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丽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丽记》研究
  • 高福顺,姜维公,戚畅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80626609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丽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丽记》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1

一、《高丽记》佚文的发现1

二、《高丽记》作者与成书时间5

(一)成书年代范围的界定9

1.从《高丽记》所载官职来推断成书年代9

(1)鸿胪卿9

(2)都督10

(3)刺史12

(4)长史12

(5)县令15

(6)卫将军15

(7)中郎将16

2.从《高丽记》写作手法来判断作者及成书年代18

3.从正史采用《高丽记》内容来判断成书年代18

4.从有关地理片段来判断《高丽记》的作者24

(二)《高丽记》的作者及成书年代28

1.陈大德28

2.邓素34

3.相里玄奖35

三、《高丽记》的由来、流传及散佚40

(一)陈大德出使高句丽的政治背景40

(二)高桓权入唐时间42

(三)陈大德出使高句丽45

四、《高丽记》的史学价值45

(一)在高句丽官制研究上的史料价值48

(二)在高句丽五部研究上的史料价值52

(三)在高句丽军事上的史料价值52

(四)在其他方面的史料价值53

第二章 《高丽记》佚文的辑录与考订54

一、《高丽记》佚文与校订的必要性54

二、《高丽记》佚文辑补57

(一)张楚金《翰苑》和雍公睿《翰苑》注文所引《高丽记》佚文59

(二)李贤《后汉书注》所引《高丽记》佚文63

(三)杜佑《通典》所引《高丽记》佚文64

(四)《旧唐书》所引《高丽记》佚文66

(五)《旧五代史》所引《高丽记》佚文67

(六)《太平寰宇记》所引《高丽记》佚文67

(七)《新唐书》所引《高丽记》佚文70

(八)《册府元龟》所引《高丽记》佚文72

(九)《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所引《高丽记》佚文72

(十)《通志》所引《高丽记》佚文74

(十一)《文献通考》所引《高丽记》佚文75

(十二)《太平御览》所引《高丽记》佚文77

三、《高丽记》与相关中国古代典籍的比较研究78

(一)《翰苑》、《翰苑》注文与《高丽记》的关系79

(二)李贤等《后汉书》注文与《高丽记》的关系80

(三)《通典》与《高丽记》的关系82

(四)《太平寰宇记》与《高丽记》的关系85

(五)《旧唐书》与《高丽记》的关系87

(六)《新唐书》与《高丽记》的关系87

(七)《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与《高丽记》的关系88

(八)《通志》、《文献通考》与《高丽记》的关系88

四、《高丽记》佚文勘误89

(一)《高丽记》佚文的写成方式89

(二)校勘发现的问题90

1.佚外之佚90

2.脱文91

3.讹夺91

五、《高丽记》佚文的考订93

(一)考订文第一93

1.吐悴94

2.比几品95

3.大对卢95

4.莫何罗支96

5.总知国事96

6.三年一代96

7.不相祗服97

8.勒兵相攻97

9.次郁折97

10.华言主簿97

11.大夫使者98

12.谋政事99

13.征发兵马99

14.大兄99

15.拨位使者100

16.次小使者100

17.次不过节100

18.先人101

19.拨(状)古邹(雏)加101

20.太大使者103

21.国子博士104

22.太学博士104

23.通事104

24.典书客104

25.其大城置傉萨104

26.处闾近支105

27.未若105

28.其次领千人以下,各有差等105

(二)考订文第二106

1.又其国有五部,皆贵人之族也107

2.一曰内部107

3.即后汉时桂娄部也107

4.二曰北部108

5.一名后部,一名黑部108

6.一名左部,一名上部,一名青部108

7.一名前部,一名赤部108

8.一名下部,一名白部109

9.内部姓高,即王族也109

10.又内部虽王宗,列在东部之下109

(三)考订文第三110

1.汉乐浪郡遂成县111

2.夹右碣石入于河111

(四)考订文第四111

(五)考订文第五112

1.平流清深112

2.两岸生长柳,家密可藏兵马112

3.两岸弥平,总名辽泽112

(六)考订文第六113

(七)考订文第七113

(八)考订文第八114

(九)考订文第九115

1.马訾水,高丽一名淹水,今名鸭绿水115

2.其国相传云116

3.水源出东北?鞨国白山116

4.水色似鸭头,故俗名鸭绿水117

5.即盐难水也117

6.西南至安平城入海。117

7.波澜清澈,所经津济,皆贮大船118

8.今案其水阔三百步118

9.在平壤城西北四百五十里也119

10.辽水东南四百八十里119

(十)考订文第十120

(十一)考订文第十一134

(十二)考订文第十二136

(十三)考订文第十三136

(十四)考订文第十四137

(十五)考订文第十五138

1.下有石室,可容千人139

2.夷人长老相传云139

3.形小而骏139

(十六)考订文第十六139

1.乌骨山140

2.自足至巅,皆是苍石140

3.高丽于南北硖口,筑断为城140

(十七)考订文第十七141

(十八)考订文第十八141

(十九)考订文第十九142

第三章 《高丽记》佚文研究143

一、高句丽官制研究143

(一)高句丽官制研究144

1.高句丽官制研究综述144

2.高句丽官制等级制度147

(1)两汉魏晋时期149

(2)南北朝时期150

(3)隋朝时期151

(4)唐朝时期153

(二)《高丽记》所记官制考异155

(三)高句丽末期官位体系164

1.中央官制体系164

2.地方官制体系166

(四)兄与使者的关系167

二、《高丽记》佚文在地理学的贡献171

(一)在自然地理上的贡献172

(二)在人文地理上的贡献175

三、《高丽记》佚文在地名学上的贡献177

(一)《高丽记》佚文对地名的记述177

1.高句丽五部177

2.高句丽古城178

3.高句丽山川180

(二)《高丽记》佚文地名的记述方法180

1.沿革地理法180

2.对照法181

3.溯源法181

4.地理定位法182

5.重点描述法182

四、高句丽五部研究183

1.高句丽五部研究现状184

2.从《高丽记》佚文看高句丽五部188

五、高句丽社会研究197

(一)高句丽传说197

(二)社会生活199

1.《高丽记》佚文所见高丽记出产的药材199

2.《高丽记》佚文所见高句丽纺织手工业203

第四章 《高丽记》所记地名的研究210

一、陈大德出使路线考210

二、地名考释217

(一)国邑考释217

1.高句丽国217

2.?鞨国227

3.沃沮230

4.朝鲜232

5.秽貊235

(二)城邑考释237

1.平壤城237

2.辽东城253

3.建安城261

4.国内城265

5.不耐城279

6.南苏城282

7.新城289

8.安市城296

9.安平城308

10.乌骨城311

11.鲁城317

12.居就城319

13.带方城320

14.屯有城324

15.文城325

(三)山川考释325

1.银山326

2.白山329

3.辽山332

4.鲁阳山333

5.苇山333

6.马多山334

7.盖马山337

8.鸭绿水339

9.盐难水351

10.马訾水351

11.淹水352

12.浿水352

13.大辽水356

14.小辽水360

15.大梁水360

第五章 《高丽记》佚文所涉人物研究361

一、《高丽记》作者陈大德361

二、《翰苑》作者张楚金364

三、《翰苑》注者雍公睿371

主要参考书目375

热门推荐