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639106.jpg)
- 文万荃(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6796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1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1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1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内容及历史意义4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流派的产生8
第四节 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13
第五节 对复古派的斗争和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15
第二章 鲁迅(上)22
第一节 生平和思想发展22
第二节 《呐喊》和《彷徨》28
第三节 《阿Q正传》38
第四节 前期杂文42
第五节 《野草》47
第六节 《朝花夕拾》49
第三章 郭沫若51
第一节 思想发展与文学活动51
第二节 《女神》56
第三节 《前茅》、《恢复》等诗集64
第四节 早期剧作和小说68
第四章 “五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一)69
第一节 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69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71
第三节 叶绍钧的创作74
第五章 “五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二)77
第一节 郁达夫及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77
第二节 语丝社等社团流派和闻一多等人的创作79
第三节 话剧运动与剧本创作84
第二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86
第一章 无产阶段革命文学运动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86
第一节 文化革命的深入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86
第二节 对“新月派”和法西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91
第三节 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93
第四节 文艺大众化运动95
第五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97
第二章 鲁迅(下)100
第一节 后期杂文100
第二节 《故事新编》106
第三章 茅盾109
第一节 生平事略与初期创作109
第二节 《子夜》114
第三节 《林家铺子》、《春蚕》等短篇小说122
第四章 巴金 老舍 曹禺124
第一节 巴金和他的《激流三部曲》124
第二节 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131
第三节 曹禺和他的《雷雨》、《日出》135
第五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一)144
第一节 蒋光赤和早期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的作品144
第二节 柔石、胡也频、殷夫等的创作147
第三节 左翼戏剧运动及田汉等的剧本创作151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群众歌谣156
第六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二)158
第一节 张天翼、艾芜等作家的创作158
第二节 叶紫和“左联”后期的新人新作164
第三节 中国诗歌会诸诗人和臧克家等人的作品169
第四节 瞿秋白的杂文、文艺理论175
第五节 其他作家作品177
第三编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181
第一章 抗日战争开始后的文艺运动181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期的文艺运动181
第二节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85
第三节 抗战前期的文艺思想斗争187
第二章 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学创作(一)190
第一节 田间等人的诗歌创作190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194
第三节 夏衍等的戏剧创作199
第四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及《屈原》203
第三章 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学创作(二)211
第一节 表现抗日题材的小说211
第二节 《腐蚀》及其他作品213
第三节 沙汀的小说215
第四节 报告文学、杂文、散文219
第四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革命文艺的新阶段220
第一节 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文艺界的整风220
第二节 《讲话》及其历史意义222
第三节 思想批判和文艺的新面貌226
第五章 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的文学创作(一)228
第一节 新秧歌运动和新歌剧创作228
第二节 《白毛女》229
第三节 旧戏改革和《逼上梁山》、《血泪仇》等剧作232
第六章 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的文学创作(二)234
第一节 工农兵群众诗歌创作234
第二节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235
第三节 其他诗歌作品238
第四节 通讯报告和散文239
第七章 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的文学创作(三)239
第一节 赵树理的小说239
第二节 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244
第三节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47
第四节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其他中、长篇小说249
第八章 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252
第一节 反压迫、争民主的进步文艺运动252
第二节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和对《论主观》的批评253
第三节 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批评254
第九章 国统区的文学创作255
第一节 《升官图》等戏剧作品255
第二节 小说创作257
第三节 《马凡陀的山歌》等诗歌和杂文、散文258
第四编 建国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262
第一章 建国十七年的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想斗争262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262
第二节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63
第三节 对《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267
第四节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270
第五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及文艺界的反右斗争274
第六节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运动与“左”的倾向277
第七节 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与八届十中全会后“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280
第二章 十七年的小说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李准的小说286
第三节 茹志鹃的小说289
第四节 王愿坚的小说293
第五节 梁斌的《红旗谱》295
第六节 杨沫的《青春之歌》297
第七节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300
第八节 赵树理的《三里湾》304
第九节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306
第三章 十七年的诗歌310
第一节 概述310
第二节 郭小川和他的诗歌313
第三节 贺敬之和他的诗歌315
第四节 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318
第四章 十七年的戏剧文学323
第一节 概述323
第二节 《霓虹灯下的哨兵》326
第三节 《年青的一代》329
第四节 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330
第五节 郭沫若、田汉和曹禺的历史剧337
第五章 十七年的电影文学339
第一节 概述339
第二节 《林则徐》342
第三节 《董存瑞》和《红色娘子军》345
第六章 十七年的散文347
第一节 概述347
第二节 杨朔的散文351
第三节 秦牧的散文354
第四节 刘白羽的散文357
第五编 “文革十年”中的文学(1966——1976)359
第一章 “文革十年”中的文艺思想斗争359
第一节 林彪、“四人帮”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严重破坏359
第二节 文艺工作者、人民群众同林彪、“四人帮”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斗争364
第二章 “文革十年”中的文艺创作369
第一节 概述369
第二节 《李自成》(第二卷)372
第三节 《创业》373
第四节 天安门诗歌375
第六编 社会主义新时期开端的文学(1976——)377
第一章 文艺运动和文艺论争377
第一节 文艺思想论争377
第二节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382
第二章 文艺创作384
第一节 概述384
第二节 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388
第三节 短篇小说《班主任》和《乔厂长上任记》392
第四节 话剧《丹心谱》与《报春花》398
第五节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406
第六节 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在浪尖上》410
后记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