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思与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湛江发展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思与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湛江发展之路
  • 梁庆寅,任建涛,何艳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75454007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思与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湛江发展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湛江市科学发展总体规划1

一、基本现状3

二、总体思路4

三、发展定位5

四、推进战略5

(一)产业提升战略5

(二)城乡协同战略7

(三)资源动员战略8

(四)生态保护战略9

(五)政策创新战略11

五、保障措施12

(一)解放思想,观念先行12

(二)整合职能,改革体制12

(三)大胆试验,创新机制13

六、近期重点工作14

(一)政府职能整合改革试点14

(二)“三规合一”计划14

(三)农村小康环保行动15

(四)“信息兴农”行动16

(五)城市形象推广项目16

(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17

(七)粤西人力资本培养基地建设17

(八)南海海洋产业经济试验区建设17

(九)农海产品交易中心建设18

第二章 湛江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

一、区域、城乡协调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0

(一)主要概念的内涵20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21

(三)科学发展是世界潮流22

(四)区域、城乡协调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22

(五)区域、城乡协调的目的、根本方法和原则23

二、区域经济理论23

(一)均衡发展理论23

(二)梯度推进理论24

(三)增长极理论24

(四)点轴开发理论26

(五)网络开发理论26

(六)圈层结构理论28

三、湛江市区域、城乡发展的主要成就31

(一)湛江市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重要成就31

(二)湛江市区域、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32

(三)湛江市成为广东西部地区新的发展极具有的优势、劣势33

四、湛江市区域、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34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程度加深34

(二)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大35

(三)地区财政实力、基础设施均较薄弱38

(四)区域发展成本攀升38

(五)区域内、区域间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缺损38

(六)缺乏健全的体制和机制39

五、湛江市区域、城乡发展欠协调的主要原因39

(一)历史原因39

(二)区域资源禀赋、社会责任的差异39

(三)现代产业转移产生的先行优势和比较优势39

(四)政策设计与实施存在缺陷40

六、湛江市区域发展目标定位40

(一)湛江市区域城乡发展目标定位的战略思维40

(二)湛江市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的主要目标41

(三)湛江市区域内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41

七、湛江市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42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42

(二)湛江市区域内协调发展的措施43

(三)区际间协调发展举措46

(四)湛江市的国际发展举措48

(五)改善落后基础设施的举措48

(六)壮大县域经济的举措49

(七)解决“三农”问题的举措49

第三章 湛江市城乡空间发展战略59

一、现实:成长中的区域、相对落后的状态60

(一)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60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一定的产业特色与优势部门,但产业层次较低60

(三)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水平仍较低,城市经济实力与功能不够强大61

(四)农村建设卓有成效,但总体上仍相当落后61

(五)城乡规划管理逐步优化,但仍不完善,村镇规划滞后62

二、背景:优质资源、良好机遇、严峻挑战63

(一)优质资源63

(二)良好机遇64

(三)严峻挑战65

三、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协调、文明”为品质66

四、定位:海洋产业、海陆枢纽、海滨城市67

(一)海洋产业:建立以海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67

(二)海陆枢纽:建设区域性的海陆运输枢纽68

(三)海滨城市:建设富有特色的海滨花园城市68

五、路径: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68

(一)工业化:通过产业发展建立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68

(二)城市化:通过空间集聚提高发展效益,建立合理的空间格局70

(三)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促进区域全面繁荣71

六、格局: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空间发展体系71

(一)强化中心城区实力与功能72

(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73

(三)扶持新农村建设75

七、策略:规划先行、体制保障、政策配套77

(一)规划先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77

(二)体制保障:理顺与完善城乡管理体制78

(三)政策配套:制定与落实促进城乡协调、生态文明发展的各种政策80

第四章 湛江市产业总体发展战略85

一、湛江市与北海市、海口市的比较86

二、湛江在粤东、粤西的地位102

三、湛江市与珠三角诸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110

四、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2

(一)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状况112

(二)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运行对比分析116

五、湛江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较分析118

(一)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及其评价标准118

(二)湛江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分析118

(三)湛江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化及经济发展阶段125

六、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127

(一)基本结论:优势127

(二)基本结论:劣势129

(三)政策建议130

第五章 湛江市海洋渔业与农业发展战略133

一、关于湛江市海洋渔业科学发展一些问题的思考134

(一)湛江市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134

(二)湛江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36

(三)湛江市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36

(四)湛江市海洋渔业的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137

(五)关于加快发展湛江市海洋渔业的几点建议141

二、规划与建设湛江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146

(一)必要性146

(二)总体目标147

(三)园区的布局、功能和发展重点147

(四)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153

(五)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154

三、关于湛江市发展品牌农业问题的思考156

(一)湛江市农业的基本现状156

(二)打造“半岛农业”品牌,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鼓起农民钱袋子156

第六章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159

一、概述160

二、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61

(一)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61

(二)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70

(三)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特点总结193

三、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分析196

(一)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196

(二)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竞合分析199

四、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202

(一)打造一流城市滨水区,提升湛江市城市自身的旅游功能202

(二)通过城市旅游形象的打造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带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204

(三)培育旗舰式旅游产品,形成“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发展”格局204

(四)针对重点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开发206

(五)通过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知名度,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淀人气206

(六)以工业化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206

(七)沿岛公路建设开发为环海交通旅游,扩大湛江市的旅游影响力207

五、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及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07

(一)近期行动计划207

(二)重点解决的问题208

第七章 湛江市资源动员战略209

一、湛江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概况210

(一)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210

(二)产业结构欠合理212

(三)外向型经济弱小218

二、湛江市资本要素动员战略分析219

(一)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大219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较低220

(三)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太小221

(四)贷款投放规模较小,资金外流现象明显221

(五)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三农”信贷难以满足223

(六)农村资金外流严重223

三、湛江市土地资源动员战略分析225

四、湛江市人力资源动员战略分析227

(一)农业人口大市,富余劳动力充裕227

(二)城镇居民偏穷,农村居民比较“富”229

(三)高中阶段教育任务艰巨231

(四)具有较好的高等教育和研发基础233

(五)财力单薄,教育投入不足234

五、结论236

第八章 湛江市环境保护战略239

一、湛江市环境现状与面临的问题240

(一)环境现状240

(二)环境问题241

二、环境压力243

(一)环境污染现状严峻244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245

三、环境保护总则247

(一)目的与阶段目标247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48

四、湛江市环境保护具体规划249

(一)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249

(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划256

(三)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57

(四)声环境污染防治规划259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规划261

(六)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65

(七)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68

(八)绿地系统建设规划271

(九)绿色交通建设规划274

五、湛江市环境保护重点工程275

六、湛江市环境保护的保障措施276

(一)加强和完善环境决策与管理,创新环境管理体制276

(二)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管理能力278

(三)推动环境科研和环保产业发展,拓展环境保护支撑体系279

(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环境经济激励政策280

(五)加强环保宣传,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281

第九章 湛江市生态保护战略283

一、基本现状与成绩285

二、面临问题与挑战288

三、发展对策与措施289

(一)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探索实施绿色GDP核算290

(二)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290

(三)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291

(四)融合鼓励发展与环保的政策,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基地292

(五)大力发展村域经济,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293

(六)设计绿化均衡格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293

(七)以乡土植物为主体,发展生态公益林294

第十章 湛江市城乡协调发展配套改革295

一、湛江市城乡协调发展配套中存在的问题296

(一)从总体来看,开展城乡协调的基础比较薄弱296

(二)在整体制度安排方面,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仍然存在297

(三)在具体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仍然局限在“城市的”政府管理297

(四)在关键环节方面,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动力不足297

(五)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干部队伍素质有待优化298

(六)在社会基础方面,农民的主体意识缺乏298

二、湛江市城乡协调发展配套改革框架298

三、湛江市城乡协调发展配套改革的具体措施300

(一)在宏观机制上,按步骤推动制度建设300

(二)在中观机制方面,务实推进组织创新304

(三)在微观机制上,加大力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308

(四)通过“两个工程”加强农民培训310

(五)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311

四、湛江市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难点311

五、结语312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