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量刑程序改革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量刑程序改革理论研究
  • 陈卫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255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量刑-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量刑程序改革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量刑程序改革的理论阐释1

引言1

一、隔离式量刑程序的程序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3

二、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10

三、量刑程序中社会调查报告的制作与使用12

四、量刑程序中的证明过程13

第二章量刑程序改革芜湖调研报告15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的问题16

二、研究方法、过程及其局限性17

三、芜湖社会与刑事司法发展的基本背景状况21

四、阅卷研究的发现24

五、问卷研究的过程与结论31

六、访谈与旁听研究的发现68

第三章《芜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95

第四章外方专家对芜湖模式的评论121

一、美国纽约大学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AnthonySBarkow与研究员KellyGeoghegan的评论121

二、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JamesBJacobs对人民大学的量刑程序讨论稿所做的评论126

三、美国圣路易大学法学教授StephenCThaman的评估128

四、台湾大学王兆鹏教授的评论133

第五章芜湖量刑程序改革试点专家座谈会会议记录137

第六章被告人闫某某、余某某犯贩卖毒品案示范庭庭审资料153

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153

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书155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社会调查员委托书156

余某某的社会调查报告157

证明159

户籍证明159

闫某某贩卖毒品案一审辩护词160

悔过书164

余某某贩卖毒品案量刑建议164

余某某贩卖毒品案总结陈词165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新刑事(公诉)审判方式第一审普通程序刑事庭审笔录166

合议庭评议笔录183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85

刑事上诉状192

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193

第七章美国量刑程序概述197

一、理论基础:刑罚理论、量刑模式以及二者在美国量刑制度中的结合197

二、量刑程序204

第八章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改革问题研究256

引言 ——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改革的背景256

一、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改革的历程257

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260

三、当前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264

结语271

第九章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273

一、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概念与属性273

二、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价值基础281

三、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突出问题288

四、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立法完善291

第十章刑事量刑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制度295

一、引言295

二、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内容296

三、反对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理由304

四、支持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理由320

五、中国量刑程序改革中的被害人参与制度326

六、结论332

第十一章量刑程序的具体设计335

一、量刑程序的改革现状336

二、量刑程序的改革主张342

三、量刑程序的域外考察352

四、量刑程序的具体设计364

第十二章量刑程序中的证明375

一、证明对象375

二、证明责任384

三、证明标准387

四、证据规则393

五、量刑诉讼证明中法律推理的客观性问题400

第十三章论量刑程序中的社会调查报告411

一、问题的提出411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基础理论范畴412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域外经验417

四、我国引进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程序性风险及评估422

五、我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构建427

六、结语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