.自行车运动315
3.篮球运动316
4.网球运动316
5.滑冰运动317
第五编解放战争时期的延边朝鲜族321
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延边朝鲜族321
第一节中共中央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方针与实践321
一、中共中央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方针321
二、朝鲜族青壮年积极参军323
三、朝鲜族指战员踊跃反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325
第二节朝鲜族人民积极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327
一、朝鲜族人民积极参与建立民主政权327
二、朝鲜族指战员英勇剿匪329
三、朝鲜族人民积极参加土改运动333
第三节朝鲜族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338
第四节朝鲜族指战员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立新功343
一、积极配合支援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斗343
二、积极参加夏、秋、冬季攻势345
三、积极参加辽沈战役351
四、朝鲜族人民对东北解放战争的贡献355
第五节朝鲜族军民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再立新功358
第十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文化教育370
第一节教育事业370
一、党的教育方针370
二、中小学教育的恢复与发展372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延边大学的成立373
四、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375
五、朝鲜语文教材建设与扫盲运动的兴起375
第二节文学事业377
一、抗战胜利后的文化活动377
二、诗歌378
三、戏剧和小说381
四、语言文字382
第三节艺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83
一、音乐383
1.部队音乐383
2.社会音乐385
3.学校音乐385
二、舞蹈387
三、美术387
四、戏剧389
第四节体育事业390
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