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石桥市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石桥市志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669171.jpg)
- 姚承俭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62652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系列科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石桥市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篇 行政建置48
第一章 沿革48
第二章 县、市名由来49
第三章 地名政区49
附1.营口县行政区划图(1949年)51
2.营口县行政区划图(1956年)52
3.营口县1956年行政区划表53
4.营口县1958年行政区划表55
5.大石桥市2000年行政区划一览表58
第二篇 自然环境67
第一章 位置67
第二章 地质68
第一节 地层68
第二节 岩浆岩与变质岩69
第三节 地质构造70
第四节 构造演变71
第五节 矿产72
第三章 地貌73
第四章 水文76
第一节 河流76
第二节 地下水79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生物81
第一节 土壤81
第二节 植被82
第三节 生物82
第六章 气象84
第一节 四季与日照84
第二节 气温与地温85
第三节 降水与湿度88
第四节 气压与风、云90
第五节 气象灾害90
第六节 物候94
第三篇 居民96
第一章 人口96
第一节 人口渊源96
第二节 人口繁衍96
第三节 人口分布99
第二章 民族104
第一节 民族人口数量及分布104
第二节 民族人口来源107
第三章 宗教108
第一节 佛教108
第二节 道教109
第三节 伊斯兰教109
第四节 基督教110
第五节 天主教111
第四章 生活 习俗 方言112
第一节 生活112
第二节 婚姻 家庭114
第三节 习俗117
第四节 方言119
第五节 谚谣120
第四篇 政党 政权 政协12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22
中共大石桥市(营口县)委员会122
第一节 县委组建122
第二节 市(县)委工作机构122
附 中共大石桥市(营口县)委员会1946~2000年书记、副书记名录124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议、代表大会127
第四节 基层组织129
第五节 党员队伍130
第六节 党员教育131
第七节 离休干部132
第八节 宣传133
第九节 纪律检查137
第十节 统战工作140
第十一节 党史工作142
第十二节 决策纪要143
第二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营口市委员会大石桥支部150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15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大石桥区党部150
第二节 组织概况150
第四章 大石桥市(营口县)人民代表大会151
第一节 代表会议15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151
第三节 人大常务常委会154
附 大石桥市(营口县)人大常委会1980~2000年主任、副主任名录155
第五章 大石桥市(营口县)人民政府157
第一节 机构157
附 大石桥市(营口县)人民政府1946~2000年市(县)长、副市(县)长名录158
第二节 政务纪略162
第三节 基层政权169
第六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石桥市委员会171
第一节 机构沿革171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171
第三节 主要活动172
附 政协大石桥市(营口县)委员会1980~2000年主席、副主席名录175
第五篇 群众团体178
第一章 工人组织——大石桥市(营口县)总工会178
第一节 组织机构178
第二节 职工思想教育178
第三节 企业民主管理179
第四节 职工生活179
第五节 群众生产180
第六节 “建家”活动181
附 大石桥市(营口县)总工会1950~2000年历届代表大会一览表181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183
第一节 共青团大石桥市(营口县)委员会183
附 共青团(青年团)大石桥市(营口县)1950~2000年代表大会简况表185
第二节 少年组织187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大石桥分团部188
第三章 妇女组织189
第一节 组织机构189
第二节 主要活动189
附 大石桥市(营口县)1950~2000年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况表191
第四章 工商业组织192
第一节 大石桥商务会192
第二节 营口县工商业联合会192
第三节 新时期工商联193
第五章 个体劳动者组织193
第一节 机构193
第二节 工作193
第六章 农民组织194
第一节 农会194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194
第七章 科学技术组织195
第一节 组织195
第二节 学术团体195
第三节 活动195
第四节 科学技术普及197
第五节 科技成果198
第八章 团体党派199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营口县分会199
第二节 营口县抗美援朝分会199
第六篇 司法200
第一章 公安200
第一节 机构200
第二节 锄奸反霸 镇反肃反20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202
第四节 治安管理203
第五节 户籍管理205
第六节 防火灭火205
第七节 监犯改造206
第八节 交通秩序管理207
第二章 检察208
第一节 机构208
第二节 刑事检察209
第三节 法纪检察211
第四节 经济检察212
第五节 监所检察21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215
第三章 审判216
第一节 机构216
第二节 刑事审判217
第三节 民事审判219
第四节 经济审判220
第五节 审判监督221
第六节 执行工作222
第七节 信访接待223
第八节 行政审判223
第九节 调查研究224
第十节 后勤保障224
第四章 司法行政224
第一节 机构224
第二节 人民调解225
第三节 法制宣传225
第四节 法律服务227
第七篇 军事228
第一章 军事机构228
第一节 营口县民主政府人民武装部228
第二节 营口县人民武装部228
第三节 大石桥市人民武装部228
第四节 乡镇武装部229
第二章 军事设施229
第一节 坑(隧)道229
第二节 人防工程229
第三章 兵役230
第一节 征兵种类230
第二节 预备役231
第四章 驻军231
第一节 日本独立守备队231
第二节 抗日义勇军232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军23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232
第五章 民兵233
第一节 组织233
第二节 装备234
第三节 训练235
第四节 活动236
第五节 民兵代表大会238
第六章 战事238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中大石桥战事238
第二节 义和团在营口县的反帝爱国活动238
第三节 日俄大石桥之战239
第四节 大石桥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239
第五节 辽南义勇军三打大石桥240
第六节 解放大石桥240
第七节 夜袭大雷山243
第八篇 经济244
第一章 农业244
第一节 机构244
第二节 种植业244
第三节 养殖业253
第二章 畜牧业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畜禽种类257
第三节 畜禽饲养257
第四节 畜禽改良259
第五节 畜禽疫病260
第三章 林业260
第一节 机构260
第二节 概述260
第三节 资源261
第四节 植树造林262
第五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263
第四章 农用机具263
第一节 概述263
第二节 农具264
第三节 农业机械管理服务机构268
第五章 水利269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269
第二节 灌溉275
第三节 水土保持279
第四节 水利管理280
第五节 水利综合经营282
第六章 乡镇企业284
第一节 概述284
第二节 企业构成285
第三节 乡镇工业286
第四节 经营机制289
第五节 管理290
第六节 重点企业简介290
第七章 工业293
第一节 概述293
第二节 所有制294
第三节 行业295
第四节 管理299
第五节 重点企业简介300
第八章 商业305
第一节 国营商业305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314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318
第九章 粮食 物资319
第一节 粮食319
第二节 物资323
第十章 外经 外贸329
第一节 对外经济329
第二节 对外贸易332
第十一章 医药 烟草 石油334
第一节 医药334
第二节 烟草337
第三节 石油338
第九篇 交通 供电 邮电341
第一章 公路341
第一节 公路 桥涵修建341
第二节 养护346
第三节 运输348
第四节 管理352
第二章 铁路356
第一节 国家铁路356
第二节 地方铁路360
第三章 供电362
第一节 城市供电362
第二节 农村供电366
第四章 邮电371
第一节 邮政371
第二节 电信374
第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377
第一章 城乡建设377
第一节 机构377
第二节 建设规划377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管理378
第四节 村镇建设389
第五节 房屋拆迁391
第六节 建筑业392
第二章 环境保护398
第一节 机构398
第二节 污染398
第三节 环境治理400
第四节 环境监测401
第十一篇 金融 保险403
第一章 金融403
第一节 概况403
第二节 货币406
第三节 城乡储蓄411
第四节 信贷413
第五节 结算417
第二章 保险417
第一节 机构417
第二节 险种418
第三节 人身保险420
第四节 防灾理赔420
第十二篇 管理421
第一章 计划 统计421
第一节 计划421
第二节 统计424
第二章 财政 税务425
第一节 财政425
第二节 税务438
第三章 工商 物价443
第一节 工商443
第二节 物价449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审计452
第一节 质量技术监督452
第二节 审计456
第五章 土地 矿产460
第一节 土地460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469
第六章 经济体制改革473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73
第二节 企业改革476
第七章 人事 劳动482
第一节 人事482
第二节 劳动486
第八章 信访498
第九章 民政500
第一节 机构500
第二节 选举代表501
第三节 战时支前502
第四节 优抚503
第五节 安置507
第六节 救济508
第七节 社会福利511
第八节 婚姻管理513
第九节 地名管理513
第十节 殡葬管理514
第十一节 残疾人工作515
第十二节 老龄工作516
第十三篇 公共事业518
第一章 科学技术518
第一节 科学技术管理518
第二节 信息522
第二章 教育524
第一节 概述524
第二节 行政机构524
第三节 各类教育525
第四节 教育经费542
第五节 教师队伍542
第三章 地震546
第一节 地震地质构造546
第二节 营口、海城地震547
第三节 余震活动551
第四节 地震监测预报552
第五节 防震减灾554
第四章 文化554
第一节 机构554
第二节 文化设施555
第三节 文化艺术活动558
第四节 档案560
第五节 修志560
第六节 广播电视562
第七节 报纸565
第八节 文物566
第九节 文学艺术573
第五章 体育584
第一节 机构584
第二节 群众体育584
第三节 竞技体育586
第四节 人才培养588
第五节 场地设施590
第六章 卫生5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91
第二节 医疗机构591
第三节 医疗技术596
第四节 中医中药598
第五节 卫生防疫599
第六节 妇幼保健602
第十四篇 区 镇 场604
第一章 区604
第一节 南楼经济开发区604
第二节 钢都管理区607
第三节 石桥管理区609
第四节 青花管理区612
第五节 金桥管理区613
第二章 镇615
第一节 水源镇615
第二节 沟沿镇619
第三节 石佛镇622
第四节 旗口镇625
第五节 高坎镇627
第六节 虎庄镇632
第七节 官屯镇635
第八节 永安镇637
第九节 博洛铺镇640
第十节 汤池镇645
第十一节 周家镇649
第十二节 苇子峪镇653
第十三节 黄土岭镇655
第十四节 建一镇657
第十五节 吕王镇660
第三章 场662
第一节 水稻良种场662
第二节 示范农场663
第三节 原种场664
第十五篇 人物666
第一章 人物简介666
第二章 烈士680
第三章 劳动模范 先进生产(工作)者703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703
第二节 辽宁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704
第三节 营口市劳动模范708
第四章 大石桥市(营口县)出席中共历次党代会 全国历届人代会 代表简介714
第五章 高级职称名录表716
第六章 2000年百岁老人名录717
第十六篇 要事专记718
火烧海云寺 血洗夏家屯718
青龙山下大血案718
火烧俄军木材场718
虎石沟万人坑719
大清河畔四勇士720
宋光墓720
丁隽一烈士纪念碑721
路宝训烈士纪念碑722
吕王烈士碑文723
两篇调查报告723
农村的教育革命必须依靠贫下中农723
一所贫下中农掌权的民办小学724
撤(营口)县设(大石桥)市724
迷镇山娘娘庙725
发掘金牛山古人类遗址728
两道诰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