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民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民居](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666180.jpg)
- 戴志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26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民居-福建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建民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福建的历史与自然地理环境17
第一节 福建的历史沿革18
一、闽越国的兴衰18
二、中原汉人移民入闽和福建的开发19
第二节 自然条件对福建民居的影响25
一、福建的地理环境25
二、福建的气候条件26
三、福建地方建筑材料27
第二章 福建民居的分类与建筑文化31
第一节 闽海系与客家系形成过程32
一、民系32
二、南方民系32
三、闽海系33
四、客家系36
第二节 福建民居的分类37
一、中国民居分类方式研究状况37
二、方言形成与福建民居分类38
第三节 福建各区建筑文化43
一、闽南区建筑文化——海洋文化43
二、莆仙区建筑文化——科举文化44
三、闽东区建筑文化——江城文化44
四、闽北区建筑文化——书院文化44
五、闽中区建筑文化——山林文化45
六、客家区建筑文化——移垦文化45
第三章 福建社会形态与民居的类型49
第一节 福建家族社会形态50
一、家族概念与家族形成渊源50
二、形成家族制度的基本要求51
三、家族制度对福建民居建筑的影响54
第二节 闽文化源流56
一、闽越文化遗风56
二、中原文化传入56
三、宗教文化传播57
四、海外文化冲击57
五、闽台文化交融58
第三节 闽学的发展及其影响58
一、闽学发展概况58
二、闽学对闽文化形成的影响59
第四节 福建民居的形制59
一、构成福建民居形制的要素60
二、福建民居的平面类型62
第五节 风水理论对福建民居的影响68
一、风水理论及其两大流派68
二、风水理论对福建民居的影响69
第四章 福建民居聚落与形态77
第一节 聚落选址布局78
一、山地聚落78
二、山环水依的聚落78
第二节 聚落空间布局形式80
一、以祠堂为中心的聚落布局81
二、内向封闭的聚落布局82
三、以宗教庙宇为纽带的聚落布局83
四、以街市为中心的聚落布局84
五、“风水”影响下的聚落布局84
第三节 聚落空间结构与序列85
一、单核心的向心结构86
二、多核心网络结构86
三、线形结构87
第四节 空间节点景观87
一、水口节点87
二、公共空间89
三、单体节点90
第五节 聚落实例90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90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市武夷镇下梅村95
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97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101
五、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安市溪潭镇廉村104
六、福建历史文化名村——光泽县崇仁乡崇仁村108
七、福建历史文化名村——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111
八、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115
九、福建历史文化名村——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118
十、福建历史文化名镇——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122
第五章 闽南民居127
第一节 闽南民居的分布与类型128
一、爬狮和四点金128
二、“三间张”和“五间张”128
三、闽南土楼130
第二节 闽南民居的装饰特征131
一、外部材料多以红砖为封壁外墙131
二、精巧的石雕饰131
三、丰富生动的屋顶轮廓132
四、山墙装饰132
五、出砖入石133
六、大牡蛎壳墙133
第三节 实例133
第六章 莆仙民居159
第一节 莆仙民居的分布与类型160
一、单体建筑160
二、连体大厝160
三、鸳鸯厝161
四、生土新民居161
第二节 莆仙民居的特征161
一、以主厅堂为中轴线的对称式平面布局161
二、封闭的建筑外观与开敞的内部空间相结合161
三、以木构架为承重,生土墙为围护的结构体系161
四、在主厅堂两侧加纵向通道161
五、砖石间砌161
六、红壁瓦钉162
七、满装饰162
第三节 实例162
第七章 闽东民居177
第一节 闽东民居的分布和类型178
一、“多进天井式”民宅178
二、“柴栏厝”木屋178
三、“一明两暗”式178
四、“四合院”式179
五、院落式民居与土堡组合179
第二节 闽东民居的特征179
一、纵向组合的多进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179
二、封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具特色的外部特征180
三、福州民居的“城市瓦砾土”墙180
四、福清民居的“金包银”墙180
五、宁德木悬鱼180
第三节 实例181
第八章 闽北民居203
第一节 闽北民居的分布与类型204
一、天井式204
二、“高脚厝”式204
三、“三进九栋”式204
四、在本地建筑模式上模仿外地样式204
第二节 闽北民居的特征204
一、所有建筑均由木梁柱为主要承重构件204
二、民居最后一进是楼房204
三、建筑依山就势、层层跌落204
四、丰富多彩的马头墙204
五、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205
六、厚重朴实的夯土墙205
第三节 实例206
第九章 闽中民居219
第一节 闽中民居的分布与类型220
一、“一明两暗”型220
二、“三合天井”型220
三、“土堡围屋”型220
四、“联排屋”型220
第二节 闽中民居的特征220
一、木构架为民居常用承重结构220
二、木板隔墙为民居常用填充结构220
三、围廊式土楼和院落式民居巧妙结合221
第三节 实例221
第十章 客家民居233
第一节 客家民居的分布234
第二节 客家民居的类型与特点234
一、客家土楼234
二、“九厅十八井”式民居238
第三节 实例238
第十一章 福建民居的装饰与文化267
第一节 传统建筑与建筑装饰的关系268
第二节 建筑雕饰的题材269
第三节 福建民居装饰的表现形式270
一、石雕270
二、木雕273
三、砖雕274
四、泥塑276
五、剪粘278
六、交趾陶280
七、水车垛281
主要参考文献284
后记286
作者简介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